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奧塞梯人:戰鬥民族

奧塞梯人:戰鬥民族

因為喜歡俄羅斯足球,所以對俄羅斯球星也偏愛有加。偶然間發現阿蘭·扎戈耶夫和阿蘭·卡薩耶夫不僅都以「阿蘭」為名,還都來自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後來又發現很多奧塞梯族男子的名字中都有「阿蘭」,於是向學歷史的同學請教後得知,通過DNA比對證明了現代奧塞梯人是古代阿蘭人的直系後裔,「阿蘭」應該是他們民族的自稱。??

阿蘭人屬斯基泰—薩爾馬特人中的一個支族,講伊朗語,最早出現在亞速海北岸和高加索北麓的山間平原中。「幾乎所有的阿蘭人都高大英俊,」古羅馬歷史學家阿米安努斯·馬塞利納斯這樣寫道,「他們的眼神中有一種內斂的威嚴,隊伍裝備輕便靈活,他們陶醉於在戰鬥中展現昂揚的鬥志。」??

因為天生善戰,所以大部分阿蘭人被裹挾進公元4?7世紀席捲整個歐洲的民族大遷徙中。公元337年,阿蘭人被君士坦丁大帝招安,成為羅馬帝國的僱傭軍,駐守歐洲中部的潘諾尼亞,其大致範圍是今天的匈牙利、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捷克、斯洛伐克及奧地利的部分地區。從此以後,「僱傭軍」成為阿蘭人最為世人熟知的身份。?

公元5世紀初,相繼來到西班牙和北非的阿蘭人,最終以迦太基為都,與汪達爾人一起建立了汪達爾—阿蘭王國,其領土除北非外,還包括地中海地區的撒丁島和科西嘉島。後來,王國被東羅馬帝國所滅,北非阿蘭人與當地的阿拉伯人融合,形成今天的柏柏爾人;另一部分阿蘭人定居於今西班牙北部,和哥特人長期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的加泰羅尼亞人。「加泰羅尼亞」(Catalan)一詞正是「哥特人」(Got)和「阿蘭人」(Alan)兩詞的合成。據說還有一部分阿蘭人去了不列顛島,傳說中的亞瑟王就是阿蘭人的後裔,也有說亞瑟王的騎兵教頭就是阿蘭人。

??

離開故土的阿蘭人逐漸喪失了民族認同感,但那些留在高加索的阿蘭人不僅保存了身份,還在6?7世紀時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阿拉尼亞。13世紀,韃靼—蒙古人的入侵宣告阿拉尼亞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已不復存在,加之當時冬季大雪突增,雪崩頻發,摧毀了不少阿蘭人的村莊和道路,更加劇了阿拉尼亞王國的消亡。此後,阿蘭人加入了蒙古人的隊伍,組成「阿速軍」(「阿速」意為「守衛」),成為蒙古鐵騎征伐歐亞的重要力量。但在1395年他們慘敗於來犯的帖木兒大軍,戰敗不僅令金帳汗國開始走下坡路,也讓阿蘭人遭受滅頂之災。僅有一小部分阿蘭人躲藏在高海拔的山谷地帶,頑強地生存下來。他們繁衍生息,最終形成了擁有共同民族文化的現代奧塞梯人。

奧塞梯人的民族英雄扎烏戈·布古洛夫(Dzaug Bugulov)的雕像佇立在弗拉季高加索市中心。

對阿蘭人來說,戰死沙場是至高無上的光榮,而在家中衰老而亡的人會被視為懦夫,遭到鄙視。所以,在後代人心目中,「阿蘭」不單代表民族和國家,更是勇氣、力量和榮耀的象徵,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那麼多奧塞梯族男子以「阿蘭」為名了。

??

忽然想到阿蘭·希勒和阿蘭·德龍這兩位名人,猜想他們的「阿蘭」可能緣自兩方面,一是除奧塞梯人外,阿蘭人的後代還存在於法蘭克人、柏柏爾人、加泰羅尼亞人和部分凱爾特人之中——有說凱爾特人中叫阿蘭或阿倫的都來自阿蘭人;二是父母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有勇氣、有力量的男子漢,至於是不是阿蘭人的後裔已不重要。

??

現代奧塞梯人主要聚居在北高加索的奧塞梯地區。1774年,奧塞梯北部地區歸屬沙俄。1806年,整個奧塞梯地區都在沙俄統治之下。1917年十月革命後,奧塞梯地區被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北奧塞梯屬俄羅斯,後成為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屬下的奧塞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南奧塞梯則成為喬治亞民主共和國的一部分,後成為喬治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州。1991年蘇聯解體後,奧塞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更名為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面積近8000平方千米,人口70多萬;南奧塞梯在上世紀90年代與喬治亞的衝突中宣布實質性獨立,成立了南奧塞梯共和國,人口約5.3萬;2017年,南奧塞梯舉行了將國名更改為阿拉尼亞國的投票,得到約80%的人支持。

??

身為阿蘭人的後裔,奧塞梯人的血液中流淌著軍事和訓馬育馬的才幹,但同時,他們又非常注重接受新事物,學習新文化,而且學習能力很強。據報道,當年併入俄羅斯後,他們中的許多人看到了發展的機會,同時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於是前往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大都市學習、深造。他們不僅很快適應了城市生活,還能講一口地道的俄語,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分析稱,這可能同奧塞梯人長期在困難環境中生存有關。後來他們中有不少人成為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運動員,等等,為奧塞梯地區經濟、文化和科技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節選自2018年第2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知識畫報 的精彩文章:

北方白犀牛滅絕|最後一頭雄性白犀牛「蘇丹」珍貴影像
收藏的12幅「月圓之夜」,不僅僅是手機壁紙更是一種美好的衝動

TAG:世界知識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