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全新 BMW M5上市,性能市場最創新的科幻戰車

全新 BMW M5上市,性能市場最創新的科幻戰車

汽車工業文明的機械時代,性能車肩負著推演汽車物理駕駛極限的使命。而在數據、感測、電子及信息計算的智能時代,如何秉持傳統,創新地應用技術革新來升級性能車的綜合體驗,將成為「新性能」消費時期,技術玩家和車迷最大的期待。全新 BMW M5在北國冰原的海拉爾正式躍入江湖。和以往在大熒幕上對BMW前沿技術人設的認知一樣,這一款全新 BMW M5的誕生,彷彿從科幻電影里走出,瀰漫著隱魅和未知感。

M系列,BMW旗下高性能汽車的鮮明標識。這個46年前,自原生時代就鑲嵌在紐伯格林賽道旁的性能改裝旗幟,在所有性能跑車迷群體中,永遠都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存在。

BMW M系列是汽車工業極限挑戰的精神圖騰之一,在動力、傳動、底盤和前端科技應用的賽道上,突破著人類對汽車文明內涵想像力的一次又一次極值。

此次全新M5的發布,恰逢汽車工業在百年沉澱後面臨的新變革時期。AI智能、數據互聯、交互體驗、能源方案進階等技術不斷賦予豪華汽車新的內涵;此外,傳統性能動力的探索,也受到了電動能源為代表的性能提升擠壓。對於經典純粹的延續和工業之美的繼承,全新 BMW M5 從技術演進上清晰地介入了新時代技術應用。在維繫傳統動力極限尊嚴的同時,讓性能車在操控樂趣之外,也演化出了更多的可玩性,延展性。


快:百公里3.4秒背後的開放與堅守

為快不破,是豪華性能車賴以為生的第一屬性。動力技術核心裡,全新M5 搭載全新調教的 S63 4.4升V8 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在前機蓋中,兩對水平對置的進氣和渦輪將引擎艙修飾的飽滿而穩重。這款M團隊精心調教的V8引擎被精緻榨出了超過600匹馬力、441KW,以及750牛米的輸出極值。百公里加速3.4秒,當轉速處於紅區時,依然可以隨時相應高速扭矩的進一步爆發。這樣一款四門豪華,衣冠楚楚的西裝暴徒,優雅行進在城市環路上,隨時撕下面具,都可以於大多數百萬級以上跑車一較高低,並享受著路途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乘用車注目禮。

秉持性能車V8經典結構發動機的傳統,在一個渦輪橫行時代不落俗套的引用,對於每一個既渴望聆聽引擎咆哮,又期待在渦輪介入剎那,一飛衝天釋放自我的人,全新 BMW M5的這一套配置可謂左右逢源。

影迷眼中,每當把湯姆克魯斯裝進BMW M系車型里,伴以《碟中諜》鬼魅靈動的配樂,加上爆破激烈的特技飛車鏡頭,總能將人把審美情緒迅速拉進BMW獨有的性能車精神內核中。

在性能車的高端消費市場中,對於品牌文化的追逐與信仰,是消費選擇第一要務。性能車的品牌來源於傳統,以及新產品對既往優良歷史的繼承、突破。現實的說,這也是日前主流性能車品牌對新勢力車企在文化號召力上最難以逾越的優勢。因為技術可以被顛覆,而時間醞釀的情懷與記憶卻不可迴轉。回顧既往,M即為賽道而生,46年以來難以計數的勝利,讓M系列在國際頂級汽車賽事中創造了一段烙入車迷腦海的傳奇。你可以不信仰它,但你無法忽視它。在位於紐伯格林賽道的BMW M測試中心裡,每一台M都經過紐北賽道的嚴苛測試。每台M車型最高至80%零部件為全新或重新設計,保持著對技術空間未來饑渴。在每款M車型發布前,都要在紐伯格林測試中心經歷2年半的考驗,以及每年16至20周的賽道循環測試。僅憑藉原廠的調教,無需更多改動,這就是一款隨時放進旅行箱都可以在任意賽道揮灑荷爾蒙的暴力機器。

每一輛在街頭見到的野性優雅的全新M5,都是千錘百鍊的性能展示。它可以永遠不溫不火、不卑不亢,可它壓抑著的凌厲怒火亦隨時可以捲起衝天氣浪。

穩:M xDrive,性能快感新可能

作為一款徹底的性能車,狂狷動力加持下,如果沒有精準控制的方向、傳動及穩健的底盤調教。就好比一頭突見紅綢的蠻牛,肆無忌憚又毫無挽回的沖向危險境地。而紳士和貴族從不屑與蠻力蒙昧一較高下,這就是為什麼優雅感在德系高級性能車裡始終佔有如此重要地位的文化原因。在實操上,底盤控制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司機車輛駕駛快感的反饋和安全感,尤其當過彎、下坡、急轉、漂移的瞬間,能否充分且安全的完成動作,是判斷一輛性能機器可玩性的核心標準。

全新開發的M xDrive系統,從技術方案上,讓新M5充分實現了這種可能性,將M標誌性的靈活精準與全輪驅動的優秀控制能力相結合。在那些大馬力後驅性能車稱王的時代,躁動不安的尾部甩動,是熱衷於原地燒胎和漂移過彎的雅皮青年最鮮明的腔調。往日的M5也是這套行頭的擁躉,在當時,轉向輔助和車身電子穩定系統還難以應用量產車的時代,大馬力兩輪後驅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妥協動力和過彎轉向前輪壓力而形成的方案。可在系統性電子輔助穩定系統成熟應用的今天,驅動模式和底盤控制技術為更多的性能駕駛樂趣,提供了可能。M xDrive系統就是這樣的方案,在M xDrive體系下的全新 M5 擁有智能全時四驅、運動智能四驅和日常後輪兩驅,共三種驅動模式。在綜合保證了轉向舒展和精準度的前提下,低重心並穩健的底盤智能控制讓「三大法寶」適用於不用場景。

當你在進行直道競賽Drag Race時,運動智能四驅將為彈射啟動提供額外的輪胎抓地力並減少動能在不穩定情況下在不同方向上的損耗,進而迅速的將4.4升V8雙渦輪的能量直接傳遞到輪上,實現最大程度的動力實現和輸出。

當在連綿彎道和開闊場地縱情漂移時,經典的大馬力後驅方式無疑是最可靠的方案。那種原始來自後輪的無窮躁動感,充分實現你心目中的旋轉、跳躍、讓你右側的美女始終眯著眼。釋放於精準框架下,由可控範圍內車身「失控」帶來的操控快感。

雪地尋蹤,這是大多數性能跑車談之色變的禁區。很少有人會有意在冰雪天的道路上,嘗試自己性能座駕的潛力。令我意外的是,這次全新 BMW M5車型發布和試駕的場地就在冰雪覆蓋的呼倫貝爾草原。無論從官方宣傳視頻還是在現場主視覺元素設計上,晶瑩剔透、優雅蒼涼的感覺都和傳統意義上性能車的熱情奔放存在反差。可新M5確實駕馭住了這種「看似不可能」,反其道而行之地讓全新M5的宣傳和冰雪融為一體。目的就是徹底佐證這款車利用M xDrive技術帶來的操控升級。在現場觀看的全新M5駕駛雪地演示中,換上雪地胎和使用智能四驅的全新M5,在牢牢抓地,不泄動力的情況下,較好的完成了急彎轉向、加速衝刺、漂移甩尾、倒車迴轉、雙車近距離彎道加油的種種動作。M xDrive在動力調度分配和穩定性上可圈可點。

雪地測試的輔助功能上看,主動式M差速鎖同樣居功至偉。它可以在150毫秒內,實現兩側後輪0至100%的按需鎖止。在制動系統設計上,M碳陶瓷剎車盤,配上前4後2的卡鉗,讓600匹以上的馬力都能盡在掌控。同時,配上原廠20寸熏黑六幅鋁合金輪轂及倍耐力高性能胎,視覺美感也瞬間流露。

(4WD Sport 模式工作原理展示)


輕:碳纖維的量產車應用突破

車身輕量化材料研究與應用上,碳纖維的推進讓BMW走在了世界整車廠商的最前列。無論在新能源旗幟車型I3、I8上,還是在量產版本的全新M5等高端車型上,都能夠越發顯著地看到BMW在材料科學領域自我演進的速度。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車頂首次應用在全新M5的量產車型里,不僅改進了原車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同時有效減輕了車身重量,讓全新M5的加速和操控性能持續躍升。在油耗上,作為輕量化直接的效果,這輛懷揣4.4升V8雙渦輪純汽油引擎的四門轎跑性能車,百公里僅消耗10.7升左右汽油,確實可圈可點。

全新M5在產品設計審美上,依然躲在溫文爾雅的氣質身後。雖然從外到內都滿布著濃烈的M運動套件特色,崇尚乘用豪華感和舒適感。即便銷售價格定164.8萬元,在一個普通人眼裡,它仍然與大多數街頭BMW 5系一樣低調內斂,藏巧於拙。或許是由於BMW豐富的產品矩陣,才讓全新M5依然有底氣堅守它的工業傳統、依然有理由沿襲它車身設計中克制的語言和定位。誠如,這款BMW新M5將不會推出兩門跑車版本,會將它藏鋒於世、落筆驚鴻的追求進行到底。

在性能粉絲的心中,這不得不說是種遺憾。

為了進一步刺激壓榨動力輸送的突破,目前,許多性能車產品都在試圖向插電混動的方式過度,寄希望於電動機在每個輪上直接輸送的動力,可以更大幅度的改善性能車在動力層面的優勢。對此,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博士在接受鈦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BMW仍在思考和論證M5系列車型,向插電等混動方案過度的可能性。」

可無論結果如何,冰天雪地中,熾熱的傳奇仍在燃燒的路上。(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李非凡)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雷軍尋求2000億美元的小米估值;一汽轎車擬增資摩拜出行
《華盛頓郵報》高管跳槽區塊鏈初創媒體,引行業震動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