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X疾病與全球病毒組項目

X疾病與全球病毒組項目

導 語

2018年2月23日,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科學家們將於2018年啟動全球病毒組項目(Global Virome Project),這一項目耗資12億美元,旨在辨認出未來10年內潛在威脅的70%,研究重點已知的感染人類病毒高發的動物。2018年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公布了公布了2018年度疾病優先順序研究的評估列表,內容是與會專家認為可能會造成公眾健康危機並且缺乏有效的藥物或疫苗,十分有必要儘快對其研究的疾病。二者看似相距甚遠,實則密切相關。

(圖片來自網路)

X疾病

2018年3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公布了公布了2018年度疾病優先順序研究的評估列表,內容是與會專家認為可能會造成公眾健康危機並且缺乏有效的藥物或疫苗,十分有必要儘快對其研究的疾病。包括: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拉沙熱、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感染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尼帕病毒、裂谷熱、寨卡病毒以及X疾病。在更新的疾病名單中,首次出現了一種神秘的「X疾病」(Disease X),引發人們的關注。據WHO專家解釋,謂的「X疾病」,可能是由已知或未知病原體引起,主要用意是提醒各國為可能面臨的潛在疾病威脅做好準備。

其實,WHO早在2015年底就發布了第一次列表,隨後是每年修訂一次,上一次修訂是在2017年1月,這是第三次修訂。對比列表,可以看到大部分的疾病是大同小異,但是今年最大的不同是WHO把「X疾病」也就是「未知疾病」列入了列表。

(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X疾病,WHO的定義如下:Disease X represents the knowledgethat a serious international epidemic could be caused by a pathogen currentlyunknown to cause human disease, and so the R&D Blueprint explicitly seeksto enable cross-cutting R&D preparedness that is also relevant for anunknown 「Disease X」 as far as possible.可以理解為「可以引起國際嚴重流行,但目前並不清楚可以引起人類疾病的病原體」。按照這個定義,X疾病和傳統的「新發再發傳染病」(emerging and re-emerginginfectious disease)的概念範圍差不多。在新發傳染病和再發傳染病的病原體圖譜里,病毒是毫無疑問的是關注的重中之重。而且,絕大多數是RNA病毒,這可能跟RNA病毒本身基因組的保真性差,更容易突變有關係;並且,相信大多數新發或再發病毒的來源都是動物,並且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因為病毒是天然存在的,所以很難在自然界中根除。

(圖片來自網路)

全球病毒組項目

再來看「The Global Virome Project」:為了對抗下一次病毒大流行,了解其他領域的未知信息是很有幫助的。2018年2月23日,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出在人類中傳播的263種已知病毒只佔所有潛在病毒的0.1%,而那些未知病毒是有可能傳染人類的。在這種背景下,科學家們將於2018年啟動全球病毒組項目(Global Virome Project),以縮小這種差距。研究人員將通過國際合作,調查鳥類和哺乳動物所攜帶的病毒,以確定那些可能是人畜共患的,或能夠轉移到人類身上的病毒。

全球病毒組學計劃官網如下:

http://www.globalviromeproject.org/overview/

根據項目網路分享幻燈,我們可窺見其初步的設想和計劃:

目前已知全球病毒組項目(Global Virome Project)的兩個物種可能攜帶著能夠引發人類新疾病的病毒,它們是印度狐蝠和恆河猴。在病毒多樣性的基礎上,研究人員預計,在接受調查的25個病毒家族中仍有約167萬個未知病毒尚待發現。其中,大概有63.1萬至82.7萬種病毒是有可能感染人類的。

這一項目耗資12億美元,旨在辨認出未來10年內潛在威脅的70%,研究重點已知的感染人類病毒高發的動物。這些數據將被公開,幫助科學家為將來的病毒流行做好準備——理想的情況是,在威脅出現時就挫敗它們。其實,這個計劃的實施,將讓我們至少能夠清楚,目前在鳥類和哺乳動物已經存在的病毒種類。將大大拓展我們對病毒這種生命體的認識。

這個計劃的完成,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資源呢?值得期待。

Outbreaks of novel and deadly viruses highlight globalvulnerability to emerging diseases, with many having massive health andeconomic impacts. Our adaptive toolkit—based largely on vaccines andtherapeutics—is often ineffective because countermeasure development can beoutpaced by the speed of novel viral emergence and spread. Following eachoutbreak, the public health community bemoans a lack of prescience, but afterdecades of reacting to each event with little focus on mitigation, we remainonly marginally better protected against the next epidemic. Our ability tomitigate disease emergence is undermined by our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diversity and ecology of viral threats, and of the drivers of their emergence.We describe a Global Virome Project (GVP) aimed to launch in 2018 that willhelp identify the bulk of this viral threat and provide timely data for publichealth interventions against future pandemics.

文章來源:

1.世界衛生組織官網List of Blueprint priority diseases

http://www.who.int/blueprint/priority-diseases/en/

2.WHO publishes list of top emerging diseases likely to cause major epidemics

http://www.who.int/medicines/ebola-treatment/WHO-list-of-top-emerging-diseases/en/

3.Carroll D, Daszak P, Wolfe ND, Gao GF, Morel CM, Morzaria S,Pablos-Méndez A, Tomori O,Mazet JAK. The Global Virome Project. Science. 2018 Feb 23;359(6378):872-874.doi: 10.1126/science.aap7463.

4.http://www.oie.int/eng/BIOTHREAT2017/Presentations/9.1_CARROLL-presentation.pdf

本期編輯:Annabell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病毒學界 的精彩文章: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3年內禁止資助風險病毒研究
華人科學家成功設計新型納米顆粒疫苗 可抵抗多種亞型流感病毒感染

TAG:病毒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