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45歲後,想健康長壽,盡量做到「二懶」「三護」「四補」!

45歲後,想健康長壽,盡量做到「二懶」「三護」「四補」!

老話說:人過四十天過午,40歲後的身體狀況,就像午後的太陽一樣,一步步下降!

尤其是45歲以後,身體的各個器官例如心臟、肺、肝臟、腎功能走在下坡路,很多疾病開始「爆發」。

因此,過了45歲,一定要開始重視身體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5歲後,想健康長壽,盡量做到「二懶」「三護」「四補」,一起來看看吧!

45歲後,想健康長壽,盡量做到「二懶」

在養生方面,我們可以適當地「懶」一點。

40歲前必須鍛煉,50歲前適當鍛煉,60歲後少鍛煉、多保養。

中老年人養生保健,不要太勤快:勤快吃、勤快動,有時候講究懶藝術、辯證地懶、科學地懶、高水平地懶,從而懶出健康,懶出長壽。

一:吃飯「懶」一點,不想吃就不吃了,要吃就吃上半小時

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吃飯也像打仗一樣,但狼吞虎咽,不僅影響營養吸收,還對胃的傷害極大。尤其是老人,每頓飯的進食時間至少應在25分鐘以上,讓胃適當「偷個懶」。

每樣懶得多吃,食物要多種多樣,粗糧,蔬菜,水果,能讓人放慢進食速度,也有利於對飽感的感受,從而有利於幫助我們控制食量,避免過量,延長胃部使用壽命。

懶得把食物做精細,精白細軟、油多膳食纖維少,吃它們更容易導致吃撐,相反,在細糧中加入粗糧一起吃則是不錯的選擇,腸胃和血管都喜歡。

二:鍛煉偷點「懶」,晨練晚點起,不想起就不起

青壯年人健康講究聞雞起舞、起早行早,而中老年人起早應根據時令、天氣而定,不必硬性起早,強制鍛煉。

春季晨練,宜在太陽升起後

由於春天晨間氣溫低,濕度大,霧氣重,從室內轉室外,溫差較大,人易受冷,容易患傷風感冒,或加重「老慢支」、哮喘病、肺心病等。應該在太陽升起後再外出鍛煉為宜。

夏季不要早於6點,北半球夏天天亮早,但是夏季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點前最不易擴散,這個時候是污染的高峰期。因此夏季晨練的時間不適合早於6點。

秋季晨練上午10點最好,入秋後,由於清晨氣溫較低,人體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心血管和神經系統很不穩固,所以晨練不適合過早,晨練的最好時間應該是在清晨10點左右。

冬季晨練時間在7點、11點,並喝好水,對於早晨時間緊張的上班族,則可在七點時進行適度鍛煉。但對於高血壓者,晨練最佳在上午10點之後開始,晨練之前應先遵醫囑服用降壓藥。此外,喝溫水,還能防止晨練導致的心絞痛。

45歲後,想健康長壽,盡量做到「三護」

一:護好腸道

《論衡》一書中所說:「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可見,腸道對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性,腸道是衰老最開始的地方,隨著我們年齡增大,小腸的消化液流動開始下降,發生便秘的幾率便會加大,從而導致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疾病風險增大。

建議:日常多吃水果蔬菜,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增加排便,改善腸道健康。

二:護好膝蓋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而「腿老」是膝蓋先老。

加之膝蓋處多為韌帶組織和骨骼,肌肉較少,即「筋多肉少」,所以,此處的血液循環相對較差,人到中年時,長期過度的勞累,會使關節損傷,加之肥胖的身體會給關節更大的負重。

所以這時,很容易引起關節炎、關節腫脹等。

建議:養護膝關節的一個重點就是給以它熱度和按摩。建議中老年人平時坐在椅子上時,要養成雙手捂住膝蓋,同時加以適當按摩的習慣。另外,在秋冬天不要穿的過少,以免寒風刺激。

三:護好後背

中醫認為,「背者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養背也是預防疾病的方法。

中醫陰陽學說中,認為人體背部屬陽,有一條從上到下沿脊柱縱向貫穿於背部的督脈。從中醫經絡學上講,後背的脊柱兩側是膀胱經。

建議:每天讓家人幫忙搓背、拍背,打通背部經絡,能有效預防體虛、久咳不愈、慢性肩部疼痛問題。

45歲後,想健康長壽,盡量做到「四補」

想要身體健康,就離不開營養的滋養,所以,45歲後,對於身體情況,要有針對性的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45歲後,注意補充下面四種營養素很重要!

一:補充優質蛋白

蛋白質,是人體重要組成成分,也是機體最基礎物質。

蛋白質分為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每天建議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攝入是比例是1:4。這樣更利於身體吸收。

優質蛋白有豆漿、牛奶、雞蛋、深海魚、海鮮、牛肉等。

二:補充優質Omega-3脂肪酸

脂肪,也是人體營養素之一,雖然脂肪攝入過多會增加慢性代謝疾病的風險,但是,優質的脂肪酸則會改善慢性病的高發。

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炎症,降低血壓,降低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含量,幫助人們改善慢性疾病,甚至可以預防痴呆。

不飽和脂肪酸Omega-3系列的α-亞麻酸,是人體現在缺乏最嚴重的脂肪酸,很多實驗得出α-亞麻酸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從而可以降三高,預防心血管疾病。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omega-3脂肪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補充優質Omega-3脂肪酸主要來源於三文魚、沙丁魚、核桃,蘇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等。

想要補充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選擇每周吃1-2吃深海魚,或者是做菜的時候淋上點蘇麻油等食用油,或者涼拌菜、煲湯等,均可滿足人體營養所需的同時,還可以滿足你的味蕾。

三:補充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人體唯一不能被吸收的營養素,也是現代人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主要與現代人不良飲食習慣有關,比如大魚大肉、暴飲暴食、喝酒吸煙等。

適量攝入膳食纖維利於產生飽腹感,它不僅能和腸道內的膽酸、膽鹽結合,還能刺激大腸蠕動,將膽固醇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與心血管病風險降低相關,並可延緩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轉化的速度。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每天應該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大約為3碟蔬菜、2份水果,並以雜糧飯代替白米飯,便可輕鬆滿足一天所需。

四:補充鈣元素

45歲後,還要注意鈣的攝取,尤其是更年期後的女性,荷爾蒙激素分泌減少,骨密度降低,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症。

日常要多吃含鈣質豐富的食物。如牛奶、海帶、豆製品及新鮮蔬菜和水果,對預防骨質疏鬆,預防貧血和降低膽固醇等都有作用。

推薦每天攝入量為800毫克。

45歲後,三個小動作,每天做,疏通經絡!

1、手指梳頭

《養生論》云:「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

頭是諸陽之會,有督脈、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手少陽三焦經等多條經絡通過,每天早上梳頭,不僅能使頭部經絡通暢,還有助於全身氣血條達。

可以用手梳,兩手手指自然屈曲成弓形,自前額髮際開始,經頭頂向後,至頸後為止,梳一二百次。也可以用梳子,其中以桃木或牛角梳為好。

2、蓮花逍遙

經絡血脈的運行,最離不開肝膽之氣的順條,肝氣鬱結,則血瘀不行,所以春天一定要多伸展肝膽經,而蓮花逍遙式就可以疏通身體兩肋的肝膽經。

坐在墊子上,右腿伸直,左腿彎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腳心貼在右大腿的內側。然後身體向彎曲的左腿方向扭轉,右手去抓右腳尖,左手臂向天空的方向伸展,盡量使身體保持在一個平面內。

持續一分鐘,會感覺有一股暖流流向肋部,好像陽光照進來一樣。左右各練習8次。

3、推心腹五分鐘

心窩到小腹這一段分別有任脈、腎經、胃經、脾經、肝經、膽經,五臟之經絡無不彙集於此。

推腹可以幫你疏通這些經絡,清掃經絡垃圾,從而達到舒肝理氣、開胃健脾,補腎養心的目的。

手掌由心窩開始向下推到小腹,反覆推5分鐘。雙手或者單手都可以。如果有阻滯點(硬塊、痛點、「氣團」或「水槽」),一定要反覆推揉,將其推開揉散。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營養師雪姐姐 的精彩文章:

46-55歲防病「黃金十年」,做好這三點,助力身體健康,少生病!
血液變得粘稠前,會出現5大徵兆,這3種食物再喜歡也要少吃!

TAG:營養師雪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