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淺釋》174.想陰十境相貪求靜謐—大力鬼來撓

《楞嚴經淺釋》174.想陰十境相貪求靜謐—大力鬼來撓

五十陰魔

《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第九冊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

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I6貪求靜謐(分五)

J1定發愛求 J2魔遣邪附 J3邪惑事言

J4出名示害 J5教悟戒迷

今J1

【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

又善男子:又這個修定的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在三摩地中,心愛深入:他的心生出一種貪愛,貪愛什麼呢?貪愛深入這種道理。所以就克己辛勤:「辛」,就是辛苦;「勤」,就是勤儉。自己刻苦自待,對自己很克己,修行很用功的。樂處陰寂:他願意居處到這個「陰」,沒有陽光的地方,沒有什麼人的地方,就好像願意住深山穹谷的洞裡邊,那個非常寂寞的地方。貪求靜謐:貪求那個地方清靜。因為你太貪清靜,也就會生出一種魔。人修道,無論什麼也不要貪,好的也不貪,壞的也不貪,你就平常心是道,要平平常常的,不要生一種貪心,你貪什麼都是不對的。

【編按】以下節自上人八〇年代補述

「心愛深入」,他是樂處陰寂,他就是要往深里追求,不論什麼功夫,他想更往前有進步,更深入。「克己辛勤」,他很控制自己,很辛苦的,可是還有一種執著,就是「樂處陰寂」。「陰寂」,就是沒有人的地方,什麼聲音都沒有。他想在這個時候以為他的功夫更能進步了,所以「貪求靜謐」。他貪求這個寧靜的境界,所以他想深入,也不一定是三摩地,就是他所用的功夫。

弟子:建議「心愛深入」翻譯為貪愛更深的境界。

上人:這可以的。

──上人八〇年代補述至此

J2魔遣邪附

【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當爾之時,這個天上的魔王,等著有了機會,就飛精附人,口說經法:派一個魔鬼——魔王的眷屬,附到其他人的身上,就來給他講經說法。

J3邪惑事言

【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

其人本不覺知魔著:被魔所附的這個人,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是著魔了。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他也這樣講。總而言之,魔王都說自己得了無上涅槃。由什麼地方你可以證明出來他是魔呢?魔多數是自己讚歎自己的,「你知不知道我呀?我現在已經得到涅槃的果位了,我現在證到初果了,我現在得到四果了,我現在就是菩薩了,你認識不認識啊?」一說這話的人,你不用問,這就是魔!

若是佛,他不會說:「啊,我就是佛,你快來給我叩頭啊!你若不給我叩頭,那你就當面錯過,交臂失之。嘿,我這個佛,你都不向我叩頭,你真是愚痴得很哪!」這樣自己稱自己是佛,自己稱自己又是菩薩,自己稱自己又是阿羅漢;若這樣一講,那就是魔了。你不用問,不問可知,這是魔鬼講話!佛也不自己說:「我就是佛。」

菩薩現在到世界上來,他也不自己說自己是菩薩。就算旁人叫他菩薩,他自己都不會承認的。就算他是佛,旁人說:「喔,你是佛了,我知道你是佛!」他自己也不承認的;不要說佛菩薩,就算你說他開悟了,他都不承認的。真正開悟的人,不會承認自己開悟的。他若說:「喔,我是開悟了!」你不要聽他的,為什麼?那簡直的,連個狗都不如!所以你不要聽他盡吹,盡自己捧自己,不要聽那個!因此你為什麼要聽經呢?聽經,你就有照妖鏡了,這個妖魔鬼怪他一現形,你就知道了。你若不明白佛法,他說什麼,你不知道,就被他騙了。

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這個被魔鬼附著身上的人,來到貪求陰謐這個善男子的地方,也是搭上個法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令所聽的人,每一個當時就覺得好像做夢似的,「啊,我前生是幹什麼的?喔,是給人看家的狗!」那個說我前生就是貓,那個說我前生就是雞,那個說原來我前生就是牛。啊,都不是人了!

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或者在什麼地方,就告訴一個人,好像這個魔鬼就告訴一個人說,說什麼呢?汝今未死,已作畜生:你前生是個畜生,是只狗。你今生沒有死呢,已經又做狗了,又做畜生了。你不相信?敕使一人於後蹋尾:叫一個人,說:「我講話他不相信,你在後邊踩著他的尾巴,看看他能起來不能起來?」於是乎那個人就用腳往地下一踩。啊,說踩他的尾巴,頓令其人起不能得:你說這個神通大不大?他說這個人有個尾巴,叫人一踩,這個人果然就站不起來。不能起來了,所以他不信都要信了,「喔,他說我是畜生,現在真有尾巴了!要不然怎麼他踩著,我就起不來身呢?」

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於是大家一看,「喔,這真靈!你看,這個人沒死,他就知道他做畜生了!啊,這真是佛,這真是菩薩,這真是佛菩薩啰!」這所有聽他講的人都傾心欽伏。其實被鬼騙了,你還不知道呢!見了鬼,見了魔王,你當他是菩薩了,這真是顛倒眾生。

有人起心,已知其肇:在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就想:「啊,怎麼這個樣?不會有這個道理吧?」心裡這麼生一種懷疑心,這個魔鬼就知道了,說:「喂,你現在不相信我講的啊?」這「已知其肇」,就是知道他那個開始了,知道他心裡講什麼。所以這個人一看:「哦,這真是菩薩,我心裡沒講出來的話,他都知道。哦,我生這麼一個念頭、一個懷疑的念頭,他就給我說出來了!啊,這不得了,以後再不能不信了!」連不信的這個人也信了。你說,就怎麼樣呀?

佛律儀外,重加精苦:在這個佛的律儀以外,他說佛的戒律不夠,我現在給你們再立一個新戒律。我要教你們做一個新佛!我創一個新佛教,以前那是舊的,沒有用了。現在科學時代,什麼事情都要維新改良,原子時代那箇舊腦筋用不著了,舊佛教也不應該用了。他把佛教都改了,所以又可以做長老,又可以做這個什麼比丘,什麼都可以了。

【編按】以下節自上人一九八三年一月補述

宗教,有古老的宗教,有時髦的宗教。古老的宗教,沒人相信;時髦的東西,人人都趨之若狂。佛所講的法,最重要的就是戒律。我們現在這一些人,認為佛真是古老,要找一個時髦的東西,所以一找就找到魔王的窟窿里去了。無論哪一個旁門左道,他們都離不了這種的貪慾,貪而無厭,這種欲是損人利己,要把其他的人都傷害了,而利益自己。

我們萬佛城啊,我不能對你們說我們一定是正法,一定是怎麼樣;但你們跟著我這麼多年,所有的人,每一個都算上,我和你們哪一位要過所有的財產了?我叫你們哪一個把所有的財產都捐給廟上?有沒有這個事情?那麼為什麼我不這樣子呢?就因為我很古老的,因為我要守戒律,我要尊重戒律。戒律是布施於人;不是盡叫人家布施給自己,自己不往外布施。

我們萬佛城所有的經濟來源,都是很自然的,沒有用過任何手段向人去募錢的。我們不用手段,我們所來的經濟已經夠用了,你再用手段去騙人的錢,這樣不是魔法還是什麼?叫人家所有的財產,甚至於身家性命都捐給道場,這完全是一種邪知邪見。

我所以和他們不同的原因,就因為我不貪所有人的財產,我也不貪哪一個漂亮的女人。我也不貪什麼名,什麼名我也不要。而且在外邊,我有個臭名,不是個好名。誰要是聽見我的名字,就覺得頭痛了,尤其是那些個妖魔鬼怪。

──上人一九八三年一月補述至此

誹謗比丘:他說,「比丘?什麼叫比丘啊?比什麼丘啊?」就這麼樣。又說:「你說他是個比丘,我說他是個泥鰍。」他罵詈徒眾:他隨便罵徒弟,「你是只狗,你是只貓。」或者:「你是只老鼠。」或者:「你是只豬。」就罵這個徒弟。這個徒弟一聽,這是菩薩罵我,也承認了:「你說我是豬,就是豬;說我是狗,就是狗;說我是貓,就是貓。」所以也不敢駁嘴了。你說這個真是!這個魔王的力量,你說多大!把人都迷得他說什麼都相信。

訐露人事:就是揭露人的私事,怎麼樣的私事呀?譬如,這個男女做不正當的事情了,他就:「嘿,你同某一個男人在什麼什麼地方,幹什麼什麼來著啊?」這個女的想:「這他怎麼知道的啊?」他把她公開,說他們兩個是最不好、最壞的人,在什麼地方又做一個不正當的事情,見不得人的事情。你問問她,她不敢不承認的。這兩個人果然有這麼個事情,也不敢不承認。那麼這表現什麼呢?表現他有神通,表現他什麼事情都知道。所以「訐露人事」,就是揭露人私,揭露人的秘密。不避譏嫌:也不怕人來譏諷,有嫌疑。

口中好言未然禍福:他口中常常歡喜說什麼呢?「嘿,你小心哪!明天你會不好的,或者有人給你下毒藥,你吃東西小心一點。你若不小心,就會被人毒死。」就講這個未然的禍福。或者講禍,或者講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等到那個時候呢,絲毫無失,絲毫都不錯,果然應驗,靈得不得了。你看,你敢不相信?嘿,這個魔王,比菩薩厲害得多!

J4出名示害

【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這個鬼就叫大力鬼,年老成魔了;人若不修德,年老就成賊了。我不是講過嗎?中國人有這麼一句話,說「老而不死是為賊」,人年老了,他經驗得多了,也就會作怪;鬼年老了,就成魔了。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這大力鬼年老成魔了,他就妒忌人家修道,要去破壞人的定力。久而久之,這個魔也生厭足心了,就把他附的這個人撇去。弟子與師俱陷王難:這個弟子與師俱陷王難了,也就是等於同落地獄一樣的。

以前我不是說過:「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裡拱。」也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沒有遇到明白的師父,所以就糊里八塗的。他師父跑到地獄去了,這個徒弟一看,師父在前邊走,他就在後邊跟著啰!跟到地獄裡的時候,這師父一回頭,說:「嘿,你幹什麼也來了?」這徒弟就說:「我看你來了,當然我也要跟著你來嘛!」「哎呀,這不是個好地方,你不應該來呀!」「那你先來了,我怎麼可以不來呢?我是跟你學的嘛!所以你到什麼地方,我也應該到什麼地方。」這個師父想:「啊,自己下了地獄,結果把徒弟也帶來墮地獄了,真是對不起!very sorry!」

【編按】以下節自上人八〇年代補述

「厭足心生」,就是他玩夠了,拿著在人身上當遊戲玩的那個人,大約也覺得在這個人身上玩得不好玩了,就不要這個人了,他所需要的都得到滿足了,厭倦了。

──上人八〇年代補述至此

J5教悟戒迷

【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你應該先先地覺悟,不要入了魔的圈套,不要入魔的輪迴裡邊去。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如果你迷惑不明白這個道理,將來一定墮無間地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草木雖然是無情,然而還都有「仁」性
09.組織難僧 宣化上人事迹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