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桃樹春季管理,不容忽視的病害

桃樹春季管理,不容忽視的病害

桃樹春季管理,病蟲害防治是重點,其中桃樹縮葉病是春季常見的一種病害,但是往往不被人重視,其危害嚴重,嚴重影響當年的產量和品質。

桃樹染病後,初期引起葉片腫脹皺縮,嚴重時病葉乾枯脫落,影響當年的產量、花芽形成和來年的產量。


1. 縮葉病為害癥狀

桃樹縮葉病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可以為害新梢和幼果。

葉片在春季從芽鱗抽出時受害,初期葉片顯現出捲曲、皺縮狀,葉色發紅。隨著嫩葉的生長,感病部位增大、變厚、變脆,呈淡黃色至紅褐色,葉片捲曲、皺縮程度加劇,整個葉片呈波浪狀凹凸,嚴重時葉片完全變形。發病後期病葉表面產生一層灰白粉狀物,最後病葉變褐,乾枯脫落。

新梢受害呈灰綠色或黃色,比正常的枝條短而粗,感病枝條上病葉從生,受害嚴重的枝條也會枯死。

果實受害易導致落果。幼果染病,初生隆起的黃色至紅褐色斑塊。後期病果畸形,果面龜裂,有瘡疤,不久脫落。

桃樹縮葉病為害的新梢及嫩葉

嫩葉剛伸出時就顯現捲曲狀,顏色發紅

葉片逐漸開展,捲曲及皺縮的程度隨之增加

桃樹縮葉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在葉芽的鱗片外表或芽鱗間隙中越冬,到第二年春天氣溫回升,桃樹葉芽展開時病菌開始侵害嫩葉。病菌侵入後能刺激葉片中細胞大量分裂,同時細胞壁加厚,造成病葉膨大或皺縮。早春低溫多雨的氣候容易發病。

當氣溫升至21℃後,病害停止發展。初夏病葉表面會產生大量的病菌孢子,由於夏季高溫,不適合病菌孢子萌發,病菌孢子則在芽鱗外表或芽鱗間隙中越夏、越冬,因此,縮葉病一年只侵染一次。


(1)農業防治:

加強肥水管理,根據桃樹需肥特點,合理施肥,增施生物有機菌肥(國光松達)。發病較重的桃園應及時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桃樹抗病能力,以免影響當年和第二年結果。

(2)人工防治:

在病葉表面還未形成白色粉狀物之前,及時摘除,集中燒毀,可減少當年的越冬病源菌。

(3)藥劑防治:

桃樹落葉後,清掃落葉,集中銷毀,全園噴布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國光辛菌胺藥液,減少越冬病菌。

春季桃花芽開始膨大露紅時,是防治縮葉病的關鍵時期,推薦使用國光辛菌胺+國光正生或退菌特等殺菌劑,全株噴施一次,可減少侵染源。

從謝花開始可選用多菌靈、代森錳鋅、代森鋅等藥劑交替使用2-3次,間隔7-10天,可有效防止病害擴散。

溫馨提示:

以上介紹的桃縮葉病及防治方法僅供參考,具體管理及防治措施應根據品種因素、氣候條件、生長環境及栽培管理措施等自身情況進行調整;國光致力於服務廣大桃種植者,如有疑問,歡迎來電交流探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光農化 的精彩文章:

草莓愛「果歡」,章姬紅又甜

TAG:國光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