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密古代乞丐生活狀態,古代乞丐:不給錢就搗亂!

解密古代乞丐生活狀態,古代乞丐:不給錢就搗亂!

乞丐這一群體在我國很久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現在的社會上也不乏乞丐,當然,當今社會現在很多乞丐都是假乞丐,據調查,當今的乞丐每10個裡就有8個是假乞丐,這個社會問題有點嚴重。更被世人熟知的,當數金老先生小說中的丐幫。

在小說中,丐幫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群體性組織,幫助大宋王朝守衛國土,然而真實的古代乞丐差別與小說中所描述的又有很大的差異。

在古時候,由於各種天災人禍,很多人都無以為生,賣妻子兒女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什麼都沒有了之後就只好去當乞丐,乞討為生。當然,這之中也不乏那些因為吃喝嫖賭而傾家當產也想不勞而食的人。

乞丐又大抵分為兩種,一種是零散性的,按現在來說就是兼職乞丐。這一種大多是因為莊稼收成不好,家中沒得吃,所以迫於無奈出來乞討。一旦度過困難,又會重新回去從事農活。另一種就是職業乞丐了。

職業性乞丐就是有組織有紀律的了,他們還會有自己的頭領,頭領稱作竿頭。也就是金老先生所寫的丐幫幫主。竿頭管著一定範圍內的乞丐。如果有新的乞丐跑到了竿頭管轄額地區乞討,那必須先到竿頭處拜門報道,然後才被允許一起乞討

乞丐們平常所討得的錢財,還必須上交一些給竿頭,孝敬竿頭,由此可見其實古代哪裡也有剝削啊,就連乞丐這種職業,也要像交稅似的上交上頭。如果某一個乞丐有病或者特殊困難不能乞討,竿頭通常會指定別的乞丐幫助他。

一般在城鎮集會或者賽會廟會等人口密集性場合,他們往往就會有組織性的群體出動。大概上午8.9點鐘的時候,他們就會陸陸續續地集合在市場旁邊的偏僻處,先集合,竿頭訓個話或者或者問候一下大家:「兄弟們都到齊了嗎?」或者「弟兄們幸苦了!」

然後竿頭就分派大家去不同的地方乞討。通常老弱婦孺在最前面,提著框子,主要是乞討食物,瞎子或者其他殘疾的走在後面乞討錢財。

打扮的胡里花俏地的乞丐成為賤行,他們挨著商鋪打竹板,見景生情地唱,大家所熟知的《蓮花落》就是這樣產生的。他們會先唱一些好聽的話,如果老闆不給錢,他們就會慢慢唱一些難聽諷刺的話,必須滿足他們他們才會走。

還有一些乞丐的行為激進的,他們會拿著磚拍打自己,或者用刀劃破自己的臉,依次來博取大家的同情,然後大聲喊要錢,俗稱紅叫行。他們都是硬要,如果不滿足他們,他們就會聚集在一起,妨礙商家營業,更甚大聲辱罵。最後鄉的地保出來說話,還必須多給錢了事。

如果有哪家哪戶辦紅喜事,他們也是很快就會得到情報的。如果是辦喜事,竿頭就會和大家一起,送上紅布一條,鞭炮一盤,道賀人家。如果是白喜事,就會送紙錢,表示哀悼。等到客人都散了,乞丐們就會討要殘羹剩飯,飽了就散如果沒讓吃飽,另外就要給他們一些零錢。碰見吝嗇的人家,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侮辱報復,以此顯示他們的力量。

他們習慣了不勞而獲之後,在討夠了一天的食物後,他們就會回到自己的住處去,歡度自由散漫的生活,他們一般住在破廟裡,他們的住所里一般就是一些破爛的鍋碗瓢盆,一般閑散時間都是在睡覺,閑聊,笑罵。

因為乞丐們都懶散,所以一般不會幹什麼正經事。俗話說:「逃過三年飯,讓作皇帝都不幹。」他們之間都非常流行這個價值觀,譬如還有的話說:「不求富,不求貴,不向皇帝口頭跪。」「念啥書,耕啥田,人生不過幾十年。」「得自由,且自由,不給兒孫作馬牛。」從這些話里可以看出乞丐的思想狀況是多麼的消極空虛和頹廢散漫了。

還有一種讀書不成但又好吃懶做的讀書人也會去當乞丐,他們俗稱文丐。他們穿著長衫,表示不失斯文的樣子。通常他們都會去別人家門口寫字出對聯或題詩,博得主人一笑而求得幾文錢。

讀的書多的,就專門去找私塾老師,用難認的字或者對聯,為難私塾老師。有些水平不高又不願意丟面子的老師,就通常會悄悄地給他們三四百文錢,打發而走,但有的時候這些讀書讀的多文丐,反而會被誤認為是高才,還會用酒飯招待他們這也算得上是高等文丐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頑童說事 的精彩文章:

一生只作一幅畫,一畫價值1800萬元
他是古羅馬的皇帝,卻為何把自己放逐在外地?

TAG:老頑童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