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核舟記」 4厘米桃核刻出漁船一家三口

新「核舟記」 4厘米桃核刻出漁船一家三口

《核舟記》中的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雕刻出蘇東坡泛舟游赤壁的情景,在官紮營附近一鐵路單位工作的張繼新,也能在一個長約4厘米的桃核上,雕刻出漁夫一家三口收網的生活情景,漁船上的每扇窗門,用牙籤輕輕一碰都能輕鬆打開。除此之外,張繼新的雕刻工具也是自己製作,「別看我每天都跟這些大型器械打交道,做起精細活來,一點也不含糊。」

4厘米的桃核上雕刻出一家三口

20日中午,趁著同事午休的時間,張繼新坐在操作台前,左手小心捏著一個約2厘米長的橄欖核,右手拿著小刻刀,仔細雕刻著手中的羅漢頭。他說,這一串十八羅漢年前朋友已經訂好,還差兩個就能完工。「我已經忙活了四個月了,可算快好了。」

「這些東西還都簡單點,我之前用桃核雕刻了一個舟,那才是我最喜歡的。」整個桃核長約4厘米,高2厘米,他將桃核下面雕刻成一個漁船的樣子,漁船上面,是供一家三口休息生活的房屋。

漁船正面,男主人正要收網,用力拉扯著白天布好的漁網。桃核的背面,一邊刻有供一家人吃飯的桌椅板凳,窗戶上掛有一頂漁夫帽。漁船另一邊,女主人正蹲坐在爐灶前,孩子從屋後探出頭來,看晚飯是否做好。「內容挺簡單的,就是一家其樂融融的生活情景。」張繼新說,別看這顆桃核小,製作完成花費了他半年多的時間。「門窗都能開關,實在太小,只能用牙籤輕輕捅開。」

雕刻工具自己製作,只為得心應手

張繼新的工作台很簡單,就是平時大家工作的辦公桌,為了避免雕刻把桌子弄亂耽誤大家工作,他將製作工具整齊的擺放在一個布袋中。打開他的布袋,一把把小刻刀整齊排列在內,高矮粗細都不相同。

有的刀柄是竹子製作的,有的是用紅木,「這些刀柄是我淘來原材料,用砂紙一點點打磨好的,摸著很光滑,外面的可比不上。」張繼新將一個個打磨好的刀柄插上鋒利的刀頭,他拿起一把竹柄刀,兩個竹節的中間部位,正好卡在他的右手中指頂部,「這樣上下都有竹節卡著,能用上勁,再加上刀快,刻出來更好看。」

「同行看見了,總是過來跟我要,這已經是做的第三套了,以後可不能再送了,我得自己留著使。」

拒收徒弟,只想以「刀」會友

業餘從事核雕這二十多年,隨著他的「核舟」等作品參加各種展覽,他又加入了「濟南傳統手藝百工團」,知道張繼新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想跟著學學手藝,都被他一一拒絕了。「我本就是半路出家,平時也只用空閑時間來製作,純粹就是個人愛好,哪有收徒弟這一說。」

談起為何不收徒弟,張繼新拿起剛剛正在雕刻的羅漢頭,「這些人物的面部表情,我都還沒研究透,怎麼能教別人。」雖然在其他人眼中,張繼新的核雕工藝早已是栩栩如生,他卻總對自己不滿意。

「碰見實在想學的,我就跟他們說,別師父不師父的,咱們就是朋友互相交流,我教你,你也指點我,大家互相學習。我們這叫以『刀』會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濟南 的精彩文章:

你的穿衣習慣,暴露了你的生活品質
印度男子參加朋友婚禮 結果自己成新郎!

TAG:愛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