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必備養生常識
春季必備養生常識
我看到那些歲月如何賓士,挨過了冬季,便迎來了春天。每年的春天總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是萬物復甦、生命的發芽,也是對身體來說養生的季節,在春季養生其實是一年中最好的了,但是你對春季養生的秘訣知道多少呢?本期春分為你介紹。
立春過後,就已經迎來了春天,但是天氣仍然會有些寒冷,冷空氣隨時都會下降,還是需要注意保暖。那麼在春季要如何養生呢?一起來看下春季養生小常識。
1、每天堅持多喝水
每天堅持多喝水,能夠增強身體系統的循環速度,緩解緊張的身體機能,提升預警能力和能量消耗。其實喝水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減肥。如果你每天攝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2、不要急於減穿衣服
春天因氣候變化大,加上陽光普照,常讓人忽略初春的善變與寒冷。因此衣著最好慢慢減少,不要一下子換上夏季的短袖短褲,寒邪傷肺,容易導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於減穿衣服。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凍」,捂的度就是不能過汗,如果天氣很熱了還里三層外三層的捂著,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3、早上梳頭、晚上泡腳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卧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風毒腳氣,勿令壅滯。」就是說,春天早上梳頭、晚上用淡鹽水泡腳,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保健防病。
4、晚睡早起,不可戀床
春季養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習慣。晚點睡覺指晚上9點以後入睡。早起是指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起床,有利於氣機的生髮,晚點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點前入睡,否則第二天容易雙目赤紅,容易肝火上升。
5、晨起提倡宜伸懶腰
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懶腰,是因為經過一夜睡眠後,人體鬆軟懈怠,氣血周流緩慢,故方醒之時,總覺懶散而無力,此時若四肢舒展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吸深呼,則有吐故納薪、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
6、多曬太陽補鈣
春分過後,日照時間漸漸變長。當大地脫去冬天寒冷的外衣,陽光灑在身上溫暖而柔和。此時,我們應該盡情享受陽光帶來的健康益處。民間素來有「學會曬太陽,勝過吃補藥」的說法。最好走出家門曬太陽,不要隔著玻璃曬。
7、「躲避」紫外線,注意防晒
一般只有到了炎夏,才會想起紫外線的存在。其實在春季,紫外線就已經開始對皮膚進行傷害。尤其在中午11時至下午3時這段時間,紫外線的強度比你料想得要高許多。紫外線很容易促使雀斑的生成,黑色素的沉積。因此防晒很重要。
8、抵禦春困有妙招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如胡蘿蔔、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生活節奏要有規律,不要三天兩頭熬通宵、睡覺時間時早時晚。飲食忌過飽,一日三餐不要吃得太飽,否則胃過度膨脹,人容易犯困。
9、多吃甘溫之品
中醫學認為,「春日宜省酸刪甘,以養脾性」。那是因為春季為肝氣旺的時候,肝氣則會影響到脾,所以春季容難呈現脾胃虛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會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飲食保養,宜選辛、甘溫之品,忌酸澀。性溫味甘的食物:穀類如糯米、黑米、高粱、燕麥;蔬果類如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肉食如牛肉、鯽魚、鱸魚、黃鱔。
10、霧天不宜鍛煉
春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鍛煉的熱潮中來,但霧天不宜進行鍛煉。霧珠中含有大量的塵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質,鍛煉時由於呼吸量增加,肺內勢必會吸進更多的有害物質。
11、過敏者最好離花粉遠點
春天裡應盡量少到鮮花盛開的地方,避免接觸到花粉。出門最好戴上紗巾,避免接觸到柳絮或楊絮。有風的天氣出門最好戴口罩,空氣質量不好的時候(如有沙塵、浮塵或陰霾天氣)最好不要出門,出門也要隨身攜帶應急藥物。如果要到戶外鍛煉,最好選擇早晨或者雨後空氣比較好的時候。
12、保健防病
春天溫暖多風,最適於細菌、病毒等繁殖傳播,易發生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流腦、猩紅熱、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講衛生,勤洗晒衣被,除蟲害,開窗通風,提高防禦能力,傳染病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傳染;春天又是氣候交替的過渡季節,若不重視保健,或過食辛熱助火之品,再被時令之邪引發,一些舊病即易複發,如偏頭痛、慢性咽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心肌梗塞、精神病等,應特別注意從衣食住行各方面調攝預防。
春季養生水果
1、桔子:桔子含水量高、營養豐富,含大量維生素C、枸櫞酸及葡萄糖等十餘種營養物質。食用得當,能補益肌體,特別對患有慢性肝炎和高血壓患者,多吃蜜桔可以提高肝臟解毒作用,加速膽固醇轉化,防止動脈硬化。
2、菠蘿:是三月的春天時令水果。菠蘿含有一種叫「菠蘿朊酶」的物質,它能分解蛋白質,溶解阻塞於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血凝塊,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消除炎症和水腫;菠蘿中所含糖、鹽類和酶有利尿作用,適當食用對腎炎,高血壓病患者有益;菠蘿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
3、蘋果:防治感冒吃蘋果。春秋季節氣溫不穩定,易患感冒,吃紅色的蘋果能使人體抗病組織產生一種熱能,同時所含的特殊物質——抗感冒因子直接抵抗感冒病毒,加速康復。生吃或榨汁飲用效果較佳。
4、草莓:草莓營養豐富,含有果糖、蔗糖、檸檬酸、蘋果酸、水楊酸、氨基酸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此外,它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非常豐富,每100克草莓中就含有維生素C60毫克。草莓中所含的胡蘿蔔素是合成維生素A的重要物質,具有明目養肝作用。草莓還含有果膠和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消化、通暢大便。草莓的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多吃也不會受涼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春天養生蔬菜
1、韭菜
春天特別適合吃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而韭菜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尤其適合初春,春天吃韭菜能夠健脾養胃,補充和保護人的陽氣,還可以殺菌消炎,提高抵抗力。
韭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胃蠕動,但它也不易消化。胃潰瘍患者、腸胃不適、大便較稀的人最好少吃韭菜,否則大量的粗纖維會刺激腸壁,引起腹瀉。
2、春筍
在春天的飲食中,一定少不了春筍這種蔬菜。春筍含有豐富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等,具有滋補強壯、益氣補腦、寧神健體的功效。春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病症。
食用春筍也有講究,一枝春筍,根據其各個部位鮮嫩程度的不同,可分開食用,各具特色。譬如嫩頭可用來炒食,或作為肉丸、餡心的配料;中部可切為筍片,炒、燒或做配菜;根部質地較老,可供煮、煨以及與肉類、禽類一起煲湯,還可以放在罈子里發酵做成「腌筍」,燉食別有風味。
一、調養精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調攝應做到疏泄條達,心胸開闊,情緒樂觀,戒郁怒以養性,假日去踏青問柳,游山戲水,陶冶性情,會使氣血調暢,精神旺盛。
二、禦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動,舒展形體,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別注意禦寒,養陽斂陰。根據初春天氣乍寒乍暖一日三變的特點,衣服不可頓減,過早脫去冬衣,極易受寒傷肺,引發呼吸系統疾患。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一定要隨氣溫的變化增減衣服,以適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
三、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富含營養,以健脾扶陽為食養原則,忌過於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尤不宜多進大辛大熱之品,如參、茸、附子、烈酒等,以免助熱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特別是各種黃綠色蔬菜,如瘦肉、豆製品、蛋類、胡蘿蔔、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等食品,以免傷胃損陽。
四、運動鍛煉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體質投資最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於吐故納新,充養臟腑。春天多鍛煉,會增強兔疫力與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種疾病,且令人思維敏捷,不易疲勞,人們可根據自己年齡與體質狀況選擇戶外活動,如太極拳,慢跑、放風箏、春遊踏青等。
五、預防春困
春天風和日麗,多人卻感到睏倦。疲乏頭昏欲睡,早晨也不醒,這種現象就是大家季說的「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體內循環季節性差異,春天氣候轉暖,皮膚血管舒張,循環系統功能增強,皮膚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負荷加重,供應大腦的血液就相對減少,大腦的氧氣就會感到不足,因而會感到睏倦乏力。
那麼怎樣減輕與預防春困呢?一要保證睡眠,早卧早起,克服消極懶惰思想情緒;二要積极參加鍛煉和戶外活動,改善血液循環;三要適當增加營養。研究證明,缺乏B族維生素與飲食過量是引發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維生素B族豐富的食品,吃飯不宜大飽;第四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少吸煙,如不太冷,適當減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臉,都會使困意儘快消除。
六、保健防病


TAG:調理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