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伊朗經商遍地黃金?中國女商人告訴你都有哪些坑

伊朗經商遍地黃金?中國女商人告訴你都有哪些坑

(作者:全球鋒報伊朗觀察員韓靜儀,更多報道請關注微信公眾號「HRFstudio」)

2012年前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飽和,華商紛紛異國淘金,世人眼中尚未開發的伊朗也成為理想之地。來自中國湖北的兩姐妹與伊朗人合夥開辦酒店,這個位於首都德黑蘭南城一隅的小樓漸漸成為中國商人的聚集地。

德黑蘭的神秘華人酒店

藏在幽靜小巷的華人酒店

早上9點,王紅化好淡妝,整理完頭巾,向在庭院洒水的伊朗員工道聲早安,開始忙碌的一天。

這裡雖是掛牌經營的伊朗酒店,但看上去卻更像中國人的營地。門外掛著兩個大紅燈籠,走廊的牆上貼著碩大的中國結。除了忙前忙後的伊朗員工,管理層和廚師全部來自中國,客人也80%是中國人。

王紅用中文夾雜著生澀的波斯語,招呼服務生給風塵僕僕的中國客人沏上伊朗紅茶。當客人疑惑「這樣也能與員工們溝通?」時,她也絲毫不覺窘迫:「我不會波斯語,現在這個年紀重新學一門外語太難。我和他們溝通時,不用語言彼此也能心領神會。

在辦公室處理客人訂房的王紅

年逾不惑但仍親切熱情,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這是住店客人們對王紅的普遍評價。

很多人把她現在的成就歸功於在伊朗打拚的年頭夠久,搶在伊核談判成功之前就摸熟了這裡相對閉塞的市場,尋准了「中國遊客和商人」這塊大蛋糕,但卻沒有人知道,在伊朗的這七年,她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在伊朗做生意,絕對沒有穩定可言。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

那些來伊朗淘金的中國人

坐在酒店大堂,來來往往都是中國客人。有的在讓前台代叫計程車,有的正拽著王紅大吐苦水,抱怨在伊朗經商的各種不順。

「這兩年中國客人尤其多,可能是制裁解除後生意更好做了。旺季時我們這裡的房間都是滿的。」王紅向排隊入住的客人介紹道。

事實的確如此。自2016年伊核談判成功後,中伊兩國的經貿往來更加頻繁。根據中國駐伊朗使館經參處提供的數據,目前與當地展開交流合作的中資企業超過一百家,其中以石油化工、基礎建設、鋼鐵礦石項目為主。

除了大型國企,還有許多個體戶或私企紮根伊朗。由於在伊華人流動性較強,官方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但據估計,在此經商、學習、打工的人數應有一萬人以上,主要分布於首都德黑蘭和主要的沿海城市。

「我們客人以民間商人居多。很多熟客都願意跟我們聊他們的創業史。」王紅指著坐在咖啡廳的一個客人說道,「這個人在伊朗做醫療,德黑蘭所有醫院的院長就沒有不認識他的。」

2012~2016年中國對伊朗醫療器械出口貿易統計

該客人名叫李南(化名),負責向伊朗出口醫療器械。在嚴苛的經濟制裁下,伊朗幾乎斷絕了與西方市場的聯繫,使得許多技術類產品無法更新換代,尤其是醫院設施普遍陳舊。在一次醫療博覽會上,李南結識了伊朗衛生部的官員,從此開始向伊朗出口醫療器械,生意一路順風順水。

「李南已經算我們客人里的成功人士了。」王紅笑著說道,「很多客人的經歷都很慘。我們這兒有個王總,是向伊朗石油公司賣鑽井設備的。做了很多年,伊朗人往年給他結錢時用歐元,很順利。但今年就不行了,伊朗公司雖然買賬,但只給里亞爾,而且還只按遠低於市場匯率的官方牌價結算。王總都要氣吐血了,正在跟伊朗人談判,好大一筆錢還沒收回來。」

沒有深謀遠慮,只有生活所迫

王紅的妹妹王俊坐在酒店的咖啡廳中

和大多數酒店客人一樣,王紅的創業之路也布滿荊棘。相比於那些深謀遠慮,專門前來伊朗淘金的商人,王紅姐妹在伊朗開酒店純屬機緣巧合。妹妹王俊在二人的創業道路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當初若不是公司派我來伊朗談業務,我甚至都沒聽說過『德黑蘭』這三個字。」不知是不是因為經常與伊朗人交流,王俊比姐姐看起來活潑得多,說話語速也飛快。她本科學的是英語專業,畢業後進入一家貿易公司,2009年被派來伊朗出售高級櫥櫃。

她跟伊朗人用英語磕磕絆絆地合作了兩年,因為語言不通,受盡伊朗買家的欺騙和刁難。王俊原計劃等項目完成就回國另謀生計,沒想到卻等來了一件大事。

2011年,由於時任伊朗總統內賈德在伊核談判上立場強硬,美國和歐盟相繼對伊朗施加更加嚴厲的制裁,國際匯率和國內通脹同時飆升,美元兌里亞爾匯率一下從1:1萬直線漲到1:4萬。一夜間,伊朗人家裡的錢幾乎都變成了廢紙,

回憶起當年的經歷,王俊唏噓不已:「錢一天天貶職,我們的櫥櫃根本賣不出去,公司在伊朗的項目打了水漂,後來直接關了駐伊朗辦事處。」

公司雖撤出伊朗,但王俊本人還剩下半年的簽證。暴跌的匯率和突然的失業讓她身心俱疲,王俊決定不再繼續工作,而是用這段時間學習波斯語。

她申請了德黑蘭大學「伊朗學」碩士研究生,希望不僅能精通語言,也能適當了解伊朗文化,不再吃「文盲」的苦頭。前來陪讀的姐姐王紅就像一陣及時雨,給獨自在異國他鄉求學的王俊帶來莫大的安慰。

商機就蘊藏在小小熱水壺中

在異國他鄉,能吃上中餐是中國商人的最大願望。

伊朗的物價雖整體比中國便宜,但對於王俊這種「全職學生」來說,這裡的生活成本仍然很高。為了賺錢,她在課餘時間逐漸接起陪同翻譯的私活。

「做翻譯就免不了安排接待,尤其是中國商人,有些熟客甚至會直接讓我幫忙定酒店。」說起開酒店的緣由,王俊嘴角不禁上揚。

相較於國內,伊朗的酒店無論是硬體設施還是服務水平都普遍落後,頗有些中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風範。即使在最「國際化」的城市德黑蘭,這裡的許多酒店至今仍保留著濃郁的伊朗風格——不到20平米的小房間,推開門一股陳舊的地毯味兒,沒有落地窗,也沒有乾濕分離的衛生間,更沒有中國客人最期待的熱水壺。

「客人對我推薦的酒店不滿意,即便是五星級酒店也看不上。他們總是抱怨:『這也太破啦!』」王俊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姐姐王紅在旁邊擺擺手,微笑著插話道:「你說中國人出門在外最想要什麼?不就是吃上口中餐、喝上口熱水嗎?」

精明的紅姐就是從這小小的熱水壺中發現了商機。當客人遍求熱水中餐而不得,當客人總抱怨伊朗酒店又貴又破,為什麼不自己開一家酒店?

庭院里代表中國特色的紅頂棚和中國結

伊朗在國家安全方面異常嚴格,所有的酒店入住登記系統都與安全部門直接聯網,以確認入住客人的身份真實有效。因此,外國人在伊朗不能獨立經營酒店。如果想走正規渠道,就必須與伊朗人合資,或者以合夥經營的方式拿到酒店管理權。

然而與人合作不免寄人籬下,為避免和伊朗人產生經濟糾紛,許多中國人圖省事,選擇自己開私人招待所。僅德黑蘭一地,如今就有十幾家中國人暗中經營的無證酒店。

有些人租下一層居民樓,偷偷做起招待所,在微信、QQ群中招攬生意;有些則大手筆直接包下一整棟公寓,全部改造成客房,再將一層開闢為中餐廳。不正規自然就有風險,「黑」招待所一旦被舉報,或是被警察發現,就會遭到嚴厲處罰。

伊朗新聞報道被警察查封的無照華人賓館

身為女性,又是在伊斯蘭國家這種男權至上的地方創業,兩姐妹力求穩妥,即便再辛苦,也要找一家正規的伊朗酒店合作經營。

但顯然,王紅和王俊錯誤地低估了這個創業遊戲的「難度」係數。

「如果再選一次,我不會這麼堅定。」

兩姐妹究竟遇到了什麼困難,讓她們直到今天還在懷疑當初的決定?

是中伊兩國的文化差異導致伊朗員工服務跟不上,中國客人不滿意?是伊朗會計做假賬,酒店房東因為「好面子」屢屢刁難?還是到手的合同突然漲價,散夥還被威脅「我哥在議會,讓你在伊朗混不下去!」?

且看下篇,中國姐妹花如何與伊朗人鬥智斗勇,三換合伙人,最終拿下酒店全部管理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鋒報 的精彩文章:

川普一周推特解讀:川普也屬狗,本命年小心犯太歲!
俄羅斯人VS美國人,哪國人更幸福?數據來告訴你

TAG:全球鋒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