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戲說|聽說蹴鞠要禁文身,梁山好漢都哭了

戲說|聽說蹴鞠要禁文身,梁山好漢都哭了

原標題:戲說|聽說蹴鞠要禁文身,梁山好漢都哭了



大家都知道,《水滸傳》里的高俅,是一位踢足球的高手(哦,應該說「高腳」才對)。其實,他還是相撲的好手。

《水滸傳》有一回寫道:高俅領兵征梁山泊,卻被梁山好漢擒了上山,宋江因為決意要受招安,非但沒有為難高俅,反而殺牛宰馬,大設筵宴招待,席間,高太尉大醉,酒後沒有拘束,便道:「我自小學得一身相撲,天下無對。」


梁山的二當家盧俊義卻也醉了,怪高太尉自誇天下無對,便指著燕青道:「我這個小兄弟,也會相撲,三番上岱嶽爭交,天下無對。」


高俅一聽,便起身來,脫了衣裳,要與燕青廝撲。結果只一個回合,便被燕青扳倒在地。不過,我們也不好說高俅吹牛,畢竟他當時畢竟喝醉了。


話說第二天,高俅又要找梁山好漢較量,這回比賽的是蹴鞠。宋江見太尉興緻這麼高,也不好拒絕,便同意了。於是,梁山方面派出「九紋龍」史進、「短命二郎」阮小五、「病關索」楊雄、「雙尾蠍」解寶、「花項虎」龔旺、「花和尚」魯智深、「浪子」燕青等十六名好漢。

高俅這邊,由他親自擔任「球頭」,也派出十六名蹴鞠好手。


說到這裡,我們先補說幾句關於宋代蹴鞠的基本規則。對抗性的蹴鞠比賽,宋人稱為「築球」,對壘雙方叫做「左右軍」,各十六人,根據球員在球場上的位置與任務,分為「球頭」「蹺球」「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類似現代足球中的領隊、前鋒、中鋒、後衛之類。南宋筆記《武林舊事》就收錄有一份「皇家足球隊」的首發名單,叫做「築球三十二人」:「左軍一十六人:球頭張俊、蹺球王憐、正挾朱選、頭挾施澤、左竿網丁詮、右竿網張林、散立胡椿等;右軍一十六人:球頭李正、蹺球朱珍、正挾朱選、副挾張寧、左竿網徐賓、右竿網王用、散立陳俊等。」



與現代足球不同的是,宋代蹴鞠的球門設在球場中間,高約三丈,寬約一丈,以彩帶結網,只留出一個尺許見方的網眼,叫做「風流眼」。比賽開始,左右軍分布在球門兩邊,以抽籤的方式決定哪一方先發球。不管哪方先發球,球都由「球頭」開出,傳給「蹺球」,然後按規則在「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之間傳球,傳球過程中,手不準觸球,球不得落地,最後又傳回「球頭」,由「球頭」射門,即將球射過「風流眼」。如果球觸網彈回,只要不落地,本隊球員可以將球接住,繼續傳球、射門。球射過「風流眼」,對方接球,也是按規定的傳球路線完成傳球,再傳給「球頭」射門。直到球落地為一籌,以進球多寡定勝負。雙方事前會商定一場賽事比賽若干籌。


比賽結束後,雙方球員互相作揖,以示禮儀。得勝一方,可獲得銀碗、錦鍛。而輸掉一方的「球頭」,則要接受懲罰:用白粉抹面,並接受鞭打。

說回高俅與梁山好漢的蹴鞠比賽。結果是梁山隊大敗。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比賽過程中,梁山派出的球員接二連三都被裁判亮紅牌罰出場了。


原來,比賽前一刻,高球宣布了一條新規定:禁止球員露出文身。一旦露出文身,隊員罰下場。不得補員。


這下樑山隊可就慘了。因為許多梁山好漢都文了身,而且他們都被派上了球場,你看:史進「刺著一身青龍」;阮小五胸前刺著「青鬱郁一個豹子」;楊雄一脫球衣,就「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綉」;解寶的「兩隻腿上刺著兩個飛天夜叉」;龔旺「渾身上刺著虎斑,脖項上吞著虎頭」;魯智深也是「背上刺著花綉」,他的綽號「花和尚」便是來自這一身花綉;還有燕青,「一身遍體花綉,卻似玉亭柱上鋪著軟翠」。


所以,這一場蹴鞠比賽剛剛賽了半盞茶工功,他們都因為不小心露出身上的刺身,被罰出場了。高俅一方完勝。


按照那時候的蹴鞠大賽規則,輸的一方,要用白粉抹面,並接受鞭打。高俅狠狠打了燕青幾鞭子,報了昨天被摔一跤之仇。故事到此結束。

(高俅與燕青相撲的情節,見《水滸傳》記載。至於蹴鞠比賽,純屬戲說,請毋對號入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都愛宋朝 的精彩文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 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約嗎?
問宋 | 宋朝的縣令就是縣長嗎,是一個縣最大的官嗎?

TAG:我們都愛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