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理服務行業如何通過打造個人品牌,年吸粉百萬?

心理服務行業如何通過打造個人品牌,年吸粉百萬?

最近幾年是不是覺得百度推廣不行了,傳統的營銷模式日漸沒落,相信不少人聽過這句話:未來,有個人品牌的人才更有價值。

在互聯網資訊日益發達的時代,建設好心理諮詢師個人品牌,要比瘋狂學習心理技能更重要。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

審美疲勞的社會——個性化品牌更容易突出

當代社會,我們厭倦了隨處可見的商業廣告,用戶更願意相信一個「活生生」的人,正因如此,打造心理行業個人品牌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做得很好。

比如:做情商的張儀筠、岳曉東(哈佛大學)、楊鳳池(央視心理訪談),以及最近比較火的嚴虎博士(青少年繪畫心理)等等

這一切都是有意識的人設:刻意打造的個人品牌IP。

擁有個人品牌,會有什麼優勢呢?

心理邦加速器負責人劉瑞登總結:

1、低認知成本:有個人品牌的人率先完成了別人對你的認知過程,建構起細分領域的品牌關聯,而沒有品牌的人,要讓別人了解你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或者是投資巨大的廣告。

2、高信用背書:個人品牌很容易得到別人的信任,商業交易的本質就是信任,建立個人品牌就是在建立行業信任群,打造信任標籤。

3、高的溢價(議價):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服務,你可以賣的比別人貴,而且你的推廣成本要比沒有品牌的個人或者公司要低的多,也因為個人品牌聚集用戶,和各大平台有談判的餘地。

4、強話語權:話不在乎對錯,而在於誰說,有了品牌,大家信、願意聽,這就是價值。

3、更容易突出:同樣的勤奮的諮詢師,因為有了個人品牌,擴大了宣傳陣地,流量更大,來訪者容易找到並達成轉化(個案、團體、會員等)。

未來3年,有個人品牌的人,才會有核心競爭力,才可以輕鬆獲獲客,積累寶貴的實踐經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接下來心理邦加速器專門開設專欄,打造心理IP方法論,像今日頭條、百度百家號這些自媒體平台都有大量的流量,通過建立+自媒體知識學習,希望大家都能學會一種低成本獲取流量的方法,建立起個人粉絲矩陣。

在打造個人品牌過程中,獲取流量和粉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

我們該如何去做?更好地建立起個人心理品牌。

首先要做好以下內容:

一、定位

尋找適合併擅長且喜歡的定位,定位不能盲目、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也要考慮易於建立細分標籤。

1、定位必須是自己擅長的,不擅長的領域事倍功半,因為打造自品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個人品牌也需要持之以恆的維護,不斷的建立起細分領域新認知。

2、定位必須高大上,看起來很棒,比如「心理邦」垂直媒體,邦寓意精神家園,心理邦:打造心理人的精神家園。

比如北京有個朋友做兒童心理的,起名:兒童心理專刊,名字很不錯,容易誤認為是雜誌,反而很有效果。

3、定位聚焦到細分領域,不要大而全,什麼都想做。

打造個人品牌,要想提高成功率,降低難度,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垂直細分的領域或者創新的領域裡面專註,建立起垂直細分的個性標籤。

專註,就是在1厘米的寬度上,深耕10000米。

在定位選擇上,還有一個重要的技巧:跨界,比如心理邦從成立之初就定義為「心理媒體」,同時也是中國首家專註於報道心理全產業的垂直媒體。

二、佔位

在做好定位之後,就要迅速佔位,搶佔這個領域第一認知。

定位的目的是貼標籤,讓大家更容易識別你、找到你,在介紹的過程中記住你。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不斷去強化它,展示它,強化屬性和認知,不斷增加粉絲群並高度互動,逐步建立起個人品牌。

那麼,該如何佔位呢?

1、佔領搜索關鍵詞

平時我們想要了解一個事情或者是查詢資料,我們第一反應是什麼?

當然是去百度、微信等搜索引擎搜索相關信息和內容;

比如在官方媒體報道、權重較高的媒體平台等。

如果什麼都搜不到,那麼對這個人或事務的印象肯定會大打折扣,如果再有負面信息(需要進行危機公關),再怎麼說自己牛逼你都不會相信。

如果搜到很多這個人的媒體的報道,名人合影,成就記錄等視頻或者圖片,你會有什麼感覺?

對這個人的信任會立即增強。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佔領搜索引擎。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申請幾個博客,以及各個網站的專欄,百家號、網易號、搜狐號、簡書等,把自己的文章同步上去。

如果你有錢,就請人寫一些專訪等文章,付費發到各大新聞網站,效果更好。

2,佔領用戶心智

在上面完成了佔領搜索引擎,新的用戶粉絲關注、了解到你,初步的基礎信任後,這還遠遠不夠,你還需要快速佔據用戶心智。

佔領用戶心智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信任背書,讓牛逼的的說你牛。

建立信任背書的方法有很多種:出書、接受媒體採訪、上電視,名人推薦都是非常有效的辦法。不過這些方法對新入行新手諮詢師有一定的門檻,後期我們專門去講新手諮詢師如何建立信任打造IP。

3,佔領細分用戶群

佔領細分用戶群,就是為知識變現做服務,不賺錢的事情,是無法長久的。

想要有知識變現,就必須要建立核心產品、課程、體系,大部分人都感覺做課件非常複雜,說自己做不了,其實這是思維定勢造成的。

我們只需挖掘用戶的需求,來設計開發即可,進而進行驗證我們的觀點。

總結:一定要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去了解用戶的訴求,認真做好研究和課件。

以劉瑞登舉例:從15年下半年就開始個人運營自媒體,有大量的自媒體實戰經驗和心得,有一次做童玉娟老師公益課過程中,得到了大量的用戶支持和鼓勵,並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和資源。

其中,大部分粉絲都是熱愛心理學、想通過心理學提升自己的人群。

接下來就是粉絲用戶變現:電商(賣書、課程),會員等。

對於一個新入行諮詢師來說,這篇文章的包含的信息量可能會有些大,希望大家能認真思考、學習,如果看完感覺無從下手,說明你的知識還欠缺的太多,建議先了解自媒體知識,再規劃自己的個人品牌打造。

這個時代機會只會眷顧有準備的諮詢師

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大膽往前走。

有些水必須自己去趟,有些坑,必須自己去跳。

最後,在打造心理服務行業個人品牌過程中,要切記:

沒名氣時候要高調,不能謙虛;

成名之後要謙虛,這樣才更有親和力。

低調是美德,而高調更是智慧,但是過於低調,你會失去很多曝光的機會。

可能大家經常都會有這種經歷,看到一個不服氣的心理諮詢師在那胡說八道,感覺很不舒服,認為自己比他專業的多,可是自己沒有名氣、沒有勇氣、沒有機會表現自己,白白喪失很多的機會和機遇。

在心理諮詢的賽道上,競爭者眾多,我們不妨換個方向走,或許就個人那個更容易了。

明天我們將為大家推薦自媒體品牌平台案例分析,歡迎大家關注。

作者:登哥,中國心理IP第一課主講人,心理邦加速器IP簽約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邦 的精彩文章:

TAG:心理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