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好朋友讓你開心讓你笑。當你與別人發生衝突時,他會堅定地站在你的一邊;當你成功時,他會為你高興;在你悲傷失意時,他會鼓勵你振作起來。好朋友還能給你帶來健康上的巨大益處。有幾個關係密切的朋友,意味著你的生活會少幾分壓力,多幾分快樂。人在一生中不能沒有朋友。而科學研究發現,擁有友情的不僅僅是人類,在動物之間也有友情,動物也會交朋友。而且和人類一樣,動物也能從與夥伴的友誼中獲得好處。

動物也有「人情往來」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科學家早就知道動物之間不乏友情。比如,長期廝守在一起的靈長類動物彼此之間都非常友好,一般不會互相攻擊。又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撫慰受傷的同伴,悲悼死去的同類。不過,幾十年來,人們普遍認為,動物的友情只發生在親緣關係密切的個體之間,否則只能形成短暫的利益關係。事實真是如此嗎?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科學家對海豚、馬、獅子和黑猩猩等的新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在沒有什麼密切親緣關係的動物之間,往往也能形成多年持續穩定的友誼。科學家觀察到了許多顯示動物友誼的行為,比如猴子、馬和黑猩猩等動物在休息或進食時,會有意識地選擇與「看對眼」的夥伴在一起。還有證據表明,一些動物即使在眼前沒有什麼利益關係的情況下,也會付出高昂的代價去幫助並非它「親人」的動物(當然,它們日後有可能因此獲得好處)。

對雌性狒狒的研究發現,雌性狒狒常為別的雌性狒狒理毛,而且它們為其中有的狒狒理毛的時間明顯更多,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它們也更願意為剛給它們提供過幫助的夥伴理毛。對它們來說,為同伴理毛佔據覓食或休息的時間是它們付出的「前期成本」,在不久之後發生的打鬥中,它們將有可能獲得對方的友情支持。在狒狒群體中,社會等級產生了獲取食物和其他資源方面的不平等,威脅和小衝突經常發生,如果擁有一兩個盟友,顯然好處多多。

科學家稱動物之間的這種交流為「偶然的合作」,它在維持動物互相之間的關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人類來說,這樣的合作關係其實每天都在發生。比如,當你幫一位同事去買東西時,你可能會想,也許在以後的某個時候,你的這位同事也會幫你買東西。

朋友是你的堅強後盾

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有親緣關係的動物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合作關係,是因為這樣有利於促進共有的遺傳物質的傳承。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大喊「救命」時,雌性狒狒可以指望其他家庭成員出手相助。在狒狒群體中,最穩固的社會關係是母女關係,其次為姐妹關係和其他雌性親屬關係,包括姑姑、侄女和表姐妹等。那麼,在非親屬關係動物之間的友誼又是怎麼一回事?僅僅是一種善行回報嗎?

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當一隻雌性狒狒為另一隻與之沒有親緣關係的雌性狒狒理毛並分開後,科學家向被理毛者播放事前錄製的理毛者的一段「救命」呼叫聲,然後觀察被理毛者的反應。在對照實驗中,科學家分別向其他與之有親緣關係和沒有親緣關係的雌性狒狒播放同樣的錄音。結果表明,聽到理毛者的「呼救聲」後,最近受過其理毛之惠的雌性狒狒幾乎毫無例外地立即撲向錄音設備,似乎在尋找需要幫助的理毛夥伴;而最近與之有過衝突的同伴則對錄音沒有什麼反應。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雌性狒狒對「親人」的幫助不在於後者最近是否和自己有過親近舉動,而對於非親緣關係的同類是否出手相幫,則根據以往交往的親疏關係。可見,動物親屬間的合作關係是無條件的,而非親屬間的友誼則是建立在互相幫助的基礎上的。

對黑猩猩的研究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美國密歇根大學行為生態學家約翰·米塔尼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一直在烏干達基巴萊國家公園觀察研究黑猩猩的行為。他發現,當雄性黑猩猩結成聯盟關係時,它們會選擇站在關係比較密切的並幫助過它們的黑猩猩那一邊。米塔尼觀察發現,在一個有著28隻雄性黑猩猩的群體中,有22隻沒有親緣關係的黑猩猩維持了時間最長、最密切的關係,有的黑猩猩之間的友誼超過10年。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南非動物學家艾麗莎·卡梅倫在紐西蘭野馬中也發現了同樣的現象:無親緣關係的母馬形成長期的合作聯盟,部分原因是為了抵擋意圖侵犯它們的牡馬。

美國人類學家丹尼爾·魯斯卡在其最近出版的名為《友誼:社會關係的發展、環境適應和演變》一書中指出,人類之間的友誼提供了一種進化上的優勢,因為人們並不總能從他們的親屬那裡得到他們所需要的。

有朋友的感覺真好

對人類而言,與朋友一起分享的時刻不僅讓人放鬆愜意,對健康也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就是交朋友的另外一個好處。那麼,動物也能從交朋友中獲得類似的好處嗎?

雖然很難弄明白動物為什麼會幫助「他人」,但科學家們還是在努力探討其中的奧秘。他們採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尋找與動物的各種社會交往行為有關的荷爾蒙,以期發現這類激素在促進社交關係中所起的作用。

催產素是在分娩和哺乳期分泌的一種荷爾蒙,而研究證明,催產素還具有促進如草原田鼠等動物群體間的社會聯繫的作用——它能促使產生放鬆和幸福的感覺,並有助於產生信任感,促進慷慨行為。

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科學家邁克爾·普拉特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對一群恆河猴進行研究,他們訓練猴子們學習將電腦屏幕上的圖形與獎勵行為聯繫在一起。結果發現,如果讓猴子選擇是否獎勵誰或誰也不獎勵時,它們多半會選擇獎勵與自己日常相處最多的同伴。而且,產生催產素越多的猴子,其行為越慷慨,它們甚至願意獎勵平時與自己關係並不太密切的猴子。更奇特的是,被獎勵的猴子在有機會時,也更有可能給予「送禮者」以回報。

科學家下一步希望了解,給予他人獎勵者是否也會產生與接受者類似的有益身心健康的體驗。

動物也有「社交高手」

一些動物天生就是建立社交網路的高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學家多蘿西·切尼40年來一直都在跟蹤研究靈長類動物。她在其所著的一本有關狒狒社會的書中,講述了在豹子的攻擊威脅下,在狒狒群體里地位低下並失去親人的年幼狒狒——魯比的故事。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親屬關係是維繫雌性狒狒社會支持不可缺少的,像魯比這樣地位低下並失去親人扶持的幼年狒狒,很難獲得足夠的食物和其他資源。

切尼說,儘管魯比不能像人類那樣為自己建立一個「微博賬戶」,但它卻是天生的「社交高手」,它利用一切機會為自己建立起了一個有利於自己發展的「社交網」。比如,它會花幾個小時的時間為地位較高的狒狒西爾維亞理毛,努力登上狒狒社會中較高一層的階梯,以獲得最好的食物和最舒適的休憩場所。

切尼指出,魯比的故事說明,動物個體的個性或性情等因素在動物建立社交聯繫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種個性或性情還影響著調解糾紛或打鬥的能力和意願。切尼發現,當兩隻雌性狒狒為一點食物打架鬥毆之後,主動出擊者往往會走向對手,擁抱它,或發出表示友好的咕嚕聲,而這種姿態有助於讓對方的情緒鬆弛下來,以避免「戰爭升級」。

美國杜克大學神經科學家邁克爾·普拉特和他的研究小組最近發起了一項大規模的研究項目。在波多黎各近海的一個小島上,生活著一群自由自在的恆河猴,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總數大約為1000頭的猴子組成了一個小小的社會群體。普拉特的團隊收集了這些猴子的血液樣本,用於研究天然激素水平的變化情況,還提取了它們的DNA,以便創建不同個體的基因圖譜,並與已知的與人類社會行為有關的基因信息進行對比研究。研究人員還歸納了50種不同的行為,包括表示友好親密的行為,如為對方理毛、坐在對方的旁邊等,以及表示敵意的行為,如撕咬、抓撓和追逐等。然後,將收集到的遺傳基因信息與他們在野外觀察到的行為結合起來,分析不同動物的「社交性」行為。普拉特說,「我們的目的是觀察在這個社會群體中,哪些猴子最受歡迎,最有『人緣』,誰與誰交了朋友,等等。」研究動物如何交朋友,將有助於發現使人類形成密切社會關係特性的起源和進化的線索。

渴望有值得信賴的朋友,是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內心最深層次的需要。研究和了解動物之間的友情關係可以時時提醒我們:不管我們擁有多少金錢權勢,如果我們不能擁有可以信賴的朋友,生活對於我們來說就遠不是那麼美好,那麼完美。

動物「好朋友」

狒狒、黑猩猩和其他靈長類動物在同伴之間往往會有一些非常親密的表現,但科學家發現,在其他物種中也存在著這種親密的「好朋友」關係。即便不同物種中也存在著不可思議的動物友誼故事。

在巴厘島上,一隻孤獨的短尾獼猴精心地照料著一隻小流浪貓,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這是一隻年輕的雄性獼猴,它會幫小貓理毛,擁抱它,用鼻子表示愛撫,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小貓也一直非常開心地跟隨在這隻短尾獼猴的身邊。

在一所動物中心,一隻名叫托奎的6個月大的小灰狗和一頭名叫史萊克的小貓頭鷹結下了奇特的友誼。

海豚為交配形成聯盟關係,雄性海豚往往結伴而行去接近雌性海豚。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在海面並排遨遊,還不時地互相摩挲對方的胸鰭。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大象的母女關係和姐妹關係可以一直維持幾十年之久。

動物也會「交朋友」比如黑猩猩會互相分享食物,悲悼死去的同類

研究表明,當沒有「親人」在身邊時,沒有親緣關係的「好朋友」也足以成為它們在大象社會群體中的支持力量。

小豬仔波林走失迷了路,正不知所措時,羅得西亞脊背犬卡蒂發現了它,將它帶回去像自己的小狗仔一樣地照料它。幾天後,波林回到了母親那裡,但卡蒂與波林看到對方時,仍然會像以前一樣親熱,用鼻子互相愛撫。

鬣狗具有敏感發現「第三方」關係的能力。研究表明,與和平相處的時候相比,斑點鬣狗在打鬥之後更容易向「情敵」發起攻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小百科 的精彩文章:

幻覺是如何產生的,人們為什麼會有這樣」很真實「的感覺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超光速現象

TAG:宇宙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