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損人不利己,不是第一次了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損人不利己,不是第一次了

3月23號凌晨,特朗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 23號上午7時,中國給出第一步反制措施。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

特朗普簽署備忘錄

面對這場由美國點燃的「貿易戰」,23號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公開回應表示:「我們希望美方認真嚴肅的對待中方的立場,理性慎重決策,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既損人,更害己。

這場中美貿易爭端正成為全球矚目的輿論熱點。隨著近些年中美經貿關係的快速發展,中美貿易不時出現一些摩擦和分歧。然而美國如此「聲勢浩大」地挑起爭端卻也十分罕見。但是,回顧以往,美國方面似乎也一直未曾停下過分強調甚至渲染中美貿易平衡問題的腳步。

「貿易保護」為名下,中國企業遭遇區別對待

從1979年,中美雙方正式建立外交關係以來,雙方經貿快速發展。中國主要向美國出口紡織品、服裝、鞋、玩具、家用電器等勞動密集型產品。而美國主要向中國出口飛機、動力設備、機械設備、電子器件、通訊設備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以及糧食、棉花等農產品。

自2001年中國「入世」以來,兩國的經貿關係變得更加日益緊密。美國消費者從中美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福利。同樣,中國進口的美國商品很多都是中國不能生產或生產成本很高的產品。

2017年5月,商務部正式發布《關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研究報告》,報告中表示,中國是美國除北美地區外最大的出口市場。雙方貿易方式進入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

然而,近些年,美國卻也成為了與中國發生貿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國家。美國公司對海外競爭對手提出的傾銷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國。甚至以「貿易保護」為名,頻頻指責打壓中國的出口貿易。

採用第三國產品比對,

中企躲不過去的「反傾銷」

貿易逆差、傾銷與反傾銷是我們最常在中美貿易摩擦中看到的字眼。

2001年,中國加入WTO。根據中國WTO簽訂的《入世議定書》第15條規定:「在針對來自中國的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時,並不自動採用中國產品國內價格作比對價格,而是選擇第三國產品價格,即替代國價格作對比價格,這種待遇保持15年。」

由於不承認中方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美國經常比照與中國國情不同的某第三國產品的成本和價格,作為中方企業是否傾銷的數據。這使很多中國企業甚至行業遭遇反傾銷。

2003年至2005年歲末,由美國單方面挑起的一系列貿易摩擦就曾給中美貿易關係蒙上了濃重的陰影。

2003年12月11號,應美國部分傢具製造商申請,美國商務部對「從中國進口的木製卧室傢具」立案進行反傾銷調查。由於傢具案所涉及的中國木製卧式傢具去年對美出口達9.6億美元,成為迄今為止中國產品遭遇的最大一起反傾銷案。

然而,事實是,根據當時的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回應,申訴方在申訴書中指控中國家具行業為非市場經濟行業,用替代國數據指控中國產品存在傾銷並不公平。

2003年11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一項報告,初步裁定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彩色電視機存在傾銷行為。裁決生效,美國將對中國彩電企業徵收反傾銷稅。

然而,事實是,根據相關學者分析,這無疑是個「損人不利己」的決定。這不但使中國企業遭到衝擊,同樣也將對美國消費者帶來不小的麻煩。

2004年7月6號,美國商務部初裁宣布中國對美國蝦出口傾銷行為成立,對從中國進口的蝦徵收7.67%至112.81%的反傾銷稅。

2005年12月29號,美國商務部對原產於中國的金剛石鋸片作出傾銷初裁,決定徵收0.11%~164.09%臨時傾銷稅。然而,2006年,美國貿易委員會最終認為中國金剛石鋸片沒有對美國造成實質性損害,不再征反傾銷稅。

……

這些僅僅是中美貿易近些年來「反傾銷」摩擦中的一小部分。面對為美國提供大量就業就會,增加其稅收的中國企業來說,對於這些不知何時突然而至的「傾銷」訴訟,只能慨嘆一聲「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美國卻要求「更加公平」貿易關係

2016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WTO滿15年。這意味著WTO所有國未來再有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時,應當直接採用中國產品國內價格作比對價格,而不是使用替代國價格,以確定是否構成傾銷以及傾銷幅度。

然而,美國卻於同年11月30號就向WTO遞交文件,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並將繼續按照此前做法判定中國傾銷幅度。出爾反爾違背其在中國入世時自己做出的承諾。

從2016年12月起,就美日等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WTO已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然而,前一個問題還未解決,美國卻開始向世界各國要求「更加公平」的貿易關係。

從2017年起,美國對中國的鋼材、鋁板等產品發起232調查、發起知識產權方面的301調查和「雙反」調查、先後否決螞蟻金服收購美國速匯金公司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與華為合作銷售產品。

針對中國的「反傾銷」逐漸劍指中國高新技術知識產權產品。

3月2日,美國宣布對進口的所有鋼鐵和鋁產品分別開徵25%和10%的全球性關稅,引發了幾乎全球性的關注和抗議。

如今,特朗普公開表示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並採取限制措施。或涉及徵稅的中國產品價值達600億美元。這無疑是揮舞著「貿易公平」的大旗,進行所謂的自我「貿易保護」,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那麼,美國國內的反應又是怎樣呢?

3月19號,包括沃爾瑪、梅西百貨、百思買在內的25家美國知名零售商就聯合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呼籲美國政府不要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征關稅,以免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據統計,目前有45家美商協會明確提出反對意見。

「保護主義應是保護人類,而不是其他」

在3月24號北京舉行的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談及此次美國挑起的貿易爭端,世界貿易組織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這樣表示:保護主義應該是保護我們人類、星球,而不是其他的保護主義。

「分則兩害合則兩利」。同樣,正如蘋果CEO蒂姆·庫克所說:擁抱貿易、開放的國家會取得成功,反之則失敗。1+1=3,大家應該努力把蛋糕做大,而不是爭奪一塊蛋糕。

我們不期望用貿易戰解決問題,

但如果對方堅持到底,

我們也必將奉陪到底。

編輯:張天健

綜合來源:人民日報、第一財經、央視財經、騰訊財經、搜狐財經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之聲 的精彩文章:

航天專家胡勝雲代表談中國火箭與SpaceX火箭差距:主要在商業模式
鐵總呼籲旅客使用官方網路購票渠道 防止泄露個人信息

TAG:中國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