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娃三歲,父母也三歲

娃三歲,父母也三歲

阿婆說

 阿婆說

陳一發兒 

00:00/04:05

看過一個對話

有人問小朋友,你幾歲啦?

小朋友回答,我三歲啦。

那你爸爸多大啦?

小朋友說,也是三歲。

為什麼呢?

無子女則無父母,因有子女,才有了所謂父母。

這是相互成全的。

家庭如同一個工廠,出來的產品怎麼樣,與工廠怎麼樣直接關聯,鑒於很多小孩子出現的諸多問題,很多人都已經注意到孩子所在的家庭的問題,具體到個人,主要是父母的問題。

我們要學習知識、技術都可以找老師來教,拿個畢業證,很多崗位是需要資格證合格證才能上崗的,但是有兩個重大得多的角色,卻不需要合格證就可以,不管是高風亮節還是雞鳴狗盜,都可以做人家的妻子或丈夫,都可以做人家的父親或母親,可是,孩子三歲了,當父母也是三年,就真的會當人家的父母了嗎?

如何做人家的丈夫、妻子?

如何做人家的父親、母親?

這樣大的問題,如何回答?

起碼,不要敲腦殼、不要任性、不要有媳婦熬成婆的心態吧?

做人家的父母,除了飲食、安全基本的幫助外,除了滿足身體的需求外,心理的幫助和教育,是另一半更加重要的。所以從這個簡單的說法出發,做人家的父母,就得具備基本的溫飽、安全條件,以及對子女心理的識別和輔助能力,教育能力,甚至傳道的能力,而涉及到這些能力,父母首先得有水平,有道,才談得到傳道。

那麼,這樣說來,做人家的父母,真是人間大難事。

當然,事實證明,做了父母的人,會體會到是如此。

之所以覺得難,是因為不會,之所以不會,是沒有人教、也沒有提前學會,人們都知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但在婚姻、在育兒,尤其是給人家當爹當媽這件事上,普遍準備不足。

太多人把小朋友當寵物養,拿來逗自己開心的,曬出來逗大家開心的;當第二個自己養,是來完成自己未竟之願的,我當年沒好好學習,你要好好學啊,考上我當年夢想的學校,做上我夢想都想做的位置,好撐起我曾經丟掉的面子,自己水平臭,還仗著是老子老娘,指導子女如此這般,所以,老話說,老鼠的孩子會打洞,為什麼,老老鼠教不了小老鼠怎麼飛,只會說,你要飛呀,飛呀,看人家隔壁的麻雀家,人家小麻雀怎麼生來就會飛,你真笨!這還是只有願望卻無能力而亂指揮的,還有連願望都沒有的,更不必說了。

娃三歲,父母也是三歲

娃十歲,父母也是十歲

娃二十,父母也是二十

娃五十,父母也是五十

父母並不比娃娃大,也並不一定比娃娃的水平高,不要仗著年紀大就欺負人家,挖苦呵斥打罵,不要瞧不起人家,人家比你水嫩多了,眼睛和心靈乾淨多了

學習是永遠都要做的事,不學習,靠敲腦殼、任性,靠要求娃娃如何如何,是沒有出路的,必然是娃三歲,父母至少也成長到三歲,娃十歲,父母也至少成長到十歲,那些娃都二十了,父母一天都沒有成長的,有什麼希望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初春毛衣這樣穿,回頭率100%
別把孝心,當做為了以後的自己贖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