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天我們來說說,一次性茶包

今天我們來說說,一次性茶包

大家好,我是逸道君。沒錯,就是外灘益豐源的逸道。由於我們想與更多好茶之人,探討更多關於喝茶以及美食的話題,因此我們開了這個訂閱號,作為好(chi)茶(huo)之客的後花園

上海這個城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我們很少靜下心來好好喝一杯茶。回復不完的郵件和信息,讓我們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因此我們不得不用最快速的方式來喝茶。我們的第一篇,就從茶包這個話題聊起

中國傳統喝茶人對於茶,往往講究一個色、香、味:一聞香,二看形,三品味。而茶包的出現,卻讓這一品味的過程「斷了層」

茶葉被裝進一個個的茶包中,採摘的原葉被機械壓碎,已然看不到初型;香氣固然是有的,卻因「人為加工」的標籤而讓人心生困惑:

「這茶葉質量真沒問題?」

「真沒問題,為何要用壓碎的方式售賣?」

「只能沖泡一次?那和快餐式飲品有何區別?」

心裡犯著嘀咕,品茶的體驗往往就不那麼美好了

那麼問題來了 ——

一次性茶包里的碎茶葉都是劣質品嗎?

先別急,來,讓我們將時間軸拉回20世紀初,看看袋裝茶的來歷

時逢海上貿易盛期,茶商們為了藉機擴大銷售絞盡腦汁,給老主顧寄送樣品啊,引進中國和印度的新茶葉啊 ... 總之,為了實現小目標一個億,使出了渾身解數

這時呢,一個名叫托馬斯·沙利文的被神眷顧的男人,用一個小絲袋,開啟了喝茶的新姿勢

可謂托馬斯一小步,茶行業一大步。而這傳奇故事也沾染了一絲戲劇性

▄▄▄

從一份小樣品,到風靡的招牌商品

大概也就是為省點運費省點包裝成本吧。托馬斯想了個法子:將新茶葉樣品裝進小絲袋,寄送給老主顧試喝。這可勾起了那些見多識廣的主顧們的興趣!這一記「劍走偏鋒」就此宣告成功~

收到樣品的大主顧們沒拆外包裝,一邊直接將套著包裝袋的茶葉丟進沸水,一邊感概:

「啊呀,這就是財富的力量啊,新品最先喝。瞧瞧,袋裝的!新奇!方便!」

那一夜,托馬斯的微信未讀消息爆滿

「托馬斯啊,你那邊袋裝的新產品不錯,先定個五車貨啊」

「我跟你交情不用說了吧,托馬斯,那批新貨先給我,就這樣說定了啊」

紐約佬托馬斯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此後,全球產業的轉變更是讓袋泡茶成為各階層的寵兒。生活快節奏的西裝革履商務人士,特別偏愛這類「活好不粘杯」的茶包

隨時沖泡,一杯一泡

花費更少的時間來體驗全新的品質生活,袋泡茶與交通工具的革新一樣,組成了新的生活方式

▄▄▄

一次性茶包里的碎茶葉都是劣質品嗎?

回到之前的問題,這個流行度非常廣的「舶來品」,真的如大家所想的那樣都是用低檔次沒人要的茶葉填充做成的嗎

GIF

中國人喝茶講究呀,我們覺得品茗的過程不僅僅只是局限於茶湯的滋味或者香氣,同時也包括欣賞茶葉在水中的形態。因此,在評價一款茶葉的優劣時,茶葉的形態也是重要的一點。這也是很多國產茶包,不會採用高檔茶葉做茶包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樣就展現不了茶葉的形態了。當然最近這兩年也多出了一種新的茶包 ―― 所謂的三角茶包:茶包做成立體的三角形,可以看到茶原本的形態

茶葉從加工工藝來說,依照發酵程度的高低,由低到高,大約可以分為:白茶,綠茶,烏龍,紅茶,熟普洱。在添加了別的原料的情況下,還能加工成花茶,水果茶等

茶包里的碎末狀茶,和我們中國傳統茶葉工藝中出現的茶葉末子,並非一回事。茶包里的茶末是由其產品形態決定的,而並非中國傳統茶葉製作工藝中自然形成「高碎」「高末」的邊角碎料

茶葉從產品形態和品種上來說,大抵可以分為三種

小葉(小葉種)

國內絕大部分綠茶,而這一類茶葉是我國茶葉的主力品種。除雲南、福建等少數地方種植的是正山小葉種;絕大多數地方種植的都是小葉種,部分烏龍茶(鐵觀音)亦屬於小葉種

大葉種

國內很多功夫茶,鐵觀音,烏龍茶,以及雲南普洱系列茶,都是大葉種

碎茶

大葉種、小葉種的區別是由於茶的植物品種本身所形成的,而碎茶則不然。許多時候,茶葉的形態未必會影響味道。對於崇尚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外國人來說,茶葉的形態其實是不重要的;提神和方便才是更重要的。因此在國外,會用比較優質的茶葉原料做CTC茶(壓碎Crush、撕裂Tear、揉卷Curl)。這種茶的特點是由於經過了CTC的加工過程,會使得茶葉變得細碎;在沖泡的時候會有利於茶葉內容物的浸出。大部分CTC茶都是由大葉種的茶做原料的

雖然看起來CTC茶可能也會比較像我們所說的「高碎」「高末」,但不同的是高碎、高末是由於採摘、加工、運輸等原因被動產生的碎茶、末茶;而CTC茶是主動的選擇

至於一些小旅館或者小飯店裡的茶包,可能的確不是什麼太好的茶。3分錢一泡的茶,能是什麼

▄▄▄

綠茶、白茶、紅茶,原來是同一種茶葉?

其實同一棵茶樹的茶葉可以加工成綠茶、白茶、紅茶,唯一的區別只是加工工藝

綠茶會經過100℃高溫蒸青,使得茶葉不會被氧化,散發著濃郁的草香;紅茶經過氧化作用,使茶葉變成紅褐色,也改變茶多酚的構成,味道更加醇厚;白茶只選取茶葉的嫩芽(茶多酚含量最高),未經氧化,三者中加工度最低,茶湯也最為清澈,保留著一股恬淡的花香

那為什麼還有綠茶產區、紅茶產區的區別呢?

實際上,根據具體茶樹品種的不同,會有某些品種相對適合做綠茶,而另一些更適合做紅茶的區別。比如越往北方的茶樹通常葉片越小,茶氨酸含量越高,生物鹼較少,就更適合製作綠茶

所以,如果你想要方便、快速地喝到一杯茶,倒是可以嘗試一下茶包。但是如果你是愛茶之人,逸道君建議您還是靜下心來,慢慢品味一杯用上等茶葉沖泡的茶。畢竟茶道這門屬於中國人博大精深的學問,是任何舶來品都無法取代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冬日裡最美好的事,除了煮茶還有暖香
產後缺乳怎麼辦?這裡有藥茶配方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