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通收購高通遇阻:當「買路錢策略」遇阻

博通收購高通遇阻:當「買路錢策略」遇阻

事實上出於純市場考量,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並不希望看到「兩通合併」,理由很簡單:供應商的減少勢必導致壟斷的增加,以及隨之而來晶元價格的上漲。

3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 p)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的理由,直接阻止了一波三折、折騰近1年的新加坡晶元公司博通(Broadcom )以1170億美元收購美國晶元公司高通(Q ualcom m )交易。

正如多位業內人士所尖銳指出的,特朗普的做法打破了美國政府傳統上行政干預跨國併購的習慣做法,即待併購案發生後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出台後再評估、決策,這不僅讓博通此前所構思策劃的一系列變通手段(如將公司遷回美國,事實上博通最初的確就是一家美國公司)歸於徒勞,也讓人們預想的各種申訴、博弈變得毫無存在的意義。

特朗普在下達行政命令時宣稱「有充分理由」證明併購案一旦完成,會損害美國安全利益,但他既未闡明其「充分理由」,各方的紛紛議論也顯得牽強附會。大多數意見認為,博通和華為存在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因此博通-高通合併後美國先進的5G相關技術會源源流入華為,從而削弱美國在這些領域的優勢地位。

許多分析家都指出,特朗普這種「超越司機直接駕駛」的干預方式最讓人擔心的,是可能開了一個先例,即試圖用這種手法限制中國資本的「入侵」,並藉此逼迫美國公司減少和中方的關聯,從而實現其「美國第一」的構想。

彷彿為了印證這些分析,「叫停」幾天後,從白宮方向就吹出一些言之鑿鑿的小道消息,稱特朗普正考慮採取一系列貿易懲罰性措施,包括針對每年至少300億美元的一系列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收緊中國在美投資限制,限制中國學生、學者和管理人士訪美或學習的簽證,以報復其所稱「中國不公平地施壓美國企業要求其轉讓技術和知識產權」。

然而對於特朗普釋放出的消息,反應更激烈的卻是美國的企業。

路透社在「兩通收購遇阻」後採訪了多位矽谷初創企業經營者,以及其背後的投資基金管理人,這些特朗普聲稱「意在保護」(具體做法就是包括叫停「兩通」併購在內的一系列措施)的企業經營者指出,近年來許多中資或有中資背景的企業積极參与美國初創企業融資,是急需資金支持的這類美國最有活力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數據公司PitchBook Inc提供的資料顯示,2017年直接涉及中國實體的美國初創企業融資總額達93億美元,佔比高達11%,而間接和中國有關的融資則不可計數。正如一些分析者所指出的,上述中國企業、資本是希望藉此付出一筆「買路錢」,以利於打開美國市場,並得以利用美國豐富的人才、機制、技術研發優勢提高自己。

更應注意的是,「買路錢」是相互的。

正如許多創投基金經營者、如Alliance Developm entGroup董事總經理蘇利文(D avid Sullivan)等所指出的,矽谷初創企業、乃至許多大的美國高科技企業之所以熱衷尋求中國投資,一些原本「高冷」的美國企業之所以最終願意向中國夥伴轉讓技術和知識產權,願意答應某些條件(如蘋果同意在中國境內設置資料庫),其目的是「藉助這些,和中國供應鏈、中國市場搭上線,以進入這個廣闊的大市場」,也就是說,轉讓股權、轉讓技術,同樣是這些美國企業敲開中國市場、乃至更廣闊的中國產品下游市場的「買路錢」。

許多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叫停『兩通』併購」這樣的事一再發生,美國高科技企業的市場商機和產品出路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當然,如果特朗普認為「美國市場足夠大,容得下美國公司」,根本無需考慮美國以外的市場,這樣做毫無問題。

但特朗普似乎並不是這樣想的。

以美中貿易為例,本月初他曾兩次公開表示,希望中國拿出一套方案,將中美間高達375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縮減1000億美元。

有分析家概述特朗普的對華貿易原則,是「商品要多賣,技術不能給」— 然則世界上有這麼便宜的事么?

早在特朗普、小布希甚至柯林頓時代,就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中美間之所以存在如此巨大的貿易不平衡,癥結恰在於美國對華的一系列技術限制和禁運,簡言之,就是中國「想買的美國不賣,美國願意賣的中國不需要這麼多」,如果特朗普的「吹風」在其叫停「兩通併購」後真的如數推出,勢必讓上述悖論變本加厲,想藉此縮小美中貿易逆差,恐只能是緣木求魚。

「兩通併購遇阻」對美國相關企業將構成一個兩難選擇的考驗:這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想敲開任何大市場都不可能不付出別人希望的代價— 但他們如何「勸退」特朗普懸在自己頭頂、那隻躍躍欲試且「走位飄忽」的手?

陶短房(全球化智庫C C G特約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國羽小鮮肉多次戰勝林丹:我不是看他打球長大的
上海率先取消流量漫遊費 廣東已有類似套餐 運營商收入影響幾成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