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學解密變態殺人狂的內心世界

科學解密變態殺人狂的內心世界

一些科學家估計,美國的監獄系統關押著50萬心理變態者,還有25萬多在社會上遊盪——他們可能沒有犯下嚴重罪行,但仍會威脅到周圍的人。我們身邊或許就有心理變態者,他們可能給社會造成嚴重傷害,但神經科學家告訴我們這樣一個事實:那些極其冷血的罪犯在本質上其實並非壞人,只是因為大腦功能異常,使他們陷於一個沒有情感的世界……

戴面具的冷漠之心

提起「心理變態者」這個詞,我們就會想起電影中那些殘忍、不可理喻的暴力鏡頭:在電影《閃靈》中,傑克手提斧頭追砍自己的家人;安東尼扮演的天才精神病醫生漢尼拔臉戴上鎖的盔甲面具,以防自己咬死別人。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能看到殺手們「美好」的一面:泰德不僅是法律系學生,而且是美國華盛頓州政府助理;約翰則是美國青年商會的「年度傑出青年」。只要他們想做好人,就能顯得討人喜歡。但是他卻都是連環殺人犯!這裡還有一些變態殺人狂的典型事例:

四年前,巴克蘭德18歲,這個長著一張娃娃臉的流浪漢,將一柄獵刀插入了愛莉森?肯尼迪的身體,深及五英寸。受害人向陪審團陳述當時情形說,「他在向我進攻前還面含微笑。」另一名罪犯懷丁,去年在蘇塞克斯郡的鄉間蹂躪並殺害了9歲的女孩佩妮,法官在庭審行將結束時說,「犯罪當事人在行為上完全具有約束力,且知道自己的行為及後果,他仔細計划了整個作案過程。他將受害者綁進了運貨車,腦中盤算著如何將其摧殘並殺害。途中當罪犯看到女孩的哥哥在沿路找尋妹妹時,還衝著他露齒而笑。」

懷丁和巴克蘭德的行為絕非偶然,克勞雷因為謀殺了一個12歲的男孩被監禁終生;斯通,因謀殺了其母親和胞姐而三次獲罪。他們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具有人格障礙(即心理變態)。

心理變態者最大的一個特質是不能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覺和思想,對最普通的社會責任都置之不理。他們謊話連篇、詭計多端,心裡卻不會有一絲內疚——事實上,他們根本不會對任何事情上心。正常人對世界的認知多是通過情感實現的,你幾乎無法想像沒有情感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除非你遇到一個心理變態者。

儘管心理變態者的行為難以捉摸、不負責任,有時甚至具有暴力傾向,但未表現出任何典型的精神疾病癥狀:沒有幻覺、幻聽,不會感到迷惑、焦慮,在社交場合也不會顯得笨拙靦腆。他們的智商通常還高於平均水平。我們很容易在認識上陷入困境:他們到底是瘋了,還是只有點壞?

不過,由於當今技術能實時捕捉大腦活動,我們已經可以研究他們在思考、做決定以及對周圍環境作出反應時的內在生理過程。令人吃驚的是,心理變態者遠不是自私這麼簡單,而是具有非常嚴重的生理缺陷,有一種學習障礙影響了他們的情感發育。弄清楚這種缺陷是怎麼產生的,也許就能找到新療法:可能是新藥物,也可能是目標明確的行為治療策略。

掩蓋在魅力下的缺陷

心理變態者通常很有魅力,但他們在情感、語言理解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

一個名叫布拉德的人因重罪入獄。一次採訪中,他講述了當初如何劫持一名年輕女子,將她綁在樹上強姦了兩天,最後切破喉嚨將她殺死。隨後他用幾句話收場:「你有女朋友吧?我認為關愛、交流和憐憫,這三個方面真的很重要。這是和別人搞好關係的關鍵所在,所以我試著用這三方面去和周圍每個人相處。」他說這些話時毫不遲疑,顯然沒有意識到在供認了可怕的犯罪事實後,這種自我辯護多麼彆扭。

心理變態者體會不到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人沒有憂傷,從不後悔和自卑,對任何事、任何人都漠不關心,他會是什麼樣子?心理變態者的情感世界很簡單:無法隨心所欲時便會煩躁和惱怒,只要受到一些雞毛蒜皮的刺激,就可能會去欺騙、剽竊、強姦甚至謀殺。他們不能理解奉獻、愧疚或者愉悅這類複雜的情感。

2002年,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的詹姆斯的研究表明,心理變態者很難通過別人的聲音來感知情緒,也不能辨別哪些面部表情帶有恐懼情緒。1991年,加拿大心理學家羅伯特等人完成的經典實驗表明,心理變態者注意不到言語中情感的細微差別。研究人員在牢犯面前閃現一些單詞,其中有些單詞的含義是積極的(如「牛奶」),有些是負面的(如「傷疤」),其他的則是中性詞(如「門」)。對於非心理變態者來說,當帶有情感傾向的單詞閃現在屏幕上時,他們的大腦會自動反應,腦電圖上隨即顯示出不同的波峰。而心理變態者對情感類單詞的反應不會加快,腦電圖在波形上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約瑟夫認為,心理變態者的冷酷其實是由注意力扭曲導致的。一旦集中注意到某個目標,心理變態者就會一直「追蹤」下去,就好像火車不到站他們就不下車一樣。這種高度專註、全速前進的趨勢,再加上心理變態者的衝動,就可能導致電影《冷血殺手》中描述的恐怖場景:徹夜進行的拷打幾乎毫無目的;兩個罪犯的暴力行為一旦開始,就會對可能終止這場罪行的信息(如受害者的懇求)不管不顧,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心理變態者並非魔鬼

我們身邊或許就有心理變態者,他們可能給社會造成嚴重傷害,但他們是一個被長期忽略的群體。一些科學家估計,美國的監獄系統關押著50萬心理變態者,還有25萬多在社會上遊盪——他們可能沒有犯下嚴重罪行,但仍會威脅到周圍的人。幫助他們控制自己的衝動,可以讓很多無辜的人免受傷害。但直到現在,人們幾乎沒有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已投入到抑鬱症研究中,而尋找心理變態療法得到的資助,可能連100萬美元都不到。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心理學家的熱情已被心理變態不可治療的證據澆滅。比如一些研究表明,心理變態者在監獄接受治療後的表現,甚至還不如不接受治療。顯然,讓牢犯相互懺悔、吐露心跡不是一個好策略。眾所周知,心理變態者最擅長尋找和利用別人的弱點,而且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想法,因此關於個人責任的說教也不大行得通。

不過也不用太悲觀,一種針對具有心理變態傾向的頑固少年犯的新療法已獲得極大成功。卡德威爾是美國門多塔青少年治療中心的心理學家,他用一種強化的「一對一療法」來治療少年犯。相對於在常規青少年行為校正中心接受治療的對照組,接受卡德威爾治療的150多個青少年後來參與暴力犯罪的幾率要低50%。在獲釋後的4年里,對照組青少年共殺了16個人,卡德威爾治療下的青少年卻沒有殺一個人。

隨著科學家對心理變態者大腦功能障礙的了解不斷深入,新發現不僅會給深受困擾的普通人帶來希望,還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加清醒。只有當所有人都開始正確看待心理變態者——認識到他們不是魔鬼,只是由於情感缺陷而導致行為怪異的病人時,我們才會擁有更加安全的未來。

心理變態者大腦構造與正常人有明顯差異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心理變態者的大腦構造與正常人有明顯差異。研究人員稱,這是科學界首次揭示大腦構造與變態之間的關係,它將有助於對變態者的治療。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四日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對那些確診精神變態者大腦中的「鉤束」進行測量發現,與同齡和智商相當的正常人相比,精神變態者大腦中「鉤束」的完好性差,且其「鉤束」的異常程度與精神變態的嚴重程度有明顯相關性。「鉤束」是大腦中名為「杏仁核」的區域和名為「眶額皮質」的區域之間的連接信道;「杏仁核」與情緒、侵略性等有關,而「眶額皮質」與大腦決策有關。研究人員說,以前曾有研究認為精神變態與「杏仁核」和「眶額皮質」等區域的功能紊亂有關,但一直沒有關注大腦各區域之間的連通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很好玩兒 的精彩文章:

新中國成立後,林彪為啥拒絕接見斯諾?
滇西抗戰:四萬中國遠征軍趕走日寇

TAG:歷史很好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