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說郭嘉不死,卧龍不出?難道諸葛亮當真不如郭嘉?

為什麼說郭嘉不死,卧龍不出?難道諸葛亮當真不如郭嘉?

三國,無疑是中國古代最精彩的時代之一。在這個時期內,人才輩出,湧現了一大批獨具特色的英雄人物。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等等無不為後世傳唱,留名青史,他們雖早已淹沒在歷史塵埃之中,但他們的故事仍然活在人們的口耳相傳間。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三國當中的「鬼才」郭嘉和「卧龍」諸葛亮。

說起智謀,從歷史上來看,無論是正史還是小說,三國之後時代的人們幾乎都是把諸葛亮掛在嘴邊的。不過近些年在不知不覺間竟興起了一股「郭嘉熱」,甚至出現了郭嘉不死,卧龍不出的論調,將郭嘉捧為三國第一謀士,完勝諸葛亮,那麼這種論調到底有沒有依據呢?

郭嘉,字奉孝,早年間曾在袁紹帳下謀事,後來他認為袁紹非明主不是成大事之人,於是轉投曹操。下面我們就來細數郭嘉究竟為曹操做了哪些貢獻:

一、十勝十敗論。官渡之戰時,袁紹勢大,曹操對於此戰能不能勝心裡著實沒底,甚至有了打退堂鼓的心思。此時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即道勝、義勝、治勝、度勝、謀勝、德勝、仁勝、明勝、文勝、武勝,極大鼓舞了曹操信心,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二、下邳擒呂布。曹操出兵攻打呂布,久攻不下,正準備放棄。郭嘉進言,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最後曹操依郭嘉計策,水淹呂佈於下邳,呂布敗亡。

三、遺計定遼東。袁紹敗亡後,他的三個兒子爭奪地盤。袁尚,袁熙逃入遼東。曹操率軍北上,郭嘉在途中身染重病,不久離世,死時年僅38歲。但他死前制定了平定遼東的計策,讓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滅掉兩袁。

從上述種種來看,郭嘉的智計的確配得上「鬼才」二字,不過比之諸葛亮又如何呢?無論是正史上的諸葛亮還是小說中被神化的諸葛亮,從名氣來講無一不碾壓郭嘉。而郭嘉也最多在智謀方面出色,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況且兩者沒有機會正面交鋒過,也的確沒辦法比較。相比郭嘉,諸葛亮更是一個綜合型人才,政治、發明、軍事、文學甚至天文等各方面都有建樹;從成就來看,諸葛亮三分天下,將幾乎一無所有的劉備推上一方雄主的位置,其能力不可謂不大。人們崇拜諸葛亮,並不全因為他無雙的智計,還有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等,所以歷朝歷代追捧諸葛亮多過郭嘉也就不足為奇了。至於所謂「郭嘉不死,卧龍不出」的論調,無非是後人胡亂吹捧罷了。

郭嘉和諸葛亮誰更勝一籌,您怎麼看?歡迎廣大讀者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同學 的精彩文章:

舉國為他的死亡歡喜,而作為唯一的對手毛主席卻為他悲愴……

TAG:林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