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懷瑾: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南懷瑾: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一個人,不管他有多大能量,他的智慧和才能都是有限的。唯有藉助他人的能力和智慧為己所用,廣采博集,取長補短,發揮集體的智慧,才能在現代社會的競爭中站穩腳跟。

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弟子答不上來。釋迦牟尼說:「只要把它放到大海中去就可以了。」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有限,集體的智慧卻是無窮盡的。比如打籃球,儘管你的技術很好,但如果在場上不和其他的隊員配合,只打個人英雄球,那就不可能贏得比賽。就算是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也不可能一個人戰勝一支球隊,即便是一支最蹩腳的球隊。浩瀚的大海是由千千萬萬滴水匯聚而成的,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也是由個人智慧聚集而成的,只要每一個人都發揮才智,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就會無窮無盡。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藉助別人的智慧來解決問題,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劉邦曾經說過一句話,「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油,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三國時期的劉備,智謀比不上諸葛亮,勇猛比不上關、張、趙、黃、馬等五虎將,可他卻能借用他們的智慧和才幹幫自己建立功業。

《韓非子》中有云:「上君盡人之智,中君盡人之力,下君盡己之能。」那些善於借別人智慧的人能夠集眾人智慧於己身,所以往往能成就常人無法成就的事業。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亦有一得。」

一個人無論怎樣博聞強記,所能擁有的知識總是有的,所以一個聰明的人學習知識和本領都會有所側重,也許對你來說很陌生很難做到的事情,別人卻是司空見慣,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所以,個人也好,集體也罷,不要因為別人的能力比你強就去嫉妒他、排擠他,而應懂得藉助他人的力量與智慧,為我所用。當我們遇到難事的時候,不光要靠自己絞盡腦汁、冥思苦想,還要懂得不恥下問、集思廣益,這樣既能解放自己,也更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善於利用他人的智慧,是步入成功殿堂最堅實的基石。在這個世界上,的確沒有誰可以做到「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是,雖然我們憑個人的努力不能成為「全才」,但是卻可以充分地利用他人的智慧為己用,以成就偉大的事業。遍數歷朝歷代的賢君名將,往往都是通過充分利用部下的智慧和潛能來成就自己的事業的。

心得感悟

南懷瑾先生說:「真是天縱睿智的人,絕不輕用自己的知能來處理天下大事。再明顯地說,必須集思廣益、博採眾議,然後有所取裁。所謂知者恰如不知者相似,才能領導多方,完成大業。」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與大家交流學習心得哦!學會分享,自己會學到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太上感應篇》163:不和其室
緣來好好珍惜,緣去淡淡隨緣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