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各朝都稱皇帝為「萬歲」,居然有認為不科學,高呼「120歲」的

各朝都稱皇帝為「萬歲」,居然有認為不科學,高呼「120歲」的

我們看歷史電視劇,別管漢唐還是明清,大臣稱皇帝都是「萬歲」,其實「萬歲」一詞本來不是皇帝獨用的,而且直到宋朝,才完全成為皇帝的專用。

「萬歲」最初只是表示人們內心喜悅和慶賀的歡呼語,誰都能用,有開心事,就大叫「萬歲」,跟老毛子那「烏拉」差不多。

「萬歲」這詞兒好啊,朗朗上口,延年益壽,於是漢朝的臣子們朝見國君時就常呼「萬歲」。慢慢的,這個詞皇帝越來越喜歡,但稱其他人為「萬歲」,皇帝也不管。

到了漢武帝時不一樣了,這位酷愛至尊無上權力的皇帝,要把「萬歲」據為己有。

《漢書·武帝紀》中說:元封元年「春正月,行幸緱氏。詔曰:『朕用事華山……翌日親登嵩高,御史乘屬,在廟旁吏卒咸聞呼萬歲者三。登禮罔不答。」

漢武帝詔書說,他登上了嵩山之巔,隨行的吏卒們都聽到了有聲音向他大呼三次「萬歲」。

至於這是誰呼的,是山神!

當地的山神向漢武帝這位遠方來賓呼喊致敬,漢武帝也致意還禮,山神還直客氣,「登禮罔不答」。

「三呼萬歲」、「山呼萬歲」,都是從這兒來的。

15年後,「山呼萬歲」的升級版又來了。漢武帝「幸琅邪,禮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稱萬歲。」

這回更神了,整座山都喊他「萬歲」。

山神這麼識貨,石頭山都這麼識相,凡人還不知道識時務?還敢亂呼「萬歲」?稍微聰明點的大臣也不會這麼干啊。

不過民間遇到慶賀之事時,還是有人呼「萬歲」。清人趙翼考證說「民間口語相沿未改,故唐末猶有以為慶賀者,久之遂莫敢用也。」

到了宋朝,皇帝即「萬歲」,其他人再用就是大逆不道。

好玩的是這稱呼也「山高皇帝遠」,宋庄綽《雞肋編》中說,「歲除爆竹,軍民環聚,大呼萬歲,尤可駭者。」

在廣南那樣的窮鄉僻壤,過年軍民放鞭炮玩嗨了,照樣大呼「萬歲」。對此庄綽稱太可怕了,「尤可駭者」,其實當地人根本不當回事。

更好玩的是,為了表示重要性,當地人還把女婿呼為「駙馬」,「皆中州所不敢言」。

雖然都喊「萬歲」,但歷代帝王「百歲」的都沒一個,活得最長的皇帝是乾隆,89歲。

「人壽不過百歲,數之終也,故過百二十不死,謂之失歸之妖」,明人謝肇浙說人能活過120不死的,都算老妖了。

這個「人活120」,也是女真人認為的極限。

女真人剛進中原時,也覺得「萬歲」這意頭不錯,但不靠譜。啥萬歲啊,人怎麼可能活到一萬歲?先努力活到120吧!

所以開始時女真不稱皇帝為「萬歲」,他們上朝時就呼「一百二十歲」。

真是實在人啊!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情詩經 的精彩文章:

韓穎華「三板斧」砍完曾志偉開曬止疼葯,你更需要曬的是證據
看《莫斯科行動》才發現俄羅斯居然沒烈酒:喝酒,中國才是戰鬥民族

TAG:愛情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