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襲43個月,投下86萬噸炸彈,敵人運輸線癱瘓,然而炸彈價值是炸毀目標的10倍
90年代,美國通過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向全世界展現了精確打擊技術的威力,並成為如今美軍的主要戰術。實際上六七十年代的美國同樣痴迷於大規模轟炸,是什麼促使他們研究精確打擊技術的呢?這與越戰有著密切關係。
美國加入越戰有好幾個階段,最開始美國不參戰,主要為南越輸送武器裝備;然而南越軍實力太差,美國不得不派特種兵進入越南,進行特種作戰;最後是局部戰爭,美軍正式進入越南作戰。發生於1965年3月到1968年11月的滾雷行動,就屬於第三階段。
滾雷行動是指針對北越進行的大規模轟炸,時間長達43個月。美國為滾雷行動制定了好幾個目標,比較重要的有提振南越軍士氣和摧毀北越重要目標。南越軍雖然用的是美式裝備,但戰鬥意志極差,很容易就會出現逃兵現象,美國不希望多一個「豬隊友」,所以提振士氣極為重要。
然而滾雷行動從一開始就註定會失敗,美國根本不敢放開手腳轟炸。約翰遜政府給美軍下達了兩條死命令,第一,不準造成大量平民死傷;第二,不準傷害蘇聯和中國的駐北越顧問,即規定了禁止轟炸區域。當時正處於冷戰時期,美國必須極為小心,才能避免引起三戰的爆發,這也成為北越的保護符,他們將所有貴重物資全部搬到了禁炸區里,美軍光看著卻炸不了。
不僅如此,約翰遜政府後來又次對限制進行了「升級」,美軍必須每周制定轟炸目標表,這周要轟炸什麼目標,必須在上一周提前報備給白宮,由白宮來決定哪些該炸、哪些不該炸,軍方只能聽從,不得修改。有時美軍正炸得起勁,突然接到白宮的命令要求他們停火,將軍們的憋屈感可想而知。
北越軍趁著這些空閑時間儘力修復、改造設施,最開始的北越軍毫無防空可言,只能通過步槍、機槍打飛機。到了後來,在中蘇的援助下,北越擁有了戰鬥機、雷達、防空武器、高射炮,美軍的轟炸難度一次比一次大,連最精良的F-105也被擊落了好幾架。
滾雷行動結束後,美國公布了一部分數據。43個月的時間裡,共投下86.4萬噸炸彈,北越五成的橋樑、六成的發電廠、七成的工業設備被毀。美軍看似給北越造成極大損失,但北越的工業實力本就弱小,主要靠的中國和蘇聯的援助,炸彈的總價值是炸毀目標的10倍,成了美國經濟的巨大負擔。
滾雷行動是美國來說上少有的失敗行動之一,原本設立的目標一個都沒有實現,南越軍依然士氣低落,北越軍卻越炸越亢奮。大規模轟炸戰術也受到質疑,越戰結束後,美軍對裝備做出了不少重大改變,精確打擊戰術成為空戰主導,並在90年代展現出極大的威力。
延伸閱讀
6天打贏一場戰爭,以一敵三仍能毀掉對方空軍,國土面積擴大3.3倍
特工被抓3年半,4隊特種兵趕去救援,特工在交火中喪生,還賠上兩名特種兵
4000噸軍艦被攻擊,兩枚導彈炸出大口子,死傷58人,出手國家道歉但不賠償


※4架F-4B與4架殲-5相遇,轟的一聲巨響,1架F-4B被導彈擊落,3架緊急撤退
※總統向敵人求和,軍官不滿策劃刺殺,閱兵式上把總統打成篩子,總參謀長被牽連
TAG:楊周路3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