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不起眼的老物件 「知」周村城的繁榮興衰

「看」不起眼的老物件 「知」周村城的繁榮興衰

「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當現在的孩子不再吟唱這樣的兒歌,也就意味著「油燈」這樣的老物件已經成了逐漸消失的時代名詞。在我們周村古商城,有這麼一座展館,裡面收藏了來自周村不同時期上千件的民俗生活用品,有稱量糧食的升、斗,有紡車、轆轤、織布機……他就是歷史文化展覽館。

喇叭哥一走上「歷史文化展覽館」二樓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張年代已久神秘的「地圖」,近距離一瞧,竟是一張民國時期的老地圖,這可是個大寶貝!此圖就是民間傳說的三十六街、七十二巷,分別對應著北斗叢星中的三十六顆天罡星和七十二顆地煞星。 由於年代久遠,原有街巷被各種建築物所覆蓋,當年的痕迹蕩然無存,如果沒有張圖……你真的無法想像過去周村的繁榮!

上世紀民國時期周村的老街巷圖

喇叭哥稍微站遠點,再凝神細看,整個周村縱橫交錯的街道是否像一尊神態安詳的坐佛?試想,有祥龜馱著,有佛祖護著,這可是風水學意義上的至寶之地,想不平安也難啊!(之前喇叭哥不信風水,看到當時周村的繁華,現在信了)

3D模擬當時周村的繁榮景象

喇叭哥走進二展廳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個沒有通電時代常用的豆油燈。從只有一條燈芯伸出來的陶瓷油燈,到簡易燈罩可以調節火苗大小的油燈,再到封閉玻璃燈罩、鐵質提手的油燈,展覽館內收藏的油燈系列就有幾十個。

青蛙樣式的油燈你見過嗎?

在沒有通電的年代,周村人普遍使用的就是油燈,在微風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動的燈光照不了多遠,一家人只能圍燈而坐。勤儉的女主人不會讓燈光白白浪費掉,及時支起夾板納鞋底或縫補衣物。為了省錢,經常幾個房間只點一盞煤油燈,做飯時燈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圍在堂屋。做好飯後,把飯端到裡屋吃飯,燈便也跟著到了桌上。(你們家有這樣的油燈嗎?留言區分享一下。)

在第二展廳,喇叭哥還看到了水煙壺,長把子、方盒子,外形很洋氣。(喇叭哥不抽煙,真心不懂這個怎麼用)

在周村,漢代就有銅鎖的記載了,到了明清,周村經濟發達,在這條商業街,用銅鎖,已經成為常態。

大煙斗(據說,這是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抽過的大煙袋)

在這個展覽館內,值得回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通過下面圖片,讓我們一起回看那個年代的老周村。

看著這些老物件,令人感慨萬千。過去的人惜物、戀舊,才得以讓這些老物件跨越了時間的摧殘後依然保存完好,而正是因為有著歲月雕刻的痕迹,這些老物件才顯得格外如此古樸、典雅,喇叭哥不禁有些惶恐:如今新物件層出不窮,舊物件正在被毫不留情地拋棄,那麼,若干年後,我們還能給下一代留下什麼呢?

本期編輯:喇叭哥、沫沫君

責任編輯:先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村古商城 的精彩文章:

北京8分鐘驚艷了世界,看周村古商城2小時如何引爆全城……

TAG:周村古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