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諮詢之「早戀不早」

心理諮詢之「早戀不早」

一個母親打電話來,說「老師你幫幫我吧,本來班裡前幾名的孩子,因為處對象,現在好幾十名,愁死我了,我死的心都有了!」

此時我聯想到了和鄧麗君齊名的陳美齡,她個人事業成績斐然,三個孩子也都考進了美國的斯坦福大學,她的教育理念中一條是「不要反對高中的戀愛」。

這世上很多事並無絕對的對錯,但這個因為孩子早戀"愁死了「的母親問題肯定要比戀愛中的孩子更嚴重。

作為一名高中的心理老師,來我這裡求助最多的問題不是壓力不是厭學而是人際關係問題,涉及最多的是」早戀「。

相對特別一點兒的問題有:

」我有好幾個女朋友,我怕傷害她們,但是又不知如何處理?「

」我戀愛了,我們是異地,現在每天我想的她心口都很疼,心臟快要受不了了,怎麼辦?「

」老師我是同性戀,你不會歧視我吧?「

這些同學的問題也都得到了恰當的處理,他們在我這裡感覺到安全和尊重。

從認知學上來講,」早戀「是個偽命題,喜歡愛慕一個人,一定是身心發展到了一個階段的自然反應。說它早,是因為它不符合父母和老師讓學生「一心學習」的願望,同時,它確實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學業成績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女孩更為明顯。所以,「早戀」不是問題,它只是需要正確的引導的。

這個戀愛中的女孩被老師送來我諮詢室時,目光溫柔而堅定,表情里有看得見的幸福。此時諮詢師的狀態一定是中立無批判的,世上沒有特別的事,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

我讓她坐下來,我們靜默了一小會兒,「聽你的媽媽和老師講,你現在交了男朋友?」我溫和的提問。

「恩。」回答的簡單而她是那種內向型的女生,知道自己觸犯了母親脆弱的底線,是犯了錯誤的,但不想改變。

「感覺很美好?應該是覺得每一刻都像是閃光的,沒有什麼能影響你們的幸福。」我的聲音很低,很平靜,像是自己在陳述。

「恩,」她用放鬆的呼吸回答了這個問題。

從我這裡,她感覺到了我對她的認同的接納。這是諮詢師的共情階段,一個諮詢師共情處理不好,諮詢一定是失敗的。共情不止是語言,諮詢是從意識深入到潛意識的心靈溝通,諮詢師只有真的體驗到了那種美好,並接納了這件事,心懷慈悲,然後發出內心由衷的祝福。來訪者感受到,才會放下防禦,敞開心扉。

你們會一起上大學嗎?想去哪個大學?想過什麼樣的生活?現在的美妙的感受最終會變成柴米油鹽的陪伴,這種美妙的感覺不會一直持續下去,怎樣的結局是你希望的?怎樣做才不辜負這份愛呢?

這部分討論的問題進行的有些艱難,從夢幻到現實,誰都不想,可是,不想中斷,不想隕落,不想凋謝,就要負起責任。責任的背後是自律。關於愛,什麼是成熟的愛,關於生命,意義和價值,我們都有深入的交流。

在交流中,我沒想改變這個女孩的現狀,也沒提任何建議,只是和她一起分享我對人生的理解,然後列出各種選擇:任性,限制,擱置,放下,都會有哪種結果。我並不知道她會選擇哪種,也並不期待她能真正的放下 ,但我知道她不會選擇第一種了。

當女孩說出」放下「的時候,眼淚」嘩「的就隨之涌了出來。我默默坐在那兒,看她哭了一會,我的眼眶也濕了。

作為老師和家長,太容易把自己固化為一個成人,所以很難以弱者和平等的姿態與學生交流。而一個諮詢師,尤其是做青少年的心理工作,必須要有一個心理年齡的彈性,李孟潮說:」治療師需要成熟到允許自己幼稚的程度。「

青少年的諮詢最難之處在於,一方面,諮詢師要成為一個青少年,不僅是懂,而且要有一顆年輕的心,和青少年彼此接納,治療才可能進行下去,另一方面,治療師需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可以作為更接近問題實質的資深引導,治療才可能有效。

我並沒問過這個女孩後來怎樣了,但我相信,這次諮詢對她來講,一生都是有意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青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青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