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大都到上都」——歲月滄桑變遷下的中國

「從大都到上都」——歲月滄桑變遷下的中國

最近事情比較多,好久都沒有更新,深感愧對關注我工號的各位讀者,很抱歉大家。最近在忙完一些事情以後會逐步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敬請大家期待。

今天和大家重新見面是希望和大家分享一本新書,這本書新到什麼程度呢,也就是剛剛出版了2個多月。這本書相信愛歷史的人都已經猜到了,他就是羅新老師的《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一書。

在說這本新書以前,先來介紹一下羅新老師吧,雖然只要是學歷史的學生中,羅新老師永遠都是超高人氣的老師,英俊瀟洒而且富有才氣。當年湖南省的文科狀元,登頂北大,名師門下,歷史學界聲明顯赫,一切似乎都是那麼剛剛好。

羅新老師:1963年生,歷史學博士,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史和中國古代邊疆民族史。專業代表作是《中古北族名號研究》與《黑氈上的北魏皇帝》,曾在哈佛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土耳其中東技術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研究。

(1)語言風格

嚴格來說羅新老師不是那種著作等身的學者,羅新老師所出的書都不是特別的厚,《黑氈上的北魏皇帝》就是一個小冊子,海豚出版社出版的薄薄的一本,《從大都到上都》一書同樣不是特別的厚,300多頁。也不是那種長篇大論的學者,羅新老師的的書和論文都不是特別的厚,但是比許多學者動輒一本書一章節100多頁的晦澀難懂要強太多。

再說語言來說,先來談談本書的章節設置,《從大都到上都》全書設置了16個章節,每個章節大約有20多頁左右,每個章節讀來都給人以意猶未盡之感,有著繼續往下讀的慾望,讓人慾罷不能。這也是我往往讀著就沉浸其中,往往忘了時間,說來慚愧。全書的每個章節都用一句能代表徒步所走地方的的詩句來描述,如「七月楊花滿路飛」,「李陵台下野雲低」等詩句,通過詩句的方式給本書增添了諸多文學化的色彩。

羅新老師的《從大都到上都》一書和本次旅行相關發表在上海書評的《走向金蓮川》一文,都屬於歷史隨筆一類。文字很樸實很平淡,簡潔給人一種平實的美感,如同在那春天的季節,一個人走進那絢爛的花海之中。

文字樸實之餘,個人認為最為吸引讀者的的是書中引用了前人的諸多詩篇,許多詩句在其中出現,和老師走到的每一個地方相映襯。如「記得烏桓城下宿,出門無路客愁生。」「烏桓城下雨初晴,紫菊金蓮漫地生。」等詩句讓人不由得產生哀愁與欣喜的心情。

文字的功能就是描繪吧,文字給人以情緒化的力量。一位歷史學者在用嚴謹的史學觀察之餘,用文學的色彩彌補了歷史學的嚴謹枯燥,詩意的歷史才是最真的歷史吧。平實的語言在《黑氈上的北魏皇帝》一書如此,在《從大都到上都》一書同樣如此。

(2)執著的精神,找尋歷史

羅新老師歷經半個月從大都(今天北京)走到了大都(今天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作為一名在中國史學界的知名學者,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足以了。在中國北方酷熱的夏天徒步旅行,文中多處的身心俱疲的描寫,讓人不由得銘記。

根據中國鄉土社會的社會性情,中國人的安土重遷的觀念深入人心。安心工作,為生活所打拚,退休找一個安心的地方過好自己的生活,等著盡享天倫之樂。

羅新老師讓我不由的 想起我身邊的一個事例,大學的時候看著住在專家樓的一位俄羅斯女外教,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大學執教一生,退休後又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土地上繼續來教授我們這些學生。在內蒙那滴水成冰的冬天,依然不輟教學,而中國這樣的人還是少一些的。

不由的想起清末在國門被打開的那些我熟知的傳教士和新聞人士,漂洋過海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歐美兩州在資本主義擴張上升的時代的冒險和探索精神真是讓人不得心生敬意,值得學習。顧長生的《傳教士與近代中國》和熊月之的《西學東漸》一書從兩個史觀看待同一個問題,孰是孰非已經成為了歷史,但是歷史中人物的風吹雨打終究會在歷史的記憶中得到保存。

(3)關注現實問題

關注現實問題,撰史為後人鑒這是中國史學的傳統。新時代中國的史學整體在發展,取得了許多成果。諸多領域趕上甚至超過了西方史學的發展,比如敦煌學的發展,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的「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敦煌學在國外」的窘境已經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浙大,蘭大的敦煌學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敦煌學重鎮。宋史的發展也已經趕上了台灣,超過了日本等等。但是與此同時的另一個問題也出現了,正如沈志華教授在大連外國語講座所說,關注現實的少了,揣摩上意的多了。

羅新老師所撰的《從大都到上都》一書文中在寫景抒情記事懷念舊人之外,對於現實問題也關注許多,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如其中對於企業稅負的的關注,對於草原建設定居點,草原鳥類減少的關懷都體現了一位歷史學者對於現實問題的關注,對於現實的憂慮。

就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結束這一段吧,「毫無疑問。中國的春天變得越來越寂靜,正是因為大地上發生過或仍在發生幾乎同樣甚至更加慘烈的災難,然而我們卻不曾聽見類似《寂靜的春天》這樣偉大的聲音。」

後記

全文東拉西扯,其實沒有說到什麼重點。其實想要了解就親自去接觸他,正如喜歡一本書就要親身實地的去看一本書,何況這本書是如此的有溫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樵夫 的精彩文章:

TAG:史海樵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