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古墓麗影》:好的父母,都明白這三點

《古墓麗影》:好的父母,都明白這三點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做好自己,孩子自會跟隨。

富書主播:依文

直播荔枝號:依文even(FM1390689)

《古墓麗影:源起之戰》上映,得到很多古墓迷追捧。

它原是一款經典遊戲,在銀幕上還原影像更有真實感。尤其勞拉,是遊戲電影中的一個經典人物,最先因演她出名的就是:安吉麗娜.朱莉。

看完電影,從勞拉身上,我看到了為人父母應該警醒的三點:

一、童年,父母的陪伴至關重要

勞拉生於富豪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白富美。

父親創建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商業帝國,她的家就是一座豪華莊園,僕人無數,園林精緻,建築古典,她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沒見她母親出場,估計是單親家庭,只和父親相伴。

慈祥的父親非常愛她,稱她是小公舉,常常抱她舉過頭頂,跟她說話從來都是俯下身的平視視角。

但近乎完美的父親除了是商業大鱷,還是一個探險迷。他痴迷尋找傳說中的日本女魔王墓,不惜耗費大量金錢、精力,多次離家去探險。

每次出發,都是小勞拉最痛苦的時候,她拉著父親衣角,百般乞求。

父親雖不舍,但每次仍然毅然離開。

因為他認為只有夢想,才是他生命存活的理由。

從前我看過太過育子文,一個主要論調是:

父母要做最好的自己,自然孩子就會成為最好自己。因為父母的榜樣力量無窮大。

我也曾深以為然。

比如,有追求有理想的父母,對自己也必然高標準,為了成為最好的自己,他們下班後進修、自學,艱苦考試,換各種資格證書。

他們用別人打牌、觀影、閑聊的時間充實自己,這種拼搏的精神無疑是子女的最好榜樣。

可父母真的只要做自己就好?

圈裡有個美媽,經常曬她的日常生活,下班後不是健身會所里揮汗如雨,就是拜師學插花,要不就是每天清晨英語背單詞打卡。

周末常去的地方是電影院、書店和一些時尚會所,是圈裡公認的文藝美媽一枚。

她的生活陽光明媚,還常發勵志感言:

春風十里,別辜負做最好的自己。

生活這麼美,浪費的人是可恥的。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做好自己,孩子自會跟隨。

照片中,她和兒子的合影光鮮亮麗,好溫馨。這種生活像時尚畫報一樣讓人羨慕。

直到一次偶然,我和她同時給孩子報了個培訓班,她送兒子到了培訓點就走,說有個瑜伽講座一定得去,晚上再來接孩子。

課間休息,我和老師交流兒子上課表現,老師表揚他積極主動,很愛發言。

順便,我就問了一下女友兒子表現怎麼樣。

老師皺著眉說:

讓人頭大,上課東張西望分神,一點小事都牽扯注意力,關鍵是理解力太需要加強,很多知識點別人一講就懂,可他硬是要講好幾遍。這種孩子需要家長一對一補課,做拓展練習,另外就是豐富閱讀,多書增加理解力。

「對了,他媽媽在哪兒?我正想找她說說呢。」老師問。

我只好找個理由搪塞過去。

可心底疑惑,「怎會?女友的生活豐富多彩,周末不是常帶兒子去書店么?」

我問孩子,他說:

平時放學家裡只有我和婆婆在家,爸出差,媽媽又常不在,語文聽寫都是婆婆給我念,她普通話都不會,害我聽寫常錯。

可天知道,女友大學時是校園廣播站播音員,畢業還差點考了電視台播新聞。

我問孩子,「不讓你媽輔導作業?"

孩子說:"我媽說她很忙,要學很多東西,沒空,讓我培養自學能力。"

呃,小學一年級就甩手培養自學,談何容易?

"周末,你媽不是常帶你去書店?"我問。

"是呀,可最多只有半小時,她喝完咖啡、拍照發朋友圈就走。而且又從不陪我看書,不認識的字也不給我講,我只有看漫畫。" 孩子悻悻地說。

原來如此,難怪孩子成績在班上長期靠後,從前活潑開朗的他,因為缺乏老師同學表揚,變得越來越內向。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溫暖的承諾。

在孩子童年,父母陪伴身邊就是「愛他」的最好表達。而這陪伴,也必須是十足用心用力的真誠。

父母做自己,是在履行了育子責任後,再去奔赴自己的夢。

因為既然已生兒育女,成了另外一個人的爹媽,為人父母的責任就如天賦神權,不容懈怠。

不管以多堂皇的理由放棄你的陪伴,都是父母的失職。

二、從小培養孩子一門興趣專長

勞拉的絕地反擊是單槍匹馬再次闖入敵營,她沒槍,而對方是一群精壯打手,武器精良,殺人不眨眼。勞拉的唯一配備是:幾支箭,一把弓。

當她提出和惡人作戰時,父親拒絕了,原因是實力相差太懸殊。所以他多年來寧可躲藏山洞苟且偷生,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勞拉初生牛犢不怕虎,身上有一股虎虎生氣。因為自信。

她相信自己的本事。果然,勞拉背著弓箭重返敵營,藝高人膽大,百發百中,一箭取人性命。

這門「古典」技藝要歸功她的童年。

幼時,父親讓她學射箭,要求嚴格掌握要領,勤學苦練,每天都讓她瞄準一個瓶子射擊。

那時最多當一門貴族興趣培養,學業之外的玩耍,想不到關鍵時刻居然救了她的命。勞拉靠著弓箭,成功扳回了敗局。

當然這是電影戲劇故事,但從小培養孩子一門興趣,真的可以滋養他終身。

同事的女兒三歲學小提琴,小學三年級已考過十級,不僅多次參加全市、全國比賽拿獎,而且是學校樂團台柱子,常常登台演出,接待外賓。

小女孩貌不出眾,學習成績在班上只算中等。可「小提琴表演家」的美稱給了她極大自信,她也因此成為班主任寵兒,因為班級評比、流動紅旗等全靠她加分。

登台表演次數多了,同學們羨慕的讚譽聽多了,小姑娘越來越愛小提琴。

現在,每天自覺練琴三小時,同事說:

每天讓她不寫日記、不做口算,她大呼萬歲,可如不讓她拉小提琴,她絕對不答應。拉小提琴就是對她的最大獎勵了。

對比好多被爹媽吵著、打著才學琴的孩子,我真是嘆服。

拉琴中的堅持努力,克服困難後的成功,還有意外失敗的打擊,這些情感無不磨練著孩子。

好品質是能遷移的,她的學習成績也一年一個飛躍,現在同事很少再對她的試卷嘆氣了。

興趣愛好是學業之外的另外一朵花。

從小培養孩子一門技藝,不僅能帶給她藝術美育的滋養,還能培養她的恆心毅力,做事有目標,勝不驕敗不餒。這些品質無疑都是孩子終身成長必需的。

就算沒得獎也沒關係,絕大多數父母畢竟都不想孩子走專業路線,只培養個愛好而已。

而缺乏興趣的人是乏味的。在這個追求人人活得有趣的年代,明人張岱的話一針見血:人無癖則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因為有愛好的人,生活豐富、靈動,才不會終日碌碌,渾渾僵僵。

童年無意灑下的一顆興趣種子,卻在成年後,不經意開出了人生的另一朵花。

我父親參軍時年輕,一文不名,可卻是同年那一拔人中最先受提升的。原因是他的一手好字。

因為字寫得好,父親被選出辦牆報,配圖配文,大夥很快發現他畫畫得不錯,文章也寫得好,於是推薦到宣傳部門跑新聞寫稿子,很快就被相中給領導寫發言稿,寫著寫著就成了秘書。

而他們同期參軍的老鄉,一個村出來,大多數字寫如蚯蚓,而父親不僅會寫毛筆字,隸書、行書、篆書還寫得特別好,難怪很快嶄露頭角。

父親說,」多虧了爺爺從小教他寫毛筆字。「

現在父親退休多年,不僅在老年大學教書法,業餘還在家畫畫,不少人還上門求字,他的生活一點都沒老年人的暮氣,過得有滋有味。

看來,從小培養孩子一門特長,就相當於給他人生埋下了一個伏筆。

你只需靜等光陰流過,和那朵花意外相遇吧。

三、愛孩子,但他並不屬於你

片中,要算勞拉和父親的相遇最意外,也最動人。

原本她孤身租船到日本海中荒島,是為了探尋父親最後經歷,看看他走過的路。

下意識里,她已經接受了父親去世的事實。

何況,被囚禁中,惡人頭目親口告訴,是他殺了她父親。

然而還是和父親相遇了,看著滄桑老父親,勞拉百感交集。父親勸她畏縮偷生,和他一起躲避山洞終老,可勞拉堅決不幹,寧可用弓箭去挑戰敵人。

父親說:」我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人(探險家)了。「可勞拉說:」我還是那個人的女兒。「

望著女兒義無反顧沖向敵營,老父親感慨萬千,自語:」我終究沒有看錯她,她還是那麼勇敢。「

雖然這勇敢是他並不理解的勇敢,但他除了接受,並無他法。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孩子也不例外。

儘管是你一手帶大的孩子,你傾注了無限無限的愛,但這愛並不能作為他對你言聽計從的價碼,從一開始我們就要明白,愛是一場父母對子女的饋贈。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們輕嗅那余香就好,別貪圖要緊握玫瑰。否則,玫瑰的刺會扎傷手。

當孩子成年,有了獨立思維和觀念,放他去跑就好。

一如龍應台《目送》所說:」所謂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父母和孩子的愛,就是一場註定的別離。

所以探險家的父親目送勞拉遠去,明知凶多吉少,也安靜注視,坦然接受。

西方人的親子觀真的比國人更有界限感。

孩子,我愛你,但這愛不是繩索綁架你,至多是風箏的端頭,給你承諾回家的安全著陸。

養育孩子是一條漫長的路,也是一條修行路,祝願大家都修成自己的果,且行且珍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原創不易,隨心打賞

富書原創矩陣: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媽精讀(shenduwenhua),富書(zhongchoudushu),出版暢銷書《絕不過低層次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你混一天賺80,就別羨慕人家一個月交5萬的稅
條條大路通羅馬,憑什麼有人就出生在羅馬

TAG: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