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有十數萬軍隊的大順政權被清軍輕易推翻?

為何有十數萬軍隊的大順政權被清軍輕易推翻?

李自成的失敗源自於軍事上的失策,政治上的執拗,用人上的不淑。軍事上

失去山海關是李自成最最不該的事情,這也是他忽略滿清的表現之一。當時他並未有把滿清列為主要對手,還保留著幾乎全力攻擊南明的態度,北京顯得相對空虛。李自成土地的擴展補充了兵力,但也使主力和名將相對分散,比較難相互救濟。對面南北態勢(南明河滿清)也缺乏輕重緩急的判斷力,並且腹背受敵。

(圖片為大概的相對位置,純手工塗鴉,地圖不夠精確,僅示意使用,不用做教研)政治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句話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變的真理,李自成軍是農民起義軍,起家於反抗地主和實力派,得到廣大被壓迫農民的相應,星星之火,以此燎原。但是隨著李自成佔據北方大部分土地,政治上有了些許的變化。地方實力派是國家穩定的基石,李自成卻依然採取打壓的政策,以至於失信於人。多爾袞利用還有很多人心想明朝的心理,大打政治牌,不僅為崇禎弔唁還要把之前的官員官復原職,得到一部分人支持。而當時南明的做法也相對嚴厲,而且黨政激烈,不思進取。

吳三桂

吳三桂倒戈,一種說法是大家熟知的「衝冠一怒為紅顏」,另一種說法是:吳三桂的父親也因為自己的身份被強行收據錢糧,有一說更是他的父親被緝拿入獄。

李自成既然用吳三桂就應該拿出一點態度,圓滑的態度。在敏感的「三足鼎立」時期,則更顯的重要,可見他用人在關鍵之處不夠聰明。

因此李自成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若沒有李自成搗亂,明朝能消滅滿清嗎?明朝果然敗在自己啊!
李自成開出的條件並沒有明擺地要滅明朝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