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女科學家張彌曼:摘取「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傻瓜」

中國女科學家張彌曼:摘取「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的「傻瓜」

首發:3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成風化人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屈婷、全曉書

「我們這一代人,自己的事情都是可以犧牲的。不管Q是科學研究,還是工作都抱著一顆『公心 』。」在張彌曼看 來,古生物學的「公心」就是「不到死也要抱著化石不撒手」

3月22日,自嘲為「傻瓜」的張彌曼在巴黎摘取了「世 界傑出女科學家獎」。頒獎詞稱,「她開創性的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證據」

在法國巴黎,中國科學家張彌曼獲頒「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後致辭。新華社發

魚化石,是張彌曼大半輩子的迷戀。

「也許,我們這樣的人都是傻瓜吧。」這位82歲的古生物學家說,「但是人類沒有『傻瓜』,可能還是不行。」

3月22日,自嘲為「傻瓜」的張彌曼在巴黎摘取了「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

該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歐萊雅基金會於1998年設立,每年授予全球五位為科學進步做出卓越貢獻的女性。

頒獎詞稱,「她開創性的工作為水生脊椎動物向陸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證據。」

去巴黎領獎前,鮮有出現在公眾視野的張彌曼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她說:「獲獎當然高興,是巨大的鼓勵,但覺得自己還夠不上。

2018年2月27日,張彌曼在辦公室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屈婷攝

逃難途中讀的書

「這段逃難的經歷決定了我一生為人處世的取向」。「八·一三」淞滬會戰後,張彌曼的父親帶著全家疏散到南京,又在1940年搬遷到重慶北碚,之後又輾轉江西各地

低調的張彌曼是當今世界最受推崇的古魚類學家之一。2010年,一本獻給她的論文集在德國出版,裡面的觀點有的與張彌曼相同,有的與她相左,但無一例外都受到她的影響。

她的學生、英國自然雜誌資深編輯紀恆瑞(Henry Gee)在這論文集的「前言」里描述說:「她是一位和善的淑女,跟我們一起參加學術會議的野外考察,總是饒有興趣地傾聽我們一派學生腔的嘰嘰喳喳,而她自己卻不顯山不露水。」

而眼前的張彌曼看起來像一位慈祥的祖母,輕聲細語,一身藍色的套頭毛衣、布褲和披肩,襯得她皮膚白皙,幾乎沒有長期野外工作的滄桑。

她有一雙名震古生物圈的巧手,總能把化石和岩石沉積物準確地剝離。「我相信我的雙手還不算太笨拙。」張彌曼的回憶從此開始,「因為我的父親在醫學院工作,我常常穿過解剖室去他的辦公室喊他吃飯,看慣了許多男、女學生在實驗室解剖屍體。高中實驗課,我解剖很細的小蚯蚓也不會碰破血管。

1936年生於南京的張彌曼,是家中長女。父親出身貧寒,靠族人借款上中學,後來靠公費去芝加哥大學深造。學成歸國後,他在上海的一家醫學院謀得教職,教人體生理學。

父親開明,常帶她去溪邊網蝦,到菜地捉蟲,到麥田看螞蟻怎麼沿著麥稈爬上去尋找蚜蟲,用放大鏡觀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蟲複眼等。「我們可以在父親面前隨意發表意見,甚至和他爭吵,而他對我們總是和顏悅色。」

母親嚴厲。「我生性頑劣。母親讀書不多,卻一絲不苟地逼我完成作業。」張彌曼笑言。「我一直想當醫生,而不是科學家。」——因為父親單位有不少敬業、有教養的醫生,令她仰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無憂無慮的日子戛然而止。「八·一三」淞滬會戰後,父親帶著全家疏散到南京,又在1940年搬遷到重慶北碚,之後又輾轉江西各地。

當時,年幼的張彌曼和弟弟妹妹尚不懂家國之恨。跋涉在贛南的路途間隙,這些逃難的「野孩子」常常潛在河裡,不顧撐篙人的怒罵,迅速爬上船沿,從船尾跳到河裡,把肚皮拍得生痛;到了晚上,他們又纏著下課的大學生講故事,直到中了「調虎離山」之計,被大學生鎖在門外,方才垂頭喪氣,各自散去。

也有一些事令張彌曼萬分恐懼。日軍轟炸重慶北碚時,她和大著肚子的母親躲在床下,父親趕回來時幾乎以為她們已經炸死;她親眼見到孩子因缺醫少葯死去,自己得了瘧疾「打擺子」,頭暈眼花,卻一刻不敢落在隊伍後面……

有件趣事幾乎成了她日後學地質學的先兆。有一次,她和弟弟在流亡路上偶得《木偶奇遇記》和《談天說地》兩本書。《談天說地》這本書對幼年的張彌曼是枯燥的,但由於沒有別的書看,她還是很認真地讀了一遍。

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後來在大學上《普通地質學》時,老師居然講到了這書中的一些內容。

她說:「這段逃難的經歷決定了我一生為人處世的取向。」

張彌曼(前排左一)被送到莫斯科大學學習古生物學。

愛上了魚

那時,野外勘探一天步行20公里是家常便飯。由於消耗太大,地質隊員們都如「餓鬼」一般。有一次,恰逢中秋節,隊里發了一斤米飯,一斤烙餅,張彌曼竟就著醬豆腐一掃而空

1953年,17歲的張彌曼響應國家「地質報國」的號召,放棄學醫理想,考入北京地質學院。彼時,中國地質科學有了許多國外回來,或從西南聯大畢業的老師,但很缺學生。

「大家心中真的有一股熱血。」她說,那一屆單女生就有200名,畢業後多去了艱苦地區搞地質勘探。

與此同時,中國科學界積極培養「新鮮血液」。1955年,張彌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學學習古生物學。但是,這位地質學專業的學生,完全不知道該學哪類古生物。

「學魚!」當時在蘇聯訪問的魚類學家伍獻文先生建議張彌曼。

張彌曼自稱「是一個立了理想,怎麼也不會改變的人」。她聽了伍先生的建議,從此開始了對魚化石的研究。

張彌曼經常到莫斯科河岸邊的全新世沉積中採集魚化石,夜裡用小船撒下橫跨莫斯科河的魚網,清晨把撞在網上的各種魚類採集下來,用來和化石進行對比,以探究古魚類同現代魚類之間的關係。

1960年,張彌曼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工作,開始了她的尋「魚」生涯。年輕時每年約有三個月,她都隨地質勘探隊在荒野採集化石。「野外勘探是基本功,再遠我也能走下來,而且不比任何人慢。

那時,野外勘探基本靠腿,一天步行20公里,是家常便飯,很多時候只能投宿老鄉家,或在村裡祠堂的戲台上過夜。

由於消耗太大,地質隊員們都如「餓鬼」一般。有一次,恰逢中秋節,隊里發了一斤米飯,一斤烙餅,張彌曼竟就著醬豆腐一掃而空,創下「個人紀錄」

「每次身上都帶著虱子,回家進門前要先把衣服煮一遍。」回想起這些,張彌曼眼中綻放快樂的光彩,「那時候,衣服沒有化纖,確實經煮。換成現在,放進開水鍋恐怕就撈不出整件的衣服來了。」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總是能遇到好老師。」她說,「伍老當年的一句話定了我的『終身』,但誰說媒妁之言的婚姻就一定會不幸福呢?」

為紀念伍獻文先生,2008年,張彌曼將在柴達木盆地發現的一種奇特魚化石命名為「伍氏獻文魚」。

張彌曼在瑞典工作時,與老師和工作人員合影。(1966年)

「不睡覺」的中國女人

「越來越多的魚化石顯示,魚類登陸這一關鍵環節就發生在中國雲南。而張彌曼是這一大發現的開拓者」

約4.3億年前到4億年前,雲南東部還是一片處於赤道附近的熱帶淺海。海里陸續「游」出了包括晨曉彌曼魚、斑鱗魚、楊氏魚、奇異魚、全頜魚、麒麟魚在內的「明星物種」,譜寫了魚類從海洋向陸地演化的關鍵篇章。

「晨曉彌曼魚」的命名者、古魚類專家朱敏說:「它是獻給我的老師、中國肉鰭魚類研究的開拓者張彌曼女士最好的禮物。」

在生命「進化樹」上,人類屬於四足動物。大約在3.8億年前,肉鰭魚類登上陸地,演化出了四足動物。但哪一種肉鰭魚類,才是人和魚的最近共同祖先呢?數百年間,這個「謎」在古生物學界懸而未決。

張彌曼在製作楊氏魚化石模型。

1980年張彌曼訪學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看到瑞典學派代表人物雅爾維克用25年時間還原的肉鰭魚化石。

震撼之餘,她決心用最短時間「追趕」上去。那時,沒有CT掃描技術,想從內到外「看清」微小的魚化石,需要一種極為複雜的連續磨片及臘制模型方法。

張彌曼還原的是雲南曲靖的楊氏魚。它的顱骨化石只有2.8厘米長,張彌曼需要先磨掉極微小的一塊,在顯微鏡下畫出切面圖,直到整塊化石完全磨完為止。

她畫了540多張圖,把它們貼在平整的石頭上,用熔化的石蠟和蜂蠟,製作出薄薄的拓片,再將剖面圖雕刻出來……最後,所有的剖面「拼裝」出一個20倍等比例放大的標本。

漸漸地,博物館裡的人都知道這個中國女人「不睡覺」。於是,有人給她搬來躺椅;有人在她桌上放一束鮮花,以表達敬意。就這樣,她僅用兩年完成了這項研究。

張彌曼用連續磨片及蠟制模型的方法製成的楊氏魚化石等比例放大標本。

按照瑞典學派的觀點,楊氏魚應有一對內鼻孔,頭顱分成前後兩半,由一個顱中關節連接。張彌曼在做這個魚標本時,既沒找到內鼻孔,也沒找到顱中關節。內鼻孔是魚類「登陸」時學會呼吸的關鍵構造。

由於她的工作無可挑剔,人們開始對內鼻孔的起源,乃至四足動物的起源有了各種新的認識。

後來,她用更多證據動搖了瑞典學派的權威,認為楊氏魚和奇異魚都是一種原始的肺魚,在國際古生物界激起軒然大波。但張彌曼說:「真理不辯不明,從不後悔這麼做。」

直到1995年,世界古生物學界才普遍認同她的觀點,肉鰭魚類起源的中心地區也逐漸從歐洲和北美轉向了中國雲南曲靖。

越來越多的魚化石顯示,魚類登陸這一關鍵環節就發生在中國雲南。」朱敏說。「而張先生是這一大發現的開拓者。」

40多年過去,張彌曼那雙巧手因為總拿著小鋼釺在化石上敲敲打打,指紋都幾乎磨平了。

1942年元旦,逃難到江西永新時,張彌曼和同學們與小學老師合影。

抽掉「踏腳板」

「我小時候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平等和誠實。把錯的、對的都擺出來,對科學有益處。我很喜歡人家不同意我,也喜歡看年輕人比我們做得好」

在1942年拍攝的一張與小學老師和同學的合影中,大家都正色看著鏡頭,唯有張彌曼歪著頭,探出腳,毫無舊時女子該有的「端正」。

她說:「我從來沒有尊卑觀念,因此也惹了不少麻煩。」

在「十年動亂」期間,張彌曼被送到農村改造,她坦然面對,退掉城裡的房子,做好了一輩子回不來的準備。「我本來就是從農民中來的,回到農村又怎樣呢?」

張彌曼的丈夫是她莫斯科大學的同學,學物理,回國後去了戈壁灘,搞原子彈和氫彈研究。女兒出生一個月,張彌曼就送她去了上海外婆家。從此,一家三口分隔三地多年。女兒十歲時,她才將其接回自己身邊。

「我們這一代人,自己的事情都是可以犧牲的。」她感慨地說,不管是科學研究,還是工作都抱著一顆「公心」。在她看來,古生物學的「公心」就是「不到死也要抱著化石不撒手」。

她最敬佩的學者是已故的英國古生物學家柯林·帕特森。她記得柯林在一篇論文中,曾大膽提出一種觀點,並寫道:「我們這樣做,幾乎是把自己腳下的踏腳板抽掉。」化石材料,就是每一個古生物學家的「踏腳板」,吸引著科學家進入未知而引人入勝的世界。

2011年,張彌曼在新疆進行野外勘探。

張彌曼在科研中是有勇氣抽掉自己「踏腳板」的人。上世紀90年代初,她把炙手可熱的「金礦」——泥盆紀魚類研究,移交給了朱敏等年輕人,轉而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鯉科魚類化石。

彼時,六七十歲的她,去過青海、新疆野外勘探。她說:「年輕人做得比我好。」

朱敏說,當了老師的張彌曼從不責罵學生,但「她淡淡地說幾句,你也受不了的」。因為,她的嚴謹是學術圈出了名的,也不會繞圈子,說出的問題往往切中要害。

「我小時候所受到的教育就是平等和誠實。」張彌曼笑著說,把錯的、對的都擺出來,對科學有益處。「我很喜歡人家不同意我,也喜歡看年輕人比我們做得好」。

張彌曼(右一)在向學生介紹研究內容。(2018年攝)

鯉科魚類化石分布廣、比較常見,很難在短時間內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她說:「我不是沒有思想鬥爭。但是沒有寂寞、枯燥的基礎工作,怎麼會有真正的大發現?!

魚類分布嚴格受水系格局的限制,因此,新生代魚化石研究可以揭示諸如古氣候、古水系格局、古高度等古環境因素,進而協助重建地球變化的歷史。

近年來,張彌曼和她的同事在青藏高原上發現了豐富、保存精良的新生代魚化石,將有助於揭開這一地區「演化進行時」的歷史。

比如,伍氏獻文魚,其全身極度增粗的骨骼,可能是隨著水中鈣鹽濃度升高而逐漸變化的,「今天我們說高原乾旱化的故事,還有什麼比它更生動呢?」

有人不明白:對古魚類的研究跟今人生活有何關係呢?張彌曼說,沒有直接關係。但這個研究能幫我們認識生物演化,而關於生物演化的科普能激發孩子們邏輯思維的萌芽,這些對於地球和人類的未來很重要。」

圖片來源:除註明外,均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摘要
《無問西東》沈光耀原型們,悲壯的中華英雄史詩!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