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國藩戰場首秀慘遭失敗,羞憤難當跳水自殺,被左宗棠罵醒

曾國藩戰場首秀慘遭失敗,羞憤難當跳水自殺,被左宗棠罵醒

就在曾國藩忙著練兵的同時,全國局勢發生著劇烈的變化。

先是太平軍一路勢如破竹,定都天京,接著又分別派兵北伐和西征。

北伐這一路受挫後苦苦堅守待援(後來全軍覆沒),相比之下,西征的局勢卻是冰火兩重天。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指揮的西征,一路氣勢如虹:

太平軍溯江而上,重新佔據了先前放棄的安慶、九江、武昌,安徽巡撫江忠源、湖廣總督吳文鎔先後兵敗自殺。

接著太平軍石祥禎部殺入湖南,連克岳州、湘陰,兵鋒直指長沙。

軍情緊急,練兵初成的曾國藩,必須要馬上出師迎敵了。

文人都喜歡吟詩作賦,出師打仗這麼有歷史意義的大事,當然少不了要寫一篇雄文,也好留給後世傳誦紀念。

這不,曾國藩就興緻勃勃地發表了著名的《討粵匪檄》。

縱觀全文,文采飛揚,氣勢恢弘,雄壯豪邁,完全把先前太平天國發表的幾篇討清檄文給比下去了,一時間文人名士讚不絕口。

曾國藩心裡美滋滋的,就像是打了個大勝仗一樣。

不過,他很快就會領教,指揮打仗要比寫文章複雜多了。

湘軍大張旗鼓地舉辦了出師儀式後,全軍開拔向岳州進發。

不久探馬來報,岳州城內的太平軍竟然不戰而退,全跑了!

湘軍兵不血刃佔領了岳州城,這讓曾國藩非常高興:

長毛望風而逃,我湘軍旗開得勝,真是個好兆頭啊!

看來,曾國藩在戰場上還真是個菜鳥級的新秀,完全不知深淺。

三更時分,埋伏在城內的幾百太平軍四處放火,趁亂殺死守門兵勇,打開城門。

早已埋伏多時的兩萬多太平軍,趁機殺進岳州。城內湘軍猝不及防,紛紛敗逃。

從夢中驚醒過來的曾國藩,在衛兵的保護下倉皇逃出城,幸好有洞庭湖上的湘軍水師接應,一路狼狽逃往長沙。

首戰大敗,曾國藩一想到即將面對長沙官員們那些嘲諷的面孔,都不好意思進城了,於是就在城外紮營。

清點人數,折損五百多,曾國藩這才領教到太平軍的狡詐善戰。

吃一暫長一智,我曾國藩一定要跟你們長毛一決雌雄!

不久,部下得到情報(其實是對方放的煙霧彈):

離長沙六十里左右的水陸要衝靖港,只有五百多名太平軍把守,若能趁機奪取,太平軍將首尾不顧。

曾國藩求勝心切,於是臨時改變了剛制定的全力進攻湘潭敵軍的部署,決定自己先分兵襲取靖港,其餘部隊按原計劃攻打湘潭,等自己奪取了靖港,再回師圍攻湘潭。

曾國藩領著五千湘軍一路奔襲,心裡還暗暗較勁:

這次我也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殺他個措手不及,我曾國藩也是深諳兵法的!

可等大軍殺到靖港,卻不見一個太平軍人影。

大事不妙,又中計了!

曾國藩猛拍大腿,趕緊下令部下按秩序撤退。

可一切都遲了,只聽一聲炮響,埋伏在附近山上的太平軍,一齊搖旗吶喊,漫山遍野地衝殺下來。

湘軍哪見過這陣勢,剛一接仗就紛紛潰退。

站在江邊的曾國藩,無比悲哀地看著自己的湘軍抱頭鼠竄,像退潮一樣漫堤而來。

這些可都是我精挑細選的將士啊,平日操練有板有眼,怎麼現在遇到一點困難就大亂陣腳,潰不成軍?

想到這裡,臉上掛不住的曾國藩怒火中燒。

他一把扯過帥旗,插在身旁,仗劍而立,大聲呵斥潰逃的部下:

有過此旗者,立斬不赦!

記得《三國演義》中,曹操每逢部下後逃之時,經常採用這一狠招,而且好像有時效果還不錯,不知道曾國藩是不是從曹操那兒學來的。

可這一次,他又傻眼了。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雖然曾國藩狠心捅了幾個從他身邊跑過的兵勇,但潰兵們隨即都繞過帥旗,照逃不誤,連滾帶爬湧向江邊的戰船。

看到這般情景,他一臉頹然,感到非常的無助。

眼看敵軍即將殺到,衛兵們趕忙架起發獃的曾國藩跳上戰船,拚命往上游長沙划去。

太平軍的喊殺聲漸漸遠去,曾國藩終於脫離了險境。

可他心裡卻五味雜陳:

想想看,我辛辛苦苦練兵一年,期望建不世之功,然而出師以來卻兩戰兩敗,湘軍如此不堪一擊,讓我有何面目去見父老鄉親?

那些等著看笑話的庸官們,肯定會幸災樂禍,肆意嘲笑我吧?

可憐我那《討粵匪檄》大誇海口,竟然也會成為後世的笑柄!

一股強烈的挫敗感湧向心頭,曾國藩羞憤難當,巨大的失望演變成絕望,心一橫,縱身跳向江中……

寫到這裡,順便插幾句題外話。

首先,失敗不可怕,失望也很正常,但一旦絕望就很要命了。

想想歷史上威名赫赫的湘軍統帥曾國藩,剛出師時也曾那麼狼狽不堪,那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失敗,又有什麼好絕望的呢?

其次,正式工作前,一定要爭取多實習。

曾國藩作為一名戰場上的菜鳥,缺乏實戰經驗,打敗仗再正常不過了。

第三,做人不能死要面子,否則面子會害死自己。

和所有電影電視劇一樣,主角不可能一開場就掛掉的,不然後面就沒好戲看了。

曾國藩剛一跳水,衛兵們趕忙跳下去,七手八腳把他撈起來,剛好還沒斷氣。

他好半天才蘇醒過來,獃獃躺在船艙里,嘆了一句:

唉,還不如死了好,一了百了。

曾國藩自殺的念頭並未斷絕,於是默默拿出紙筆,先給咸豐帝寫遺折,再給家人寫遺書。

剛寫完,衛兵來報,左宗棠來訪。

這左宗棠之前當張亮基的師爺,接著又繼續當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師爺,照樣主持大局,威風八面,牛人啊!

他近來在長沙跟曾國藩有過幾次交道,兩人脾氣性格雖不怎麼相合,但還算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嘛。

左宗棠看到曾國藩的遺書,又從衛兵那裡聽說他剛跳江自殺未遂,對他的心思和情緒已猜出八九分。

略一尋思,左宗棠決定對他進行綜合心理治療。

先來一劑猛葯刺激一下:

「你堂堂湘軍統帥,稍一受挫,就想不開要自盡,跟懦弱愚昧的村婦何異?

「你若自盡,一來愧對皇上的厚恩,朝廷的重託,是為不忠;

「二來愧對令祖令尊的家訓和期待,讓老父傷心,是為不孝;

「三來愧對前來投奔你的一萬多湘勇,你對他們的前程和命運撒手不管,是為不仁;

「四來愧對傾力相助的眾多好友,是為不義。

「你平時常以聖人之行自勉,今日一死,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輩!」

左宗棠的這番痛斥,字字如利箭,刺得曾國藩陣陣心驚,汗流浹背,臉色也從面如死灰,變得一陣白一陣紅,顯然是又惱又羞,慚愧不已。

估摸著曾國藩內心自責的火候差不多了,左宗棠接著又好言相慰:

「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

「昔日漢高祖與項羽爭天下,屢戰屢敗,最後垓下一戰,項羽自刎。

「諸葛亮初輔劉備,棄新野,敗當陽,奔夏口,幾無容身之地,最後才鼎足三分。

「以吾之愚見,今日靖港之敗,安得不是日後大勝的前奏?此刻潰不成軍的湘勇,今後或許就是滅洪楊、克江寧的雄師!」

先激將,後激勵,左宗棠的這番話,完全達到了心理學大師的水準,治療效果也堪稱完美——

曾國藩一咕嚕從床上爬起來,緊緊握住左宗棠的雙手:

國藩一時糊塗,險些做下貽笑萬世的蠢事,幸得兄台點撥,茅塞頓開啊!

兩人正在說話間,一名部將猛地推門而入:

大帥!湘潭捷報!湘軍水陸大勝!

曾國藩一把搶過捷報信,雙手哆嗦地捧著,讀了一遍又一遍。

原來,在曾國藩這邊潰敗的同時,另一路湘軍在塔齊布和彭玉麟等將領的指揮下,大敗太平軍,奪回了湘潭。

這是湘軍出師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太平軍西征以來首次重大失利。

很少聽到好消息的咸豐帝,收到湘潭大捷的奏報後,樂不可支,嘉獎起來也格外大方:

除巡撫(相當於省長)外,湖南所有文武官員,都可由曾國藩視軍務需要隨時調遣。

聖旨一下,湖南文武官員立即見風使舵。

之前備受嘲諷冷落的曾國藩,一下子成了官場上討好巴結的香餑餑。

前來拜訪套近乎的,送禮的,絡繹不絕。

前倨後恭,世態炎涼,讓曾國藩感慨良多:

罷了,咱犯不著跟這些趨炎附勢之輩賭氣,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備註:本文節選自風華長歌原創的《說晚清 道民國》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華長歌 的精彩文章:

左宗棠早年的奮鬥與挫折: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晚清歷史舞台五大領銜主角都有誰

TAG:風華長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