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子女永遠是孩子,只是父母一廂情願的迷思

子女永遠是孩子,只是父母一廂情願的迷思

少不坑父母

老不累子孫

- 1 -

前幾天,我一位學生的母親找到我,希望我能幫她「勸勸自己的孩子」。

我的那個學生已經去美國留學了,前一陣生了場病。因為這件事,這位母親開始擔心他的身體,希望他能回國找份工作。

不難想到的是,孩子並不願意只因為這個理由就放棄學業。

結果,他的母親為此焦慮到天天失眠,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動用各種關係去說服自己的孩子,所以也找到我希望給孩子做做思想工作。

我深知這個學生的想法,他不但不想回來,之後還想接著去義大利深造。

其實我是站在學生這邊的,除了要尊重個人意願這個理由以外,我個人的價值觀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但我也知道,這位母親是聽不得這種勸解的。因為在她的世界裡,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因為愛,而愛的優先等級是凌駕於一切的。

是的,凌駕於一切,包括孩子本身的意願。

- 2 -

我並不喜歡把結婚生子當做一個任務來做,如果沒有遇到合適的人,那單身一輩子會比勉強結婚更幸福。

有人很疑惑地問我:沒有孩子的話,老了豈不是會孤苦伶仃、沒人照顧?

這個問題讓人細思極恐。

我先不吐槽把老人等同於沒有自理能力的弱者的邏輯,更重要的問題應該是:我們養兒育女,就是為了他們能在未來照顧我們嗎?

或者說得再嚴重點:孩子到底應該在多大程度上為父母考慮?

父母的心情,真的一定比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感受更重要嗎?

我知道一定有人會說,你不懂父母的心情。

父母在,不遠遊。孩子離得那麼遠,父母心中的焦慮是你所不能體會的。

請相信我,我真的能體會。我是在完全理解父母有多焦慮的前提下,說出「不要為了父母的感受放棄自己的人生」這句話的。

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請選擇為自己考慮。

正如龍應台所說: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那麼問題來了:父母的這份擔心和焦慮該何處安放?

客觀地說,如果真的過於焦慮,那這些父母應該考慮去做心理諮詢,由專業人士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由子女用他們的人生作為代價去造成惡性循環。

太不合理,也太不經濟了。

- 3 -

有些人會覺得,大家都這麼想的話,這個社會的親子關係會變得很冷漠。

恰恰相反,如果真這樣了,大家的關係反而會變得更加融洽。

我沒有父母的微信,別人覺得很奇怪,問我,這不是很不方便嗎?

實際上,這樣做不僅沒有不方便,還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人這種動物,離得遠一些,包容度和善意反而更多

曾經有長輩不理解,說我不懂父母的心思,這種做法會讓他們寒心。我看著她,說:我的父母可以隨時找到我,你可以嗎?

於是她就沉默了。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

很多人口中的「親子關係」,是父母對幼兒的關係,而不是成人之間的親子關係。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懷。親子之間的關係也是分很多階段的,不能用一句「在父母眼裡,你永遠是孩子」糊弄過去。

兩個成人之間,非得用幼兒時期的模式來溝通,其實是很變態的

成人之間的親子關係,是平等的、互有往來的。

我們是一家人,有愛、有規則、有共生關係,但絕不是誰欠了誰,更不是某一方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可現在社會上有些人卻無視人的基本需求,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單方面義務,至於這樣的言論會造成怎樣的結果,我想大家都看到了。

用心之險惡,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 4-

父親,母親,我知道即使沒有我的微信,你們可能也會看到這篇文章。

謝謝你們對我那成人式的愛,見到越多人,我就越感到自己真的很幸運。

如果因為我的理念和生活方式讓你們感到了不愉快,大可以提出來,我們可以商量,但我不保證一定會改。

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給你們推薦合適的心理諮詢師。

我愛你們。

我的孩子,如果你成年之後,我變得年老昏庸、頑固不化,請在有空的時候提醒我。

謝謝你。

— END —

作者簡介:李勁波,專毀三觀的不正經心理學家,獨立思考者的朋友;微信公眾號:言之有李;授權請聯繫言之有李(ID:Talkwithlee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言之有李 的精彩文章:

你到底適不適合結婚?

TAG:言之有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