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SEMI:中國將超越韓國,成為半導體設備最大買家

SEMI:中國將超越韓國,成為半導體設備最大買家

SEMI:中國將超越韓國,成為半導體設備最大買家

來源:內容來自「鉅亨網」,謝謝。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昨日公告2月北美半導體設備商出貨金額,達24.1億美元,創17年來新高紀錄,顯示半導體設備需求持續暢旺,推升出貨金額成長,設備廠營運仍可望持續有撐。

SEMI統計,2月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24.1億美元,較1月增加1.7%,較去年同期增加22.2%,創2000年12月以來新高,也是17年來新高。

SEMI 強調,2 月半導體設備出貨仍維持一定水準,顯示今年半導體設備支出,仍將朝正向發展。

SEMI 日前預估,今年整體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將較去年成長9%,2019 年將再增加5%,是首度連續4 年設備出貨金額維持成長的情形。

而近年半導體設備出貨持續成長,主要原因是來自中國大陸半導體廠產能持續開出與擴大,推升了設備出貨成長。

SEMI 預估,2018 與2019 年晶圓設備支出,將以三星居冠,投資金額雖較2017 年下滑,但仍是全球最大,中國大陸晶圓設備需求也將快速成長,估今年成長率達57 %,明年將達60%,2019 年中國大陸設備支出金額將超越韓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地區,是全球成長率最快的地區。

台灣晶圓設備支出金額則排名第三,預估今年支出金額將減少10%,明年則預估可成長15%,將達110億美元。


成為全球最大設備購買地背後的隱憂

半導體製造設備可分為晶圓處理設備、封裝設備、測試設備和其他設備,分別對應集成電路製造、封裝、測試和矽片製造等工序。其中晶圓處理設備技術最複雜、種類和數量最多、設備成本最高,晶圓處理設備佔據了設備市場最大的份額,且近年來份額還在不斷提升。預計2018年,晶圓處理設備的市場規模約為491.9億美元,佔比81.8%,封裝設備37.5億美元,佔比6.2%,測試設備45.3億美元,佔比約7.5%,其他設備市場規模26.3億美元,佔比約4.4%。

從目前發展情況看來,中國成為全球最大設備購買地是必然的,但我們應該看到其背後的隱憂,那就是相關設備的供應只能依靠外企。

我們看下Gartner 2016年的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排名,當然裡面並沒有中國公司出現,只有三個國家的公司上榜了,美國,日本和荷蘭。

世界前三名是美國應用材料,美國Lam Research,荷蘭ASML。

接下來是第四名日本的東京電子,第五名美國的KLA Tencor

前十名的門檻為4.97億美元,可以看出其實世界十強的門檻並不高,但就是這麼低的門檻,也就是30多億人民幣,我國仍然沒有一家企業入圍。

世界十強裡面,只有美日荷三個國家的企業入圍。

美國三家應用材料,Lam Research(科林研發)和KLA Tencor,營收共計153.56億美元,可以看出美國這三家就佔了全球份額的接近37%。

其次是日本有五家,東京電子,Screen semiconductor(迪恩士),日立先端科技尼康和日立國際電氣,合計84.76億美元。佔全球20.6%,僅次於美國。

但是注意,日本雖然有五家,但是只有東京電子體量比較大,營收為48.61億美元,比其他四家加起來還要多。

尤其是曾經在半導體設備製造盛極一時的尼康,現在年營收下滑到只有7.32億美元了,日立國際電氣也在2016年出現營收大幅下滑。

與此同時日本半導體設備製造的領頭羊東京電子發展勢頭不錯,日本迪恩士增速更是前十強中最高,因此東京電子,迪恩士,日立先端科技三家是日本的代表公司。

然後是荷蘭有兩家,沒錯荷蘭居然有兩家,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ASML,排名全球第三。

另外還有一家ASM International,兩家合計55.88億美元,佔了全球的13.55%。

前十名只有美日荷,因此美國、日本、荷蘭是世界半導體裝備製造的三大強國。

當然,上面的數據只是設備的收入,實際上這些廠家除了賣設備以外,還有服務收入,比如說你工廠的設備出問題了,那麼就只能找廠家來解決,這個也是要收費的。

可以看到,隨著國內的半導體建設加速,國產設備的自立自強勢在必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成為AI產業的ARM?這家公司或真有機會!
高通開除董事長,為何?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