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證監會那些難以執行的巨額罰單怎麼辦?「老賴」出沒請注意!

證監會那些難以執行的巨額罰單怎麼辦?「老賴」出沒請注意!

圖片來源:花瓣美素

當市場還在猜測對北八道集團開出的56.7億元天價罰單能否落地時,一個聲音出現了。

恒生電子公告,控股子公司恒生網路收到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處罰罰款的通知書。由此,證券違法違規的行政處罰執行難問題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的專家建議,解決行政處罰執行應進一步完善誠信體系建設,強化失信聯合懲戒機制。此外,在提高行政處罰執行效率的同時,《證券法》修改中,應考慮由證監會將行政處罰中追繳的非法所得和罰款建立基金,用於補償給受害投資者,而不是全部上繳國庫,以真正實現保護投資者,建立證券市場信心。

行政處罰執行難的三種情形

近年來,在依法從嚴監管理念指導下,證監會打擊證券期貨的各類違法活動的成效顯著。一方面,罰沒款金額大幅增長。2014年,證監會開出罰單的罰沒款金額僅為4.68億元。2016年、2017年則呈現突飛猛進的增長態勢,分別為42.83億元和74.79億元。

另一方面,開出的巨額罰單數量明顯增多。數據顯示,證監會2016年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218份,2017年全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224份。對比罰沒款金額不難發現,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數沒有顯著增長情況下,2017年較2016年的罰沒款金額增長了近七成。據記者統計,2017年證監會罰沒過億的罰單有11單。

罰單再多關鍵還在執行。一位業內人士指出,行政處罰執行難在於,在證監會決定處罰的時候,對方已經罰無可罰。

以恒生網路為例,2016年11月25日,證監會披露對恒生網路的處罰決定,合計罰款約4.4億。時間過去兩年多,目前恒生網路僅繳納2265萬元罰款。而截至今年3月8日,該公司只剩不到50萬現金,去年年末凈資產為負的4.21億元,已無法正常持續運營,處於凈資產不足以償付罰沒款的狀態。

在北八道集團56.7億元天價罰單之前,證監會開出的罰單金額之最當屬鮮言操縱「多倫股份(匹凸匹)」一案,證監會欲罰沒鮮言34.7億元。當時已有媒體分析,鮮言應該沒有能力履行這份巨額罰單。據了解,如今這張罰單也未得到有效執行。

此外,執行難還在於當前證監會並無執法權。如果被執行人不予配合,證監會只能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取得了一些成效,據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08年至2016年,證監會共申請執行上百起行政處罰案件,罰沒金額16.45億元。2017年,截至7月底,50餘起案件已執行完畢,執行金額接近10億。2017年8月,證監會還配合北京市西城區法院展開了涉金融行政處罰類案件集中執行活動。

當然,這還不包括一些被執行人法制觀念淡薄,採用轉移財產、隱匿財產等各種手段逃避執行的情況。比如在行政處罰書正式下發前,頻繁變更工商信息的北八道集團。

專家:進一步完善誠信體系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對記者表示,執行難問題廣泛存在、由來已久,解決行政處罰執行難應進一步完善誠信體系建設,強化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是對失信人的有效懲戒措施。但被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和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需要經過法律程序,符合一定條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中明確提出,只有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被執行人,才要求人民法院應當對其採取限制消費措施。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提出,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包括: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以偽造證據、暴力、威脅等方法妨礙、抗拒執行的、以虛假訴訟、虛假仲裁或者以隱匿、轉移財產等方法規避執行的等六種情況。

證監會只能依據《行政處罰法》,在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情況下,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這意味著行政處罰後逾期不繳罰款之後的追繳過程是漫長的。劉俊海建議,一方面要強化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另一方面,修改《證券法》時,考慮賦予證監會更多執行許可權。

針對一些被執行人法制觀念淡薄,採用轉移財產、隱匿財產等各種手段逃避執行的情況,國浩律師事務所上海辦資深顧問萬志堯博士告訴記者,根據《公司法》,公司財產具有獨立性,與股東的個人財產是相互分離的。當公司受到行政處罰,即使公司股東已經發生變更,公司仍應當以其全部財產為限承擔行政責任。但若公司的原股東為了逃避行政處罰而轉讓股份並退出公司,則相關行政部門可以依據《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三項,「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要求原股東對行政處罰結果承擔連帶責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彭冰建議,在提高行政處罰執行效率的同時,仍需考慮當前投資者求償難的現狀。他呼籲,《證券法》修改中,應考慮由證監會將行政處罰中追繳的非法所得和罰款建立基金,用於補償給受害投資者,而不是全部上繳國庫。這既彌補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等民事訴訟的先天不足,也可以克服中國法院目前不受理此類證券民事訴訟的現實,以補償受害者。這才能真正實現保護投資者,建立證券市場信心的目標。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凈值。

GIF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券商中國 的精彩文章:

分析師跳槽又去哪?興業證券TMT首席跳槽火幣網,投身「波瀾壯闊的區塊鏈」

TAG:券商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