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普洱茶葉底常用15條專業術語

普洱茶葉底常用15條專業術語

葉底,是茶葉品評的一種常用術語,亦稱茶渣,即指干茶經開水沖泡後所展開的葉片。將泡過的茶葉倒入葉底盤或杯蓋中,觀察其嫩度、勻度、色澤。有人說,葉底其實無秘密。不能通過葉底來斷定一款茶是否是好茶。當然,凡事無絕對,但是葉底一點忙都幫不到嗎?顯然不是這樣的。

特別是普洱茶,看葉底主要看嫩度,色澤勻度,葉質,勻度,看泡出來的葉底完不完整,是不是還維持柔軟度?大多數的情況下,好茶自有好料之相;少數情況下,有可能因為看不見的製程或者是倉儲問題,導致好料未能成為好茶。

即使如此,葉底仍然有其值得了解的知識。比如以下這些常用術語就是最好的說明。

細嫩:芽頭多,葉子長而細小,葉質優嫩柔軟。

鮮嫩:葉質細嫩,葉色鮮艷明亮。

勻嫩:葉質細嫩勻齊一致,柔軟,色澤調和。

柔嫩、柔軟:芽葉細嫩、葉質柔軟,光澤好,手指撫之如錦。

肥厚:芽葉肥壯、葉肉厚,質軟,葉脈隱現。

瘦薄、飄薄:芽小葉薄,瘦薄無肉,質硬,葉脈顯現。

粗老:葉質粗大,葉質硬,葉脈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勻齊:「勻」是色澤調和;「齊」是老嫩一致,勻正無斷碎。

單張:脫莖的獨瓣葉子,也為「單瓣」。

短碎:毛茶經精製大都斷成半葉,短碎是指比半葉更碎小的碎葉,也為「破碎」。

開展、攤張:沖泡後,卷緊的干茶吸水膨脹而展開片形,且有柔軟感的為「開展」;老葉攤開為「攤張」。

捲縮:沖泡後,葉底不開展,仍捲縮成條形。

硬雜:葉質粗老而駁雜。

焦斑、焦條:葉張邊緣或葉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黃色燒傷斑痕。局部的為「焦斑」,全部燒壞為「焦條」。

枯暗:葉色暗沉無光,陳茶葉底多數如此。

通過以上這些葉底專業術語,不僅可以傳達出普洱茶用料的優劣、還可以鑒別出工藝的好壞,這將直接影響到普洱茶的好壞。

同時,在以葉底來評鑒普洱茶的時候需要注意,觀察葉底一定要將沖泡過的茶葉導入專門的葉底盤,注意拌勻、鋪平、不能有褶皺。如果實在看不清,可以將葉底用清水漂洗,讓葉底浮在水中,這樣可以觀察的更為仔細!

整 理:茶小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萊蕪市食葯監局提醒消費者關注購茶安全
茶喝「對」了是養生,喝「錯」了是養病!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