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戰爭初陳毅到山東指揮不動許世友 6戰5敗

解放戰爭初陳毅到山東指揮不動許世友 6戰5敗

原標題:解放戰爭初陳毅到山東指揮不動許世友 6戰5敗



解放戰爭初陳毅到山東指揮不動許世友 6戰5敗

張雄文



本文摘自《老年生活報》2012年12月24日第9版,作者:張雄文,原題為《陳毅:入魯六戰,只有泰安一勝》


指揮不動

抗戰的槍聲沉靜下來後,陳毅從延安趕到了山東,做了新四軍的正式軍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不久還兼了山東野戰軍司令員,可謂「位高權重」,顯赫一方。手下的地盤和人馬,與當年華中地面上的新四軍相比,也已不可同日而語。


但即便如此,這個軍中「元老」級別的人物,在山東地面竟然「指揮不動」,《陳毅傳》說:「有幹部過去對陳毅不熟悉而個性很強,不那麼聽招呼的。」只有葉飛一縱這支老部隊(新四軍一師由一旅發展而來,後來改稱二十軍)還算「聽話」。


「聽話」的就跟著「倒霉」。據《一個老兵心目中的陳毅元帥》一書記載:「一縱到山東已經快一年,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不少。中央三令五申每地要保持和補充一定數量的主力團,每團人數兩千至兩千五百,經常保持滿員,給以最好的武器與充足的彈藥,以為突擊力量,勿採取平均主義。第一縱隊碰到的倒不是平均主義,兵員給了地方部隊(指山東的地方部隊),一個也不給一縱!迫不得已,第一、第二旅(師)各縮編為兩個團,全縱只剩七個步兵團,而且都不滿員」


新四軍老戰士、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陳遼,在《人民日報》發表《陳毅的非常之路》一書的讀後感,回憶說:「解放戰爭初期,他們(指山東的高級軍政人員,包括黎玉、王建安、許世友等人)對陳毅的指揮聽而不從,並不買賬。陳毅指揮不動,集中不起兵力,因此我軍入魯六戰,只有泰安一勝。」


「入魯六戰,只有泰安一勝」,也就是陳毅到山東後,六戰一勝五負。這就造成山東的將領更不大買賬,形成了較為嚴重的惡性循環。

「臨陣換將」


《二十軍史話》記載,這種情形下,葉飛很替老領導著急,關切地說:「你這個大司令比我這個小司令也大不了多少。我建議你,不要受各方牽制,集中三個縱隊兵力在手裡,就有辦法尋求戰機,殲敵一個旅或兩個旅。否則,兵力不集中,什麼仗也打不好!」


山東方面如此,受陳毅戰略指揮的華中方面,張鼎丞、鄧子恢、曾山又給毛澤東發密電,說對陳(毅)此部署決不同意,對陳這幾個月在華中指揮亦深表不滿。


因此,山東與華中兩地,特別是山東解放區首府臨沂傳開了「陳毅不會打仗」的話。


這自然是重新回到華東戰場,意氣風發的陳毅始料不及的。

這些情況也影響了毛澤東的看法。


當初陳毅很希望去東北,而不想回到令自己頭痛的華中。最後的結果是毛澤東一力促成的。


陳毅曾不無擔心地說:「只怕回華中去沒有事做,不起作用!」毛澤東則寬慰說:「沒事做就下圍棋。只要你坐在那裡就起作用!」


陳毅與毛澤東對話的起因,是擔心自己去後,與華中一把手饒漱石的關係搞不好,會被架空,從而影響到工作的開展。

但眼下他是絕對權威,饒漱石並沒有在華東,一直作為軍調部的中共代表團顧問在北平、瀋陽之間來回跑,忙得昏天黑地,不亦樂乎,毛澤東萬萬沒想到情況也同樣很糟。


因此,毛澤東決定派當年令蔣介石聞風喪膽的紅四方面軍統帥、曾在山東指揮八路軍第一縱隊(轄一一五師及山東縱隊等部)的徐向前前往山東,負責魯南前線的作戰指揮。


這幾乎就是臨陣換將了。


陳毅的參謀主任王德後來回憶說:「這一措施的真正含義,誰看了都會心裡明白。」「明白」的內涵,當然是毛澤東準備改弦更轍,走馬換將。


陳毅心裡自然不是滋味,王德說:「有一天夜裡,我在值班,陳毅同志走了進來,他心情沉重地對我說:我將來還是搞我的文化工作去好了。我們給中央說話也不靈了,提什麼意見都不靈了。」


「鹹魚翻生」


在此情形下,1946年10月4日,陳毅主動給山東野戰軍主力八師寫信,坦率地說:「三月來未打好,不是部隊不好,不是師旅團不行,不是野戰軍參謀處不行,主要是我這個統帥犯兩個錯誤。過去黨內同志曾有公論,認為我這個人最善於打敗仗,這話很對。我願這次從不利轉到有利,再度證實這個評價。」


陳毅的「鹹魚翻生」,重獲盛名是在其副手粟裕負責戰役指揮的宿北戰役之後。


王德回憶說:「宿北戰役後,陳老總的情緒特別好,有人說他高興得甩了頭上的帽子,情不自禁地說:誰說陳毅老了,不能打仗!」



張雄文,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協全委、毛澤東文學院簽約作家、《湖南報告文學》編輯、魯迅文學院第33屆高研班學員。作品散見《人民日報》《文藝報》《人民文學》《湖南文學》《山東文學》《散文百家》《創作與評論》《當代人》《詩歌月刊》等報刊,作品入選多個版本文集及中學語文現代文閱讀訓練叢書。出版有《無冕元帥》《名將粟裕珍聞錄》《毛澤東粟裕與淮海決戰》《蔣介石的槍杆子:從黃埔軍校到黃埔系》《戰場上的粟裕》《踏雪泥集:張雄文詩詞選》《眼底吳鉤:說不盡的粟裕》《多是橫戈馬上行:野戰主將粟裕》《吹角連營:毛澤東和他的五大名將》等九部書四百餘萬字。曾獲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北方十三省市文藝圖書一等獎、全國侗族文學「風雨橋獎」、《散文百家》全國徵文一等獎、《人民文學》全國徵文佳作獎等獎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文史 的精彩文章:

粟裕年譜「暫缺」與毛澤東說「粟裕最會打仗」

TAG:掌上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