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子彈只有15發,還要跟日軍打鴉片戰爭:八路敵後游擊戰中的苦與樂

子彈只有15發,還要跟日軍打鴉片戰爭:八路敵後游擊戰中的苦與樂

原標題:子彈只有15發,還要跟日軍打鴉片戰爭:八路敵後游擊戰中的苦與樂


平原地區怎麼對抗有現代交通工具的鬼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挖抗日溝讓你欲速不達,饒是如此作為工業國的日本拿捏農業國防抗意識強烈的軍民還是相對輕鬆,所以八路想出以快打快的戰法,在你眼皮底燈下黑的地方,武工隊選准了咬你一口。破襲據點,20分鐘內必須解決戰鬥。沈庄距保定10里,二里半外就有通電話的小炮樓,保定有汽車。打贏就得快走,跳出縣界50里才算安全,這可都是靠走,敵後抗日都有游擊隊,為啥偏CP勝出,KMT的基本出局,不是沒有原因的!


▲冀中抗日武工隊隊長孫佐培靠一支土槍鬧敵後。


保滿武工隊的膽子真肥,破襲保定城外10里的沈庄據點後,就打算在鬼子眼皮底下把鐵杆漢奸從北關警察所里掏出來。鬼子在城內有三股漢奸便衣隊,分隸治安軍、憲兵隊和省政府,互不通氣,這就給八路鑽空子的機會。這次更快,做好前期準備,五分鐘就幹掉主要目標後撤出,而且大家還能藉機下館子,伙食也大為改善:一大盤炒肉絲,一盤耳朵、大腸和豬肝拼盤,一斤老白乾,一盆多擱胡椒的西紅柿雞蛋湯,真是舌尖上的八路啊!


現在的影視劇,基本無論八路軍還是新四軍都是藍灰色軍裝,其實當時的我軍是有啥穿啥,除了藍灰色,還有大量使用黃軍裝,甚至綠軍裝的部隊。姚雪森的二卷提到他們晉察冀一分區的部隊就是黃軍裝,從保滿武工隊調到三團副官處當指導員,這個團看來生活不錯,還有自己的捲煙廠,偶爾還能運進來些棗子酒代銷。韋統泰的回憶錄提到八路不少基層幹部愛喝酒,到了東北要正規化了,為此出了不少事兒。


▲抗戰時期冀中軍區八路軍指揮官合影。


姚雪森的二卷有個細節,不禁讓人慨嘆人性,他調到主力三團的團部後,就被一個小美女盯上了!由於連年戰爭,易縣農村的小夥子基本都當兵去了,青壯年男青年很少,大姑娘到了歲數沒有婆家,團部這個村更多有幾十個,所以惦記和親近八路軍幹部戰士也是正常的。老同志就提醒他要小心,當時他已有女友,但最後還是被這姑娘在地道里拿下了。


八路軍真不容易,不但是戰鬥隊、宣傳隊,還是生產隊,要想減輕根據地人民負擔,打破鬼子的封鎖,就得搞副業,三團的副官處主要精力就是干這個,一是賣酒,二是搞捲煙廠,團長肖應棠設計製作捲煙機,技術含量最高的煙絲組竟然由電台人員組成,半個月就能賣出去八百多條。按一斤煙葉卷五條賺四塊錢,還是很來勁的。此外還提到團長開他和小姑娘玩笑的場景很有趣,這才是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如今的影視劇不去發現和表現的,卻能讓人看得心頭一暖。



▲抗戰期間,八路軍機關幹部戰士自己縫製棉衣棉被。

抗戰再艱苦也擋不住年輕人的愛情,姚雪森提到他女朋友給他寫信,雖然看起來字裡行間沒啥,最後躺下對著窗戶的陽光,卻發現在兩個莫名其妙的「你」字前面,有硬物刻畫的痕迹,原來是四個暗字,連起來就是「我愛你,親親你」!


姚雪森提到的西嶺村慘案(44年9月30日),我沒查到具體資料,狼牙山區好像也沒這個村,但必有張本。這個村是晉察冀一分區三團的駐地,換言之就是群眾基礎極好的地方,必然是鬼子和叛軍趙玉昆的易縣警備隊最恨的村,所以這個村被殺了153人,35男58女還有兩名壓在屍體下的重傷員,十幾歲到七十歲都有,多數是老人,還有嬰兒幼童,21戶被殺絕了連收屍的都沒有,後事只能由八路軍來做了。戰爭就是這麼殘酷,為了竭澤而漁,日偽軍絕不會對紅色村子手軟。


戰爭中的人性和人心都很微妙,三團在西嶺村沒少惹「禍」,這個村青壯年出去當兵再加上大屠殺,留下來的姑娘跟八路的幹部戰士難免生愛,政委和各級軍政主官三令五申可也管不住,防鬼子的地道屢屢成了愛的溫床,衛生班長出了事,姚雪森筆下的男主人公也出了事,按八路的老規矩這是要開批鬥會的,可現在這種你情我願,兩邊干群又都是乾柴烈火的事兒,你咋開批鬥會?批鬥就要刨根問題,你咋勾引人家姑娘的?誰先動手啊?說了啥話啊?趴在人家身上什麼滋味啊……只能起反作用,叫兩邊的年輕人學壞!


44年底三團團長結婚,晉察冀一分區看來是熬過來最苦的日子了,這從婚宴的菜單就能看出來,三團自己搞起來的狼牙山牌香煙銷路也不錯,換頭豬慶賀下,豬耳朵、豬大腸、豬肝、豬心、豬頭肉和豬蹄,加上拌白菜、拌蘿蔔、豬肉白菜燉粉條和紅燒肉,正好十道菜!團部的同志都能沾光,白菜、豬肉和白面每人每樣各一斤,包餃子。還有個細節,肖團長的婚禮舉辦時間是中午12點開始,看來中午辦婚禮的移風易俗,起碼是從八路軍開始的。


45年1月姚雪森的小說主人公從副官處調到二連當指導員,連長是精簡下來的營長,當年自己還是舞蹈隊友時候的營長,這一細節說明鬼子騰出手屢次掃蕩狼牙山根據地之後,我軍的發展速度大大減緩,甚至出現了倒退,不過這也是個好事就是原來虛高的軍隊素質在這一階段經鬼子的反覆考試給夯實了。抗戰要勝利了,不過八路裝備的困窘從接手指導員時仍可見一斑,子彈只有15發,加上張營長贈送10發也不過25發,著實不寬裕!張營長說:子彈、手槍,上級從來沒有補充過,都是繳獲敵人的,自己保存起來打埋伏。順便說繳獲的日造步槍子彈一般還不讓用,必須統一收繳,給輕機槍用。


1945年開春前後,晉察冀一分區準備大反攻,三團的二連要出征察南,於是裝備大為改善:團里給每排配1具擲彈筒12發彈編在機槍班,每人增發一個基數的子彈,步槍100發,機槍300發,每排增設機槍投彈組,增加兩挺輕機槍,連米袋裡的陳米都換新米。結合前條來看,這些應該都是日偽軍的「饋贈」,被軍分區和團里打了埋伏,等待時機好好伺候鬼子漢奸的。


以往說到用鴉片禍害中國人都愛提英帝,其實日帝一樣沒少干,而且更壞。姚雪森的二連挺近察南,察南支隊曾政委介紹情況:鬼子在這裡組織老鄉種罌粟,繳土地稅,銀元、老頭票、邊疆票都不要,只要大煙!最好的地也不種糧食種煙苗,所以村村都有大煙館,男女老幼都抽大煙,連貓狗老鼠都圍著煙味跑,導致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社會風氣也亂了套!老公公抱著兒媳婦抽,七十多的好漢抱著大姑娘抽。沒辦法八路也得帶著大煙出門,不然嚮導、抬擔架的煙癮上來不走了,你咋辦?所以狼牙山區的八路一來,先打了個鴉片戰爭,關鍵是破壞種煙!


姚雪森老爺子的書好看全在於細節滿滿,這可不是抗日神劇的創造者們拍腦袋能瞎胡編出來的,二連挺近察南大打鴉片戰爭,但我們的幹部戰士多數沒見過更沒種過罌粟,原本只知割麥子那樣上鐮刀,一晚上也就割個七八分地,這還是有大生產的底子在。但咱CP八路最擅長做群眾工作啊,你真打鴉片戰爭,群眾里也有明白人有支持我們工作的,於是就有當地人出主意怎麼破壞罌粟種植來得多快好省,咋八路也多的是智多星,如果只是咱們一夜幾十畝這樣干,還是太慢,必須發動群眾啊,可他們不是多數都吸大煙嗎?但咱們不是還會挑動群眾斗群眾嗎?具體辦法就是發動群眾去破壞別村的罌粟田,讓大煙鬼們互相報復,形成毀滅罌粟種植的良性循環,最終不還是亂了敵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北朝 的精彩文章:

現代戰爭中,一支大部隊是如何對付單獨一個狙擊手的?
不吹不黑,入關前的八旗軍在世界範圍能不能算強軍?

TAG:看北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