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繼續說那些活靈活現的粵語

繼續說那些活靈活現的粵語

本文所屬欄目:好看的無法分類

題記:上一篇發了之後,我的朋友覺得粵語的很好玩,集體表示沒看過癮,於是我細細從我那可憐的粵語詞庫當中搜颳了幾遍,追加一點活靈活現的粵語。

1.

以前聽人把美元叫做「美金」,聽的我一哆嗦。這個國家也就是經濟發達一點,居然就要給它的貨幣起一個如此諂媚的名字。

瞧瞧廣東人,同樣是經濟發達的地區,人家貨幣的單位是咩?不是「塊」,不是「元」,而是「文」!

看電視廣告,某某商品,僅售「八百文」!聽聽,八百塊叫做「八百文」,感覺錢可不值錢了,腰上掛著一串銅板就能「落手」買了。

下手叫「落手」,那時候還沒有「剁手」這個詞,但是「落」手,就讓我覺得伸出手買個幾百文的東西,手就要被齊腕砍去。

那年代最低工資標準是一個月850文。

2.

粵語里談戀愛叫做「拍拖」。

這兩個字立即展現出兩個人手拉手壓馬路的畫面,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甜蜜依人。

「拍拖」這個詞原本描述珠三角的貨輪,進港的時候大船拖著一艘小船,但是快要到岸邊的時候,大船因為吃水深而不能靠岸,就將貨物卸到小船上,小船往返於大船和碼頭之間,完成裝卸。

大船小船互相依靠,稱之為「拍拖」。用這個詞來形容戀人的關係,再恰當不過了。

3.

戀人表白,跟對方說:「我中意你」。

喜歡,粵語里叫做「中意」。「我中意你」,給我感覺得比「我喜歡你」,付出的真心要多一些,是特別「窩心」的表達方式。

哦,「窩心」在普通話當中,有點憋屈的意味。

可是在粵語當中,「窩心」則相當sweet,很甜蜜貼心的意思。心口有個窩窩,恰好被濃情蜜意填滿。

4.

粵語中「老爸」叫做「老豆」,覺得是個小眼睛油膩中年男人。

「哥哥」叫做「大佬」,這詞天生牛氣衝天,對應的「弟弟」則叫「細佬」,覺得在大佬的陪襯下,細佬是個又瘦又矮的受氣包。

「姐姐」叫做「家姐」,聽上去覺得和娘家特別親,就算嫁人了,心也向著娘家人。

5.

吃飯叫做「飲茶」。

我第一次去飲早茶,吭哧吭哧,兩個人飲了接近兩百文!同時看隔壁桌結賬,一大家七八口,才飲了一百多文!

細細觀察才發現不同,本地人「飲早茶」,不過吃籠蝦餃糯米雞,坐在那一邊看《羊城晚報》,一邊喝茶。

我們外地人,看人家推車上什麼都新鮮,什麼都想吃,埋著頭猛吃一頓,吃的桌子上高高一摞蒸籠,一頓早飯都差點吃破產。

6.

紅包,粵語叫做「利是」。難免會讓我聯想起「唯利是圖」這個詞。不知道「利是」這個詞的來源是什麼。

當地的紅包風俗別具一格。婚禮上,新人收了紅包之後,當場就會還禮,包一個紅包還給送禮的人。

一般來講,如果收200文禮金,還150文,是個通行的做法。

大概和該地重商,人口流動快有關。利是把把清,大家兩不相欠。

除了長輩過年給小孩「利是」之外,廣東人的「利是」還會由老闆派發給員工。

在春節後開工第一天,老闆就站在公司門口發「利是」。據說金額越大,就越代表老闆去年賺的多,員工看到這樣的「利是」也有奔頭。

老闆發的「利是」,我只見過十文二十文的金額。

7.

廣東處於亞熱帶,大半年都是夏天,想「避」暑是避不開的,於是廣東人發明了「消夏」這個度過漫長夏天的生活方式。

這「消」字,就像一把蒲扇,慢慢悠悠地晃,追求心靜自然涼的怡然境界。

8.

最後一個彩蛋,廣東人自己把粵語稱作「白話」,這對於我們說普通話的人來說,粵語基本是外語啊!一點都不「白」!

我住廣州的時候,非常努力的學粵語,無奈只有半年多時間,水平也是麻麻(音:馬麻,意:很一般,馬馬虎虎)。搜腸刮肚,能寫出來的乾貨只有這麼多了。

下一篇,我要寫活靈活現的四川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透過我的眼 的精彩文章:

一本雞湯,適合脆弱的冬日讀

TAG:透過我的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