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8)八、不同聲聞戒

《菩薩戒本經》 四十一輕戒(8)八、不同聲聞戒

《菩薩戒本經》(16)

四十一輕戒(8)

八、不同聲聞戒

文 / 觀諸法如

慈氏菩薩說?北涼天竺三藏法師曇無讖於姑臧譯

乙二、明四十一輕(分三科)

丙二、別列四十一(分四十一科)

丁八、不同聲聞戒

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毘尼建立遮罪,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何以故?聲聞者,乃至自度,乃至不離護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學戒,何況菩薩第一義度?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世尊為聲聞建立者,菩薩不同學此戒。何以故?聲聞自度舍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非菩薩自度度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菩薩為眾生故,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及自恣與,當觀施主堪與不堪,隨施應受。如衣、鉢亦如是。如衣鉢,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為眾生故,應蓄積憍奢耶卧具、坐具,乃至金銀百千亦應受之。如是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聲聞遮罪,菩薩不共學。住菩薩律儀戒,為諸眾生,若嫌恨心,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隋懈怠,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犯非染污起。

第八不同聲聞戒。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第八不同聲聞戒。此有二意。一者護眾生戒應須同學不同則犯。二者少方便戒不應同學同學則犯也。」 這是第八條:不同聲聞戒。不同聲聞戒是什麼意思?這裡有兩個意思,第一個:「護眾生戒,應須同學」,就是發出離心,沒有發無上菩提心的比丘,和已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比丘,這兩個比丘對於護眾生這樣的戒,應該共同的學習,不能說是比丘學,菩薩可以不學。聲聞比丘也好,菩薩比丘也好,共同地要學習護眾生戒。這護眾生戒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護念眾生,使令他對於佛法生歡喜心,生信心,信心能夠增長。聲聞比丘也好,菩薩比丘也好,我們這樣的所作所為,能令他對於佛法有信心,信心還能增長,這件事,所有的比丘都應該這樣學習,這就叫做:護眾生戒。如果說,菩薩不管眾生相信佛法、不相信佛法,是眾生的事,菩薩願意怎麼的就怎麼的。出家人的所作所為,令在家的佛教徒,在家的非佛教徒也好,譏嫌、毀謗出家人,毀謗佛法,是因為我們的行為不好,讓他造罪了,那就是傷害眾生了,而不是愛護眾生。這樣的護眾生戒,聲聞比丘,菩薩比丘,應該共同的學習。如果聲聞比丘學,菩薩比丘不學,菩薩比丘就犯戒了,這是第一個意思。

第二個意思是:「少方便戒,不應同學,同學則犯也」。「少方便」,聲聞比丘的第一件大事,以自利為重,自己修學聖道,解脫生死得涅槃,對於度化眾生的事情,他是做的很少,那這個聲聞比丘,他不算犯戒。若是菩薩對於度化眾生的事情,做的很少,也像聲聞比丘那樣子,和聲聞同學,那就是犯戒了,是這樣意思。所以這條戒分兩大段。

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毘尼建立遮罪,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何以故?聲聞者,乃至自度,乃至不離護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學戒,何況菩薩第一義度?

第一段是:應須同學。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毘尼建立遮罪,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何以故?聲聞者,乃至(不過)自(己)度(脫生死耳),乃至(亦須)不離護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而)學(諸比丘)戒。何況菩薩(自利利他之)第一義度,(豈可反不學此比丘戒耶?)

「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毘尼建立遮罪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同聲聞學」,若是發無上菩提心受了菩薩戒的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就是佛所制定的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戒,就是優婆塞,優婆夷的五戒,乃至沙彌、沙彌尼,正學女,比丘、比丘尼,七眾的戒法。

「波羅提木叉」翻譯成「別解脫」,別解脫就是個別一樣一樣的解脫,就是一條戒一個解脫,能持這條戒就能解脫,如不持戒,就會覺得被系縛,覺得苦惱,這是從因上說,從果上說是持戒將來能得到涅槃解脫,另外戒有分:道共戒、定共戒,現在是指攝律儀戒說的,而不是道共戒、定共戒,所以叫別解脫。

「毘尼」中,「毘尼」,就是翻成「律」,就是「廣律」,在廣律裡面,「建立遮罪」,就是波羅提木叉中建立的遮罪,廣律裡面所建立的遮罪,毘尼翻成滅,滅也翻成調伏,能持戒滅除一切惡法,而達到解脫。佛在律裡面建立了遮罪,遮罪是對性罪說的。性罪,不管受戒不受戒,做了這些事情,如殺盜淫妄的事,這些事本身就有罪的,所以做了都是有罪過的。性罪,在這裡不說。遮罪是佛為了保護眾生不犯性罪,不許做這種事情叫做遮,要是不聽話,受了戒而又犯了這條戒那就有罪了,那麼這個罪就叫遮罪。如果沒有受戒的人就沒遮罪這件事,受戒的人多一個遮罪,佛告訴我們這個不能做,而我們做了,這就叫遮罪。遮罪的好處就是保護眾生不犯性罪的過失,所以佛這樣制,佛教徒也能這樣遵守,就會有很多好處。

佛為了令眾生不譏嫌出家人,不毀謗佛法,所以叫出家的佛教徒,要這樣子不可以這樣子,你不可以犯,這就叫做遮罪。譬如說:「不非時食」,這是個遮罪;出家人不可以作媒,菩薩戒裡面也有這個規定,不可以給在家人作媒,若作媒就犯了這條戒。還有很多的戒,不只這幾樣。

「護眾生故,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聲聞比丘也好,菩薩比丘也好,守護佛所制定的遮罪,有什麼好處呢?「護眾生故」,能夠保護眾生的善法不失壞,眾生看見佛教徒有這樣好的威儀,好的品行,他們原來是不相信佛法的,現在就相信了「不信者信」。已經相信佛法的在家居士,看見了比丘,看見了菩薩比丘,有這樣好的行為,他的信心增長,增長廣大。這樣的遮罪,「同聲聞學」,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要和聲聞比丘共同的學習,也應該學習。

「何以故?」什麼理由要和聲聞人共同的學習這個遮戒呢?「聲聞者乃至自度,乃至不離護他,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這底下說出一個理由來:聲聞者,就是發了出離心,學習佛法的這個人,「乃至」,就是「不過」,不超過。不過是自度,聲聞的七眾弟子,不過是自己學習佛法,了脫生死而已,就是這樣子。「乃至不離護他」,這樣的人沒有發大悲心,廣度眾生,他還是,「乃至」,就當什麼講?當作「亦須」,也是須要,「不離護他」,不能放棄護念眾生的善根,自己是到了聚落裡面去,或者是在寺廟裡面,也要守護這些遮戒,要護念這些眾生,教他們的善根增長。

「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出家久的比丘,對於初來出家的沙彌,或者是初受戒的比丘,也同樣有這樣的意思。出家久了,要護念這些初發心的這些人,「不離護他」。這樣子作的時候,「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學戒」,學了這樣的戒,能「令不信者信,信者增廣」,所以要學這樣的遮戒,要守護清凈。

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和聲聞人看法思想有所不同,那為什麼要同樣受持遮戒呢?聲聞人發了出離心,感覺三界是苦,願意得涅槃的安樂,修習戒定慧,自己得解脫,了生死,入無餘涅槃叫自度。這種人也很了不起,也有小乘的人弘揚佛法的人,怎麼能說他自度而沒眾生呢?像有些得了阿羅漢果的也弘揚佛法度眾生,所以怎能說他自度而不能度眾呢?其實聲聞人也有能弘揚弘法廣度眾生,但是如果他得阿羅漢果入無餘涅槃,他就不能度眾生了,在小乘佛法里說是永久的休息了,以這樣說他是自度,其實他入無餘涅槃之前,他也知道有很多眾生在流轉生死,不相信佛法,應該要教化的,但他不管了,他還是入了無餘涅槃,所以說他是小乘是自度,這名字是很恰當的,不能不承認的。在他入無餘涅槃之前隨分隨力不棄捨地愛護眾生,雖然他的心裡清凈,但有時顯示出來的威儀會讓人誤會,他也盡量的避免。使令不信的人信,不譏嫌佛法,賢善的人會讚歎佛教。

「何況菩薩第一義度」,聲聞人是自度,還能受持,學習佛所制的遮戒,護念眾生的善根,何況發大悲心的菩薩,不只是自度,也要度化一切眾生,這「第一義度」,是最殊勝的法門,學習這個最殊勝法門的人,怎麼可以不學習這種遮戒呢?也應該學習,要和聲聞比丘,聲聞弟子,同學這一切的遮戒。如果我們不學,不守這些遮戒,為在家居士作媒;沒有大眾僧的同意,也不向政府申請,沒有得到政府的批准,就造房子,或者是在不安全的地方造房子,這是犯戒的。比丘戒上有這樣的事情。

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世尊為聲聞建立者,菩薩不同學此戒。何以故?聲聞自度舍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非菩薩自度度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又復遮罪(中、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世尊(單)為聲聞(人)建立者,菩薩(雖為比丘,亦)不同學此戒。何似故?聲聞(人,專為)自度(而)舍他,(所以)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非(可謂)菩薩自度度他,(亦)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也)。

「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世尊為聲聞建立者,菩薩不同學此戒」,這是第二段。前面是說菩薩與聲聞人同學遮戒,是愛護眾生,使令他們不引起誤會,不信者信,信者增廣。以下所說的也還是遮罪,佛為聲聞人所制立的遮罪,這遮罪的原則就是少利、少作、少方便。下邊是不同聲聞同學的,聲聞比丘是這樣子學,但是菩薩比丘不這樣做。

「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又佛在聲聞戒裡面,制定「少利少作少方便」的戒律。「少利」,就是少欲的意思。慾望少,衣服、飲食、卧具,這些生活所須的資具,在內心裏面,不是想要貪求很多。「少作」,所擁有的衣服、飲食、卧具,這些資生資具不多蓄積。就是擁有了少量的衣服飲食,但是心裏面也知足了,那就叫做「少作」。「少方便」是什麼意思呢?「少方便」是四聖種。隨順因緣,得到的衣服、飲食、卧具,就是這三種。最後一個第四種就是:樂斷樂修。衣服、飲食、卧具是維持生命必須的,但是維持了生命了以後,還要「樂斷樂修」,要歡喜修學聖道,樂斷煩惱,加起來叫「四聖種」。這四樣事是得聖道的一個因,「種」就是因的意思,由此因緣而能得聖道,是這樣意思。

「又復遮罪住少利少作少方便」,這樣的規定,「世尊為聲聞建立者」這是佛陀的大慈悲,為發出離心的聲聞人安立的,這樣子的話,聲聞人安住在「少利少作少方便」的情況下,去修學聖道的。

出家修學聖道也還是要生活,但是要降低自己的生活所需,出家人自己不生產,那麼生活所需就是要去乞求,因為需要的少,所以乞求也不會很難,也不會苦惱,所以這樣的話,缺衣化衣,沒有飯就乞飯,這樣的話,要作的事就少了,少欲知足,這樣就有很多時間修學聖道,如果多欲不足想於衣食住多求,那就用很多的方便,想出很多的主意去求取,如是少利、少作,那麼就少方便去求了。這種戒是世尊為發出離心的聲聞而建立的遮戒,菩薩是發無量菩薩提要廣度眾生的,所以不能和聲聞人一樣少利、少作、少方便,所以這部份是不同學的。

「菩薩不同學此戒」,出家的菩薩,他不同聲聞學這種戒,不學這個「少利少作少方便」的這種戒。「何以故?」什麼原因呢?「聲聞自度舍他」,因為聲聞人,修學聖道的目的,就是自己解脫了生死,就滿足了,「舍他」,他沒有發大悲心,所以不去度化一切眾生了,這樣的人「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安住在這個境界,那這事情就少了。「非菩薩自度度他,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發無上菩提心,發大悲心的菩薩,他不但是自度,也要度化一切眾生,他不應該住在「少利少作少方便」的境界裡面。

聲聞人目的只是為了自己得解脫,積極的修學戒定慧去了生死得涅槃,棄捨六道輪迴的一切眾生,他積極的在這一生就要辦成,當然就要爭取時間,安住在少利、少作、少方便才能有更多時間修學聖道,這和菩薩不同,菩薩是要自度,又要度他。這裡加自度是很有意思,如果自己不斷煩惱,一肚子貪瞋痴,這如何度眾生?所以要自度,本身清凈,解脫愛煩惱,見煩惱,在清凈心裡有慈悲心,所以不應該像聲聞安住在少利、少作、少方便。

菩薩為眾生故,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及自恣與,當觀施主堪與不堪,隨施應受。如衣、鉢亦如是。如衣鉢,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為眾生故,應蓄積憍奢耶卧具、坐具,乃至金銀百千亦應受之。如是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聲聞遮罪,菩薩不共學。住菩薩律儀戒,為諸眾生,若嫌恨心,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懶隋懈怠,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犯非染污起。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菩薩為眾生故,(當)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是為一),及(彼居士等)自恣與(衣但)當觀施主堪與不堪。(不拘多少。堪則)隨施應受(是為二)。如衣,鉢亦如是(是為三)。如衣鉢。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亦如是。是為四)。為眾生故應畜積憍奢耶卧具坐具乃至百千(是為五)。乃至金銀百千,(為眾生故)亦應受之(是為六)。

1、「菩薩為眾生故,從非親里婆羅門居士所求百千衣」,菩薩和聲聞人不同的地方,發了無上菩提心的菩薩為了要廣度眾生的關係,所以要多利、多作、多方便,無論是非親里的居士,同鄉富貴婆羅門居士處。婆羅門翻成凈志,有清凈的意願,就是一般人在欲里生活,希求榮華富貴,但婆羅門有不同的意願,想生梵天,得涅槃的意願,屬宗教的,有的修行成功得禪定。居士:在社會上是很富貴的、積聚了很多財富的人。菩薩去向他們尋求化緣,化很多衣物去救度眾生。

菩薩因為有大悲心的關係,他為了救一切眾生,可以從「非親里的婆羅門、居士,從他們那裡,「求百千衣」,去乞求很多很多的衣服,可以這樣做。但是聲聞人不可以這樣,比丘戒裡面有這一條。

在比丘戒五篇七聚的第六條,若比丘從親里居士,若居士婦乞衣,除余時,尼薩耆波逸提。余時者,奪衣、漂衣、失衣此是時,這是說比丘乞衣是有限度的,但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不可以守這條戒。

2、又另一條戒,在比丘戒第三篇第七條,若比丘奪衣、失衣、燒衣、漂衣,若親里居士,若居士婦,自咨請,多與衣,當知足受,若過者,尼薩耆波逸提。是隨你的意,拿多少都可以,但要知足有限度,而菩薩為利益眾生而求百千衣,所以菩薩不像比丘要知足受。雖受了比丘戒,也受了菩薩戒,為了眾生可以不守這二條戒。

「及自恣與」,前面是求乞,菩薩自己主動地去乞求,現在不是去乞求,是居士婆羅門,他「自恣與」,主動向菩薩說,我這麼多的財富,隨你拿,隨你願意取多少就取多少,這「自恣與」,那麼菩薩也可以拿。

「當觀施主堪與不堪」,這個施主,發心隨你意,你願意拿多少就拿多少也可以,但是菩薩應該怎麼辦呢?菩薩應該觀察這位施主,有沒有這個能力。「堪」,就是有能力,「不堪」,就是沒有這個能力。如果有能力,「隨施應受」,菩薩隨他施多少,你都可以接受。這一條戒,菩薩不與聲聞比丘同學的。

3、在比丘戒第三篇第二十二條,若比丘畜缽,減五綴不漏,更求新缽,為好故,彼比丘得此缽,當往僧中舍。原來的缽裂了,用五個綴補起來。

4、如衣缽,如是,自乞縷,令非親里織師織,為眾生故,應畜積憍奢耶,卧具,坐具,乃至金銀百千,亦應受之。憍奢耶翻成中國話叫蟲椅。(蠶吐絲所做的椅子)。受了菩薩戒的比丘為了利益眾生,也不與諸聲同學此戒。

5、「為眾生故,應蓄積憍奢耶卧具坐具」,菩薩不是他自己要用,他是為了眾生的需要,他也可以積蓄「憍奢耶」的卧具、「憍奢耶」的坐具。這個「憍奢耶」就翻個「蟲衣」,就是實在是蠶,蠶的絲織成的衣服,這些東西,乃至到百千那麼多,菩薩都可以接受,可以積蓄,這是第五條。

6、「乃至金銀百千亦應受之」,比丘是不摩觸金銀的,菩薩乃至到金銀百千,他為了眾生,為了利益眾生,他可以接受。這個地方就是,比丘若是有了財來的時候,要說凈,要加法,現在這菩薩比丘就不用,菩薩比丘這件事情可以不用加法,菩薩比丘和聲聞比丘不同了,這是第六條。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如是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之)聲聞遮罪。菩薩(比丘)不共(聲聞)學(既已)住菩薩律儀戒(便應)為諸眾生若慊恨心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若嬾惰懈怠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犯非染污起(此則不應同而同為有罪也)。

「如是等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聲聞遮罪」,前面一共六條戒,聲聞人安住在「少利少作少方便」裡面,他可以學習這六條戒。「菩薩不共學」,菩薩比丘不和聲聞人一樣,可以不持這六條戒。「住菩薩律儀戒」,菩薩不學這六條戒,那就是持戒了,就是安住在菩薩的律儀戒了。

「為諸眾生,若嫌恨心住少利少作少方便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菩薩安住在這個律儀戒,當然不像聲聞比丘同學,菩薩是大悲心,為救護眾生。但是現在這位菩薩,他的大悲心失掉了,「若嫌恨心」,他心裏面「嫌」,也還是恨,內心裏面有恨,是「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的境界,他不願意積聚這麼多的財富來救護眾生,這個為什麼呢?這心裏面有恨,不高興這個眾生,這樣子是名為犯,這個菩薩就犯戒了。在眾多犯裡面,因為有嫌恨心,是犯染污起。

「若懶隋懈怠住少利少作少方便,犯非染污起」,那也是犯,但是不是染污生起的,這個地方有點不同。

這個聲聞比丘,比丘戒一共是二百五十條戒,像前面說到六條戒,菩薩比丘不與聲聞比丘同學,二百五十條去了六條,還有多少條?二百四十四條,那二百四十四條,菩薩比丘和聲聞比丘是同學的,不可以違犯的,這個地方有這樣意思。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箋《菩薩戒本經箋要》:「波羅提木叉,此翻保解脫,又翻別別解脫,通指大小七眾戒法而言之也。毗尼,此翻為滅,又翻為律,別指比丘律藏而言之也。毗尼法中,有性罪,有遮罪。生(錯別字,應該是「性」)罪者:縱使不受戒人,於世法中亦自有罪,如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等是也。

遮罪者:佛為出家弟子護惜譏嫌,遮令莫作。若違佛制,則便得罪,故亦名制罪也。是故菩薩比丘,須同聲聞比丘護持戒法不得媒嫁,不得私作大房,不得在難處妨處作房,不得污他家行惡行,不得自畜長衣而不說凈,不得離三衣宿,不得使尼浣故衣,不得求益衣價,不得求合價買衣,不得過六反索衣不得雜野蠶綿作卧具,不得作純黑羊毛卧具,不得未滿六年更作新卧具,不得坐具不帖故者,不得持羊毛遠行,不得使尼染羊毛,不得賣買寶物,不得販賣,不得畜鉢求好,不得求織好衣,不得與衣瞋奪,不得畜含消葯過七日,不得非時求用雨衣,不得回僧物入己,不得與婦女同室宿,不得與未受大戒人過三宿,不得與未受戒人共誦,不得向外人說他粗罪,不得向外人說所證法,不得與女人多說法,不得掘地,不得壞生草木,不得敷僧卧具不舉,不得僧房不舉卧具,不得強奪止宿處,不得牽他比丘出房,不得於重閣上坐脫腳牀,不得覆房過三重,不得自往教尼,不得教尼至暮,不得譏論教尼,不得為尼作衣。不得與尼屏坐,不得與尼期行,不得與尼同船,不得因尼贊得食,不得與婦女同行,不得過受一食施,不得展轉食,不得別眾食,不得過二鉢受餅麨飯,不得不作餘食法,不得使他犯餘食法,不得非時食,不得殘宿食,不得自取食,不得索好食,不得自與外道食,不得不囑授詣余家,不得食家強坐及屏處坐,不得獨與女人坐,不得故使他失食,不得過受請葯,不得觀軍陣,不得飲酒,不得水中戲。不得相擊攊,不得不受諫,不得恐怖他,不得過洗浴,不得露地然火,不得戲藏他物,不得輒著凈施衣,不得衣不壞色,不得故惱他,不得覆他粗罪,不得授未滿二十者比丘戒,不得發起諍事,不得同賊伴行,不得黨惡見人,不得畜被擯沙彌,不得拒諫難問,不得輕訶說戒,不得受戒而不知,不得違反羯磨,不得不與欲,不得與欲後悔,不得輒入宮閾,不得輒捉寶物,不得非時入村,不得作高牀,不得兜羅棉貯褥,不得作骨牙骨針筒,不得過量作覆瘡衣,不得等佛衣量,不得任尼代索食,不得學家受食,不得恐處受食,不得不齊整著衣,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乃至人持杖劍刀蓋等不得為說法。

如此二百五十戒中,但除少利少作少方便之六戒,其餘二百四十四戒,悉皆同學。若不學者,仍同比丘結罪。以是菩薩比丘,不可謂是菩薩沙彌,菩薩優婆塞等故也。菩薩比丘既爾,菩薩比丘尼亦然。菩薩式叉摩那,亦須同學六法。菩薩沙彌,亦須同學十戒也。憍奢耶,此翻蟲衣。即是蠶綿,但許為眾生畜,不許自用。《大涅槃經》,明文昭著。《大佛頂經》,亦有誠誡慎之慎之。又菩薩比丘,雖雲不同學此少利少作少方便之六戒,然亦同須說凈。故《地持》云:菩薩先於一切所畜資具,為非凈故,以清凈心,舍與十方諸佛菩薩。如比丘將現前衣物,舍與二師等。《涅槃》亦云:雖聽受畜,要須凈施篤信檀越也。荊溪輔行記云:有人言,凡諸所有,非己物想,有益便用,說凈何為。今問,等非己財,何不任於四海,有益便用,何不直付兩田(悲敬)而閉之深房。封於囊篋。實懷他想,用必招愆(犯盜)。忽謂己財,仍違說凈。故知不說凈人,深乖佛制。兩乘不攝,三根不收。若此出家,豈非虗喪。《緇門警訓》云:今時講學,專務利名,不恥五邪,多畜八穢,但隨浮俗,豈念聖言。寧知日用所資,無非穢物,箱囊所積,並是犯財。慢法欺心,自貽伊戚。誰知報逐心成,豈信果由因結。現見袈裟離體,當來鐵葉纏身。況大小兩乘,通名凈法。倘懷深信,豈憚奉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新中國郵票上的佛教印記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