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87體驗:只因有愛,才有未來

87體驗:只因有愛,才有未來

文/壞香橙

諸位,在開始今天的評測之前,請先來聽一道題:

想像一下,倘若有一款VR設備專屬且僅支持HTC Vive和Oculus Rift的遊戲,選擇在2018年3月這個內容淡季的末尾登上Steam平台,立刻有大批玩家慷慨解囊在第一時間購入並留下好評表示「沒有VR設備也要買」,——請問,諸位對此感想如何?

聞所未聞?無稽之談?

不要誤會,並不是我在夸夸其談逗大家開心——事實上,根據諸位喜聞樂見的SteamSpy統計數據,從今年3月9日上市開始,經過短暫的第一周折扣促銷期之後,這款遊戲依舊保持了昂揚向上的銷售勢頭,現如今(2018/3/21)已經擁有了將近5000份的銷售量,Steam平台上的206篇用戶評測中80%是好評;從留言語種來看,來自國內的買家更是不在少數。

啊,這可愛的銷量曲線……

沒錯,這就是《初音未來VR(Hatsune Miku VR)》,2018年第一季度Steam平台帶給我們最大驚喜的VR遊戲之一。

是什麼因素讓這款作品如此引人矚目?這部遊戲究竟有哪些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又有哪些軟肋不足值得我們學習彌補?別急,今天的評測就來告訴大家答案。

1


初音未來,魅力無限

遊戲名稱:初音未來VR(Hatsune Miku VR / 初音ミク VR)

遊戲類型:音樂節奏

發售時間:2018年3月9日(Steam)

第一印象:

21世紀當前最成功的虛擬偶像在虛擬現實平台上的又一次出色亮相。

提起初音未來(初音ミク,Hatsune Miku)這個名字,稍有點互聯網潮流常識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作為Web2.0時代最醒目的UGC文化符號之一,從最開始的VOCALOID音源庫包裝招貼形象,到現如今人氣旺盛的漫畫、遊戲、動畫短片以及全息投影演唱會主角,初音未來所見證的,是一段完整的互聯網流行文化迭代變遷史。可想而知,在這位虛擬偶像的發展過程中,「技術」始終是最基本也最核心的推動力,沒有之一;正因如此,當「VR元年」的虛擬現實浪潮升溫的時候,初音未來當然不會無動於衷——於是,我們看到了PSVR平台上的《Hatsune Miku: VR Future Live》,以及如今登上Steam平台的《初音未來VR》。

撒花!轉圈!鳴禮炮!

對比一下標題和Tralier便不難發現,和先前索尼系VR平台上的「虛擬演唱會」不同,《初音未來VR》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似乎更接近於傳統的音樂節奏遊戲——沒錯,如果你是個從當年的VOS一路玩到今天的「下落音符」節奏遊戲老玩家,如果《Audioshield》《Soundboxing》《Beats Fever》乃至《Music Inside: A VR Rhythm Game》曾經帶給你遠超預期的樂趣,那麼我相信,《初音未來VR》多半也會讓你滿意而歸。

好了,閑話少說,讓我們開始體驗吧——

界面很贊,可惜下面的推子完全不能動,真遺憾

戴好頭顯,啟動遊戲,看過LOGO進入開始畫面,你會發現手中的Vive Wands變成了一對頂上綴著星星的應援熒光棒(老玩家應該都對這個造型不陌生);先別急著開始遊戲,讓我們點開「Option」——好了,雖然自定義的選項不多,但我相信重點在哪裡諸位應該都清楚吧?

Option的項目很簡單,不過重點一目了然

OK,完成了準備工作,回到主菜單,終於可以正式開玩了——謹慎的朋友也許會想先看看教學說明,但實際一試便知,《初音未來VR》的上手難度要比大多數同類VR遊戲簡單得多——這部遊戲並沒有為我們的左右手柄限定專屬的對應色,更沒有「不同顏色的音符必須由相同顏色的手柄進行接觸」的常見規則;換句話來說,原則上來自視野左側的音符只需一隻左手就能搞定,右側也是同理,再有就是標準的「Combo+蓄滿能量條手動釋放」模式,有點音游經驗的朋友很快就能掌握要領;

順帶一提教程模式也值得一看,Miku親自演示喔

倘若你體驗過高難度下的《Audioshield》左右手頻繁交叉才能接住所有音符的滋味,那麼《初音未來VR》的體驗想必會讓你鬆一口氣——至少低難度下的曲目確實要輕鬆得多。

可能有朋友要問:如此一來,視野中央的位置豈不顯得空空蕩蕩?別急,抬頭看看遊戲標題,稍有常識的玩家都會明白這個C位的主角是誰——沒錯,當然是我們世界第一的公主殿下!

來了!

除了準確命中所有飛來的節拍音符之外,《初音未來VR》最大的樂趣當然就是在每一首熟悉的旋律中欣賞Miku的曼妙舞姿——必須申明一點,儘管曲目數量太少確實是個招人詬病的問題,但至少遊戲畫面Crypton Future Media這次的表現還算出色,無論是舞步設計還是動畫效果皆在水準線之上,完整呈現了初音未來輕盈靈動的印象魅力;

唯一需要適應的就是需要在視野之外觸碰飛來的節拍音符,但習慣一下也不難接受

不僅如此,和以往那些主機平台的初音未來主題遊戲不同,《初音未來VR》呈現給我們的虛擬偶像彷彿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再加上很明顯是經過仔細編排的音符譜面帶來的節拍律動感,感受遊戲的我們不再是握著手柄盯著電視屏幕望眼欲穿的旁觀者,而是身臨其境與初音未來同台共舞的參與者——沒錯,這種「讓虛擬偶像不再可望而不可及」的臨場感,正是《初音未來VR》最直觀的魅力所在!

Right Here,Right Now!

說實話,儘管我並不是初音未來的狂熱擁躉,儘管在戴上頭顯之前我並沒有對這部作品的表現力抱有太高期望,但當那個熟悉的雙馬尾身影出現在VR視野中央的時候,我清晰地感到一股溫暖而濕潤的氣息在眼前湧現——自啟蒙時代以來,「賦予生命」始終是所有藝術創作者追尋的終極目標,如今,我們終於在虛擬現實領域看到了一縷清晰的曙光,這豈能不讓人熱淚盈眶?

感謝招待(大霧)

「在這個時代,能與你相見,實在是太幸運了。」

——這,就是我對《初音未來VR》最主觀也最真實的一句評價。

然而,儘管從感性的角度來看,《初音未來VR》無疑是一部相當出色的作品;但以VR遊戲的標準來看,這部作品確實存在有待提升的餘地——接下來,就讓我們切換成B-Side,一起來分析一下《初音未來VR》的弱點短板吧:

2


情懷之下,軟肋盡顯

自從2007年出道(發售)以來,經過長達十年的持續發展,成千上萬的創作者籍由初音未來的嗓音創作出了數以萬計的歌曲,大受好評傳唱不衰的熱門之作更是不勝枚舉——換句話來說,單從確保人氣的需求來說,初音未來主題的音樂遊戲編排曲目完全沒有難度。

然而換個角度來想的話,在「預算有限」的前提下,「選擇餘地充裕」往往意味著「顧此失彼」和「眾口難調」——正因如此,當我在Steam的商店頁上看到《初音未來VR》初版僅僅包含8首歌曲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最中意的那幾支特選這次多半都要缺席。

就這麼幾首,怎麼可能讓人一本滿足……

果不其然,在遊戲正式發售完整曲目公布之後,雖然有Ievan Polkka(也就是甩蔥歌)、Sharing The World和Senbonzakura(也就是千本櫻)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打底,但餘下的曲目實在是……當然,我清楚這肯定屬於一家之言,但如果ねこみみスイッチ、Sweet Devil和初音ミクの消失能出現在這款遊戲的首發曲目列表當中,我個人的評價等級肯定會再提升一個檔次。

很可愛是不假,但如果除了這套別無它選……

然而,如果說「曲目的優劣」以及衍生的「編舞的水準參差不齊」還可以用「個人偏好」來開脫,但在曲庫以外的遊戲內容方面,《初音未來VR》不盡如人意的表現恐怕就很難用「主觀看法」來解釋了——作為一部把「虛擬偶像」作為核心賣點的VR遊戲,《初音未來VR》居然沒有任何換裝方面的要素,從頭到尾都是那套無袖襯衣+短裙的標準造型,經典歸經典,但指望用這個一成不變的形象解鎖那8個「狂熱者」成就(每首曲子體驗100次以上)……是不是有點過分?順帶一提,除了角色外觀之外,這部遊戲在場景復用方面的表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沒錯,幾乎有一半的曲目重複使用了舞台布景,或許這就是本作的欣賞模式背景一片空曠的真正原因。

背景幾乎一片漆黑的欣賞模式……順帶一提,白色的

8首曲子,兩種難度,一種造型,多次復用的場景,聊勝於無的欣賞模式——這就是《初音未來VR》帶給普通VR玩家的第一印象。沒錯,能夠與初音未來面對面自然讓我們感激不盡,但除了舞台上的片刻時光之外,為什麼不給我們多留一點相處的空間呢?

除了通過各種角度欣賞Miku的舞步之外,沖榜應該是重複遊戲最直接的驅動力了

最後,從Steam平台玩家的角度出發,《初音未來VR》的設計顯然也很難讓人滿意——自帶中文且包含成就與分數排行榜自然是好事,但沒有Steam集換式卡牌就讓人難以釋懷了,更別提不包含SteamVR收藏品以及不支持Steam創意工坊這些等級更高的需求了。綜上所述,作為一款新平台新類型的試水之作,《初音未來VR》確實讓我們看到了一份嶄新的希望所在,但如果僅僅是維持這個水準而不加以完善的話,這份籍由情懷承載的期望恐怕並不能持續太久的時間。

好了,最後的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初音未來VR》的評分吧:

基礎分:80。選擇在這個消費級虛擬現實產品並未全面崛起的時代堅持推出VR設備的專屬遊戲,並行之有效地將這項技術介紹給了原本對此並沒有多少認知的潛在消費用戶——正因如此,哪怕你對虛擬偶像一無所知,但只要身為VR愛好者這個前提不變,《初音未來VR》就是一部值得我們獻上敬意的作品。

+5:作為一款典型的Fans向VR遊戲,《初音未來VR》的成就很難讓我們輕鬆複製,但即便如此,這款作品依舊讓我們看到了虛擬現實的潛力所在——儘管現階段最大的改變依舊局限在「顯示的模式」這個區間,但如果能找到投其所好的角度,予以關注進而欣然購買的玩家依舊可以是大有人在。

+5:然而話又說回來,儘管買賬的大多數都是Fans,但從遊戲本身的完成度來看,《初音未來VR》確實要比大多數搞出個測試版就匆匆上架的VR獨立遊戲明顯更勝一籌,無論畫面還是音響表現都能讓一般音遊玩家滿意,平滑的學習曲線讓大多數初次接觸VR遊戲的朋友輕鬆上手之餘,也為入門的VR音遊玩家提供了挑戰的餘地(Perfect的SSS評價還是需要練習的);最重要的一點在於,這款作品絲毫不會讓人產生眩暈感,對於推廣普及VR設備大有裨益。

+3:《初音未來VR》很難稱得上是一款值得為此購買VR設備的一流傑作,從許多細節也能看出開發本作的預算非常有限,但至少在力所能及的細節上盡量做到了完善——原生支持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就是最明顯的證明。雖說具體的遊戲時長因人而異,但從Youtube上傳的視頻以及Steam討論區的留言來看,心甘情願投入其中的玩家並不是少數個例。

公主殿下的親衛隊們,沖啊

-5:遊戲內容確實偏少。雖然動畫效果還算精良,但只有8首的曲目列表對於不夠有愛的玩家來說還是有些不夠玩,並且除了核心內容之外並沒有其它附屬系統進一步豐富遊戲體驗——別忘了,當年的《植物大戰殭屍》還有個禪意花園讓不少人收集盆栽澆水施肥收穫金幣玩得不亦樂乎,如果能把類似的收集培養換裝元素引入這部遊戲,如果能提供一個類似「攝影模式」的欣賞功能,如果可以適當強化一些VR環境下的互動機能,那麼「初音未來VR」的影響力顯然不會止步在如今的程度上。

-4:除了作為遊戲的基本內容之外,作為PC平台的軟體在功能擴展方面的表現也很難令人滿意——從最開始的Vocaloid到隨後的MMD,初音未來在發展之路上始終離不開民間愛好者貢獻的DIY力量支援;雖然我們不見得一定要讓《初音未來VR》變成純粹面向UGC內容生產的創作工具軟體,但如果能開放一些基本埠多給用戶留出一點自定義的空間,相信欣然解囊的用戶只會更多。

-2:確實,《初音未來VR》的Steam商店頁上清晰無誤地寫明了「之後還會增加更多的歌曲」,話都說到這種份上Crypton Future Media打的是什麼算盤大家應該心知肚明;但如此一來,只有8首歌曲的初版就要80元人民幣才能拿下,之後的DLC又該是什麼價位?和主機平台上的初音主題音樂遊戲相比,《初音未來VR》的性價比可真有點不划算——當然,如果你對Steam的周期打折促銷力度有信心,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總分:82

歸根結底,《初音未來VR》取得的初步成功,離不開「有愛」這個厚積薄發的大前提;顯而易見,這份經驗很難讓我們直接拿來嘗試在自己的作品上復現,不過對於現如今的虛擬現實行業來說,這部作品確實從側面證明了我們的事業依舊不乏奮鬥的潛力和價值。作為一款面向Fans的VR遊戲,能夠取得這份成績,《初音未來VR》已經值得讓我們記住它的名字;至於未來,就讓我們期待那些有愛的創作者和愛好者帶來真正的奇蹟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7870虛擬現實 的精彩文章:

化身智慧猿人!《猩球崛起》VR體驗將於今年4月上市
微軟發布Q2財報 Xbox One X引領遊戲部門增長8%

TAG:87870虛擬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