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歲月匆匆,剛要成熟,我們又要老去。

檢索過往,我們經歷了什麼?記住什麼?又有什麼讓我們保持思考和平靜?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場得與失的較量,一邊擁有一邊失去,如同一刀磚一抹泥,砌成一座記憶的房。

等到瞭然時,我們就坐在這老房子前面,擺一張老桌,泡一壺老茶。

聽見菜地里的蘿蔔花開了,抬頭看見遠山,回頭看見歲月,低頭看見茶杯里的自己……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宜昌北去不過五十里,沿黃柏河東支流上溯,新坪村裡,有一所在1965開始建造的軍工廠,代號715。

隨著時代的變遷,上世紀九十年代,整體搬入市區內,後又被710接管。現下工廠早已荒廢,只剩了些老房子,在險峰密樹下,慢慢凋謝著昔時芳華。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也許是受地理限制,或者戰備考慮,廠區不算集中,擺在黃柏河兩邊,分了好幾處。

現在,且隨我去看看。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老軍工廠已經漸漸擺脫了神秘,和附近農民的房子連成一片了,且慢慢正被吞噬,農民們見縫插針的種上了各種蔬菜。

但它們的韻味、它們的氣息,擋也擋不住的撲面而來。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窗戶都已破敗不堪,遠看象一隻只無底的眼,看透了風雨來去的路,仍在沉默著與光陰膠著。

即是牆體也斑駁如此,但那土木骨子裡的大家風範,依然倔強的展示著它們曾經的輝煌和高傲。

大單位啊-----如同湮滅的貴族。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只有以前的第七研究所辦公樓,因為有老李夫婦倆的看守,保存很完整。

那些磚,修砌得一絲不苟,線條俊郎明晰,紅磚配上青磚,莊重得體,經久耐看。

你看那些四方的小窗戶,承襲的是大道至簡的傳統美學,在人心浮躁的當下,我們的審美到哪裡去了?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老李今年69歲,湖北谷城人,精神矍鑠,喜歡養花,在門口遞上香煙寒暄,並讚揚他的花,他在考驗我幾道題目後,引為同道,欣然邀請我入內。

我整整衣冠,跨進了這座神秘的大樓。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大樓內莊嚴肅穆,廳堂很高,樓梯寬敞,都是木門木窗,木頭的扶手。

拾級輕上,不敢造次,怕驚起了塵埃,會沾染那些年代裡些許未盡的遺憾。

從樓梯間四方小窗戶中,透過時空穿越般的光,往外窺探,一眼竟是一個時代。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看這裡柱子和外牆面,斗眠考究,現代瓦工除了佩服就是妒忌。

辦公樓側旁的小溪邊上,是機關家屬院,也保存完美,這近似歐式的小院,大概是高層別院。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宿舍分區頗有講究,我想大概是高級幹部三居室,中層幹部住兩居室吧,筒子樓里應該是普通員工住。

我曾在部隊的筒子樓里住過好幾年,那是遙遠的兒時記憶里,仍記得一通長的過道對開兩排門,一門兩間房,樓道兩頭是公共水房和廁所。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幾乎每個牆角都有桃櫻等果木,不知何人栽,不知為誰開,但不論從什麼角度拍攝,它們都開得那麼坦然,那樣靜美。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還有一排房子,都帶了一處別緻的小院落,它的磚與石頭的銜接非常巧妙。

這種老房子,打理一番,擺一張桌子,倒一杯可樂,一個人坐下來,抬頭看天空,低頭看見杯子里自己無敵的青春。

再回首,看歲月奔涌。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一座明清老宅,被軍工廠的房子包圍著,據說是個祠堂。

斷垣殘壁,彷彿已經快支撐不住綿長厚重的歲月,就連我多看的一眼,就是馬頭牆和老灰磚不堪承受的負累。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老李說,它馬上就要被拆掉了。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我只能撫摸一下它的青磚牆,與歷史作最後的親近,企圖讓這觸感,順著指尖,存入記憶。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順著老李所指,我找到了藏在更遠處的工廠,它到研究所需要步行四十分鐘。

高大的廠房內空空如也,又轟轟如昨,昨日有機器飛轉,有人來人往,有一代人的青春,澎湃在激情燃燒的歲月。

變革的手將它們打包成行囊,匆匆來去,只剩下空空的車站,讓我們過往之時,指點著告訴孩子,這裡曾經的名字,和神秘的流傳。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老李在715呆了快一輩子了,即將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的年紀。

他告訴我說,人這一生,太快太快,每個人就像一天,活得長點的是夏天的太陽,活得短點的是冬天的太陽。總之,都是一天,沒球所謂。

我哈哈一笑,認同。

尋找宜昌老房子----黃花715軍工廠

老房子在建造的時代流行什麼建築,崇尚什麼美學,曾經住過什麼人,經過什麼事,都是歷史留存下來的證據。

不管這些老房子如何處置,在來得及的時候,去探尋它們的故事,就是探尋當下、未來和自我存在的因果。

作者:嘎子

跟隨呆鳥去探尋宜昌老房子,敬請關注。

歡迎圖文來稿,錄用付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