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心!你的隱私都被大數據給盯上了

小心!你的隱私都被大數據給盯上了

大數據這兩年是個熱詞,簡單來說就是指我們在網上或線下活動所產生的龐大數據。

比如你在網路上面的「點贊」或分享文章,在百度搜索東西,線上線下刷卡買東西,看病記錄等等的記錄,都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出你生活的大概面貌。

老編給你舉個例子你馬上就會恍然大悟了。

譬如有一天你在網上搜索有關糧油的信息,過了幾天,你會發現你瀏覽的所有網頁里,都處都充斥著關於糧油的廣告,這就是所謂的大數據。

你想要什麼,大數據就給你什麼,這種貼心程度,真是堪比咱媽了。

但就這麼貼心的大數據,隨時可能會「殺」了你。

不僅「懂」你,還懂如何「宰」你

不久前,微博上多名網友反映——「滴滴打車,同樣時間,同樣的出發點,同樣目的地,兩個用戶的價格卻不一樣。」

這是具體的截圖,左邊比右邊多將近6元。

而據博主稱,他一共拿3個人的賬號測試。博主自己消費總額是7000元+,還有兩個分別是3000元+和1000元+,其中,1000+的那個賬號每次顯示的金額都比其他兩人少。

3月23日,滴滴出行官博貼出滴滴CTO張博的回應截圖,表示:「大數據殺熟」?其實大家想多啦。以前沒有,以後也永遠不會有。

內容挺多的,我總結一下:

不存在大數據殺熟的現象。

預估價和實際打車費是不一樣,會根據乘客定位和實際路況來的。

優惠券有抵扣。

網路環境不同價格顯示也不同。

不相信的話,可以反覆進入下單頁面多是幾次。

好的,打車也要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了是伐?

殺熟不只是存在於打車。

早在去年,就已經有人發文吐槽攜程網在訂機票和酒店時存在「殺熟」的現象。

微博網友「廖師傅」爆料稱,他經常通過某旅行服務網站預訂特定酒店的房間,價格一直保持在380元~400元。偶然一次,他通過酒店前台了解到,該房間淡季的價格僅為300元左右。

有網友因為多留了個心眼省了1300塊。只是,大多數情況下,價格浮動都沒有這麼明顯,誰會想得起來打電話給酒店呢。。。

如果說滴滴出行還能用「路況不同」、「實際支付金額跟顯示金額不一致」,還有莫名其妙的網路問題」來解釋,那旅行網站上的價格可都是明碼標價的,這怎麼解釋?

如果你是個愛看電影的人,那你應該有強烈的感受:網上買電影票越來越貴了。

這是因為票價統一漲了嗎?並不是,有人用不同的賬號登陸,選擇了同一場次的電影,發現價格是有差異的。

熱心網友整理了一份「網路殺熟嫌疑犯」名單:

高鐵管家APP、滴滴 -出行打車、亞馬遜(美國)早些年買書時、三大運營商、淘寶-刷機票、攜程、餓了么、坂田眼鏡、百度糯米電影卡、大眾點評電影票、淘票票 -電影卡、美團-飛機票-電影票、淘寶的運費險、去哪兒機票、京東 plus會員領不到優惠券、唯品會銀牌會員價比普通會員價高……

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測試一下。

改變國家命運的大數據

如果你覺得大數據殺熟已經很噁心了,那美國最近發生的這件大事,能讓你對大數據害怕到毛骨悚然。

最近,全球最知名的社交網路Facebook攤上事兒了,它因為泄露用戶隱私被罰了2萬億美元,對,是萬億,不是億。

2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Facebook市值的4倍。這下Facebook真的是非死不可了。

泄露隱私也不至於罰這麼多啊。別急,等你看到「罪名」,你會覺得「原來如此」。

Facebook被指控「泄露用戶隱私,分析用戶喜好,引導用戶投票,影響美國大選結果」,這個在《紙牌屋》里出現的情景成為了現實。

當然,誘導投票的並不是Facebook,而是一家名為劍橋分析的數據分析公司。

這家公司專門針對FB用戶開發了一款性格測試應用,吸引了FB上32萬用戶點下了同意把信息授權給第三方程序的按鈕,並出賣了自己在FB上的所有好友關係。

於是,這個性格測試讓劍橋公司最終掌握了32萬用戶輻射出的5000萬好友的個人信息。

劍橋分析公司使用這個龐大的個人資料庫,訓練出一套演算法,了解臉書用戶的偏好,比如你喜歡看什麼類型的內容,你對一些事物的態度、評價,你在哪些個地方消費了,你看了多少條新聞就會改變對某些事物的看法。

擁有了這套演算法的劍橋分析公司,自己建立了一直內容創造團隊,根據希望影響用戶的方向編寫內容,然後把內容精確的投到互聯網。

怎麼個精確法呢?

這些內容並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和主張,而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針對每類用戶的偏好,用內容去影響他們,是目的導向的內容。

比如小Z喜歡在臉書上瀏覽和槍支有關的信息,還時不時為最新消息點贊,於是,這個「贊」就被後台捕捉了,原來這個人贊同持槍,過不了幾分鐘,「希拉里反對持槍,川普支持持槍」的消息就會出現在小A瀏覽的頁面上。

在比如,分析出你是個較容易緊張、或戒心較高的人,則你臉書就會出現一張家裡入賊,旁邊還附上買槍自保的廣告。

於是,你以為是「無意『中看到的有利於川普的新聞,可能最終影響了你去投川普一票,而實際上,這根本就是不是」無意「,而是被人刻意設置好的!

據說,這劍橋分析公司不僅被扒出有美俄雙重背景,公司的副總裁尼克斯還是特朗普的前顧問,這不禁讓這場數據泄漏事件牽扯到了更為弔詭的政治陰謀。

大數據,不僅能「殺熟」,它甚至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多說兩句

還記得2018年初,朋友圈被「2017年支付寶賬單」刷屏,有炫富的,有哭窮的,有抒情的,也有悲劇的,比如某男子多次開房的信息被支付寶暴露,遭遇離婚危機。所以說,你做過的什麼事,雖說你暫時忘記了,而支付寶或微信等貼心軟體都幫你記著呢,說不定哪天就會出來提醒你一下。

而大部分人在秀完朋友圈攢夠點贊後,才發現之前登錄頁面下方有一行小字「服務協議」而我同意是默認勾選的,意味著不知不覺你就把自己的隱私的交了出去,而人家是合法的獲取。此事過了幾天被有心人捅了出來,群眾們立馬罵聲一片,最後逼得支付寶不得以出面道歉,然後就沒然後了……

前幾年騰訊與360大戰,去年阿里與順豐撕B,都是為了用戶數據,因為數據就是財富,就是生意鏈。

反觀Facebook,它將面臨高達2萬億美元的罰款,它的CEO扎克伯格得去國會聽證會接受質詢等行為,而我們國內各種巨頭對於侵犯隱身根本沒有成本。

一直以來,我們自以為看到世界的真實,擁有思想的自由。但事實上,每天的資訊餵食,已經將我們變成互相借題發揮、消費的族群。FB和劍橋分析的例子再次驗證這個道理,很多自以為「獨立思考」的人其實只是撿起另外一群人的牙慧罷了。

綜合:躺倒鴨、洗菜、網易新聞

你覺得大數據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僑寶 的精彩文章:

俄客機墜毀致71人身亡;阿里入股居然之家
華為一兩年內超蘋果;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公布

TAG:華僑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