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位大智者,他們相互是如何評價對方的?

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位大智者,他們相互是如何評價對方的?

三國的兩大智者,一個是靠年紀耗死了曹操三代,有著老謀深算,鷹眼狼顧之相的司馬懿,最後篡奪了曹魏的勝利果實。另一個是為蜀漢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著算無遺策,多智近妖評價的大權臣諸葛亮。這兩位政敵眼中的對方都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魯迅先生,曾經對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做過一些評價。「與顯劉備之長厚近似偽,狀諸葛亮,多智而近妖」。簡單的說,劉備的厚道做的有點過,諸葛亮的智謀高得近乎妖。可見魯迅先生對諸葛亮的智謀作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那麼在司馬懿眼中諸葛亮又是什麼樣的形象呢?諸葛亮作為漢的正統繼承人,蜀漢也以正統自稱,跟曹魏水火難容。作為在曹操旗下的頂尖謀士,司馬懿卻對諸葛亮的這個人作出了極高評價。《三國志.諸葛亮傳》說:「真乃天下奇才也」!

這是司馬懿對諸葛亮的第一句評價。在《晉書.宣帝紀》記載了司馬懿又一句評價。「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10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司馬懿說,諸葛亮這個人志向非常遠大,但是始終沒有機會,謀劃的比較多,但是呢,決定的比較少。也就是說他優柔寡斷,這跟當時郭嘉形容袁紹時一樣,袁紹也是一個優柔寡斷之人。緊接著又說諸葛亮喜歡用兵打仗,卻沒有足夠的智謀。雖然領兵10萬,卻已經陷入了我的圈套,我打敗他是必然的。

司馬懿的話是否言過其實呢?並非如此。

比如說諸葛亮多謀而少決,當時諸葛亮勸孟達兩年有餘,書信寫了好幾封。但始終沒不能勸降孟達。有人說,孟達只不過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而已,又背叛了劉備。幹嘛還要拉攏對方呢。對此,諸葛亮始終沒有作出決定!最後的結果是,曹魏發兵把孟達給滅了。

說諸葛亮好兵而無權。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是,「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跟司馬懿形容的差不多。

雖然諸葛亮如今有很多粉絲。實際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也並非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之人。他也是一個常人也是有缺點的。

那麼諸葛亮眼中的司馬懿又是怎麼樣的?

《通典》記載了司馬懿和諸葛亮的一段對話!「宣王(司馬懿)使二千餘人,就軍營東南角,大聲稱萬歲。亮使問之,答曰:「吳朝有使至,請降。」亮謂曰:「計吳朝必無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煩詭誑如此。」」

這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兩個人的交談。當時諸葛亮率領10萬大軍北伐,打了幾場仗以後沒有攻下城池,於是就地屯田,準備長期作戰,解決糧草不濟問題。

當時的曹睿害怕司馬懿打不過諸葛亮,還派了兩萬兵馬去援助,沒想到司馬懿被諸葛亮的一陣箭雨嚇得倉皇而逃。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又耍起了計謀,派吳兵去假投降被諸葛亮識破。後背諸葛亮狠狠的數落了一番司馬懿。可見司馬懿在諸葛亮的眼裡,僅僅只是一個老謀深算的老頭而已,並沒有讚美之意。

在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以後,司馬懿又評價諸葛亮,說亮:「天下奇才」,兩個人的評價可以說是截然相反的,這樣的結果挺意外的。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本文編寫,以史實為主,資料基本來自正史,兼別史,稗史記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曹操有25個兒子,排隊也輪不到司馬懿奪權,為何曹氏會輸司馬氏
歷史上,中國原本有57個民族,最後一個為什麼會消失呢?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