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中,李延年和劉汝明為什麼始終觀望不前?原因在這裡
熟悉淮海戰役歷史的人估計都會有一個問題,國民黨方面駐守在蚌埠的李延年第6兵團和劉汝明第8兵團,為什麼在淮海戰役期間始終觀望不前,前期既不能確保徐州與蚌埠之間的津浦鐵路暢通,後期又不能北上救援被困在雙堆集的黃維兵團。難道這兩個本來就隸屬於國民黨徐州剿總戰鬥序列的部隊全程都在打醬油?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問題,原因其實很簡單。
李延年第6兵團是由國民黨第9綏靖區的部隊改編而成,下轄第99軍、第54軍、第39軍。劉汝明第8兵團是由國民黨第4綏靖區的部隊改編而成,下轄第55軍、第68軍及第96軍。這兩個兵團雖然總兵力有10餘萬之眾,但是國民黨綏靖區的部隊大多都是雜牌軍,和蔣介石的嫡系正規部隊在戰鬥力上完全不可比。
李延年雖然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對蔣介石忠心耿耿,但是畢竟勢單力薄。而劉汝明則是雜牌出生,和此前在戰場起義的第3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一樣,早年隸屬馮玉祥的西北軍。當時劉汝明和李延年矛盾很大,尤其是劉汝明,雖然和李延年同樣是徐州剿總副司令,但是因為雜牌出身,蔣介石就派李延年到蚌埠看著他。特別是劉汝明的老同事何基灃、張克俠在戰場起義後,蔣介石天天懷疑劉汝明,甚至把劉汝明召到南京盤查。最讓劉汝明生氣的是,蔣介石莫名其妙的把本隸屬於他的68軍劃歸了李延年部。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國民黨黃維兵團在雙堆集被包圍,蔣介石急忙命令劉汝明和李延年各自派出一個軍迅速支援。當時劉汝明派第55軍、李延年派第99軍從蚌埠地區出發,沿著津浦鐵路(55軍在左,99軍在右)北上救援,但是這兩個軍越是突前的,人越少,實際上都在觀望。比如55軍開始還蠻積極,一天走了20公里,可轉頭一看隔壁的友軍全沒跟上,還呆在原地,於是也放緩了腳步,一天走5公里甚至1公里。而且這兩個軍士氣衰退,官兵滿腹牢騷,兩個軍就這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生怕對方躲在自己後面。當時,劉汝明害怕自己的55軍孤軍深入,便要求身在蚌埠的徐州剿總司令劉峙打電話給李延年,讓李延年的99軍迅速前進,李延年根本不作答覆。劉峙也沒有辦法,只好笑笑了事。
由於99軍及55軍行動遲緩,未能及時應援,黃維兵團最終全軍覆沒。此後,蔣介石預感到解放軍會迅速南下圍殲李延年兵團和劉汝明兵團,所以下達了撤退命令。由於劉汝明在這次戰役中善於保存實力,執意要守"中心"不打外圍,所以損失不大。


※民國四大才女都是誰?她們最終結局為什麼令人唏噓
※大臣準備4個年號,朱由檢為什麼選擇了「崇禎」,原因其實是這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