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學會春捂 「早春病」不敢來

學會春捂 「早春病」不敢來

學會春捂 「早春病」不敢來

入春後,天氣逐漸轉暖,人體各項機能也開始慢慢蘇醒。但早春乍暖還寒、時高時低的氣溫,「開春病」最容易在此時乘虛而入,需要格外注意。

學會春捂 「早春病」不敢來

小心被關節炎盯上

27歲的小夏非常時尚,早春時節天氣忽冷忽熱,小夏早早脫去了冬裝,就連氣溫下降也依舊是露出一截腳踝。小夏的媽媽多次提醒她要注意「春捂」,可她總說自己不冷。最近幾天,小夏總感覺踝關節疼痛、麻木發冷,又酸又脹,皮膚顏色呈青紫色,於是來到醫院就診。經檢查,小夏被確診患踝關節炎,目前正在康復科進行針灸配合中藥熏灸治療。

小夏這麼年輕怎麼會得關節炎呢?由於腳踝處是人體較為脆弱的地方,腳的表皮下脂肪層較薄,不具保溫性,若不注意腳踝保暖,腳踝長時間處於受冷狀態,很容易誘發踝關節炎。專家提醒,早春時節乍暖乍寒,早晚溫差大,身體很難適應氣溫的急劇變化,機體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建議不要過早脫掉厚衣服,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頸部、腰腹部、膝關節等部位的保暖。除了夏季外,平時穿衣盡量不要露腳踝,以免受涼。

早春要警惕面癱高發

25歲的小雯是一名都市女白領,平時體質較弱,經常傷風感冒。近一周來,愛美的小雯脫了之前的羊毛褲和棉襖換上漂亮的薄春裝,每天騎電動車上下班,雖然臉上被風吹得有些涼,但她還是忍著騎了3天。

一天早上,小雯醒來時發現臉部突然出現了異樣:一邊臉歪,眼睛變小,嘴巴也跟著變歪了,右眼不能完全閉合,表情癱瘓,這可把她嚇壞了。隨後,小雯來到我院就診,經檢查被診斷為面癱。目前,小雯在康復科接受針灸治療,面癱情況得到好轉。據了解,最近像小雯這樣的面癱患者增多。

春季是面癱高發季,醫院門診每天都會接診不少患者,最多時半天就接診了十幾位面癱患者。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面癱發病率最高的時段。專家表示,特別是早春二三月這段時間,天氣沒有完全回暖,但好多人迫不及待地脫去冬裝,這就容易導致風寒侵襲,繼而患上面癱,一旦確診需及時治療。早春一定要注意預防開春病,特別是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老慢支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

季節交替做好5件事

  • 適當「春捂」,不要因為氣溫暫時升高就馬上脫掉冬裝,早晚氣溫較低,要注意保暖。

  •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以改善心肺功能,適應春季多變的氣候。

  • 保持室內通風,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的存活和繁殖。

  • 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

  • 運動不宜過早,早上氣溫低、霧氣重、粉塵多,體質差的老年人最好在下午氣溫回暖後鍛煉。

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武漢中心醫院

急診科主任 艾芬

整理/黃征宇 馬遙遙 劉姍姍

編輯/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語音」拔罐雖好,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喲
堅守!寒冬大雪中 白衣天使留下了這些令人感動的瞬間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