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廣東倉的貯存茶友原創分享

廣東倉的貯存茶友原創分享

由於各地的氣候差異較大,溫濕度的不同,導致藏出來的茶葉口感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大家熟知的倉就有勐海、昆明、廣州、東莞。。。等。「倉」說明此地的藏茶已有一定的數量和規模,管理者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藏茶條件,並且藏出來的茶受市場所認可,可以自由在市場上流通。

但顯而易見此概念也是個商業性質濃郁的,有倉的地方一般普洱市場商家集聚,交易規則成熟,並且量大。前段時間阿木木問我藏茶的技巧,我一併和大家說,如果不是做茶葉生意的,只是個人藏茶,就不要過度迷信「倉」這個概念,即使各地溫濕度不一樣(因為由於各地溫濕度的不一樣,各地茶商在長期的商業競爭中不斷排外而發明新商業概念,打擊對手,以此為自己的茶葉增值)。只要保證倉儲方式科學合理,別的地方不敢說,雲南兩廣福建等南方倉出來的普洱、滋味都不會差到哪去。

那麼科學合理的貯存方式是指哪種方法呢,2005年後的普洱包裝上基本都有一句貯存方法:「在清潔、通風、避光、乾燥、無異味、無污染條件下保存。」這句話就已經提示了想把茶藏好,上述大部分貯存條件都要滿足。其實簡單來說貯存方法非常簡單:在無污染的環境下控制好溫濕度。

無污染好說,就是讓茶葉與周圍環境隔離,最好單獨放在一個空間,比如大家可以選擇瓦楞紙箱存放茶葉,如果是散餅或散茶最好加一層牛皮紙或密封袋,然後放在離地,相對較高的架子或柜子上,以避免異味。而控制溫濕度就要複雜的多,這取決於各位買到的普洱品質,有的年份普洱湯質厚實,滋味悠長,回甘迅猛,質量非常好,那麼最好不要提前陳化,讓其在較乾燥、溫度適宜(濕度70,溫度10-30)的環境下自然轉化,把其比較好的一面保存下來。有些茶質量普通或新茶感覺細膩薄弱,則不宜久放。一般而言,這種茶10~15年間就可以轉化得很好,甚至水分多一點點的茶品,可能在7、8年時口感已不錯,那麼就不用刻意去控制溫濕度。

另外貯存中關於通風這一條件,我和朋友們的討論中一致認為:在南方倉儲可以通風,但一定要控制次數,這也取決於溫濕度。這裡要說一下所謂的密封倉與通風倉。通風倉是以前大家不懂倉儲,亂搞的產物。真正專業良好的倉儲,一定是密封倉,即以密封自然存放為主,盡量少的人工干預,偶爾通風換氣,排異味。為什麼有通風倉?是因為大家被濕倉茶搞怕了,以為干倉不能像濕倉那樣密封,要通風,所以出現通風倉。有很長一段時間,許多人誤以為,密封就是濕倉,通風就是干倉。其實參與普洱茶後發酵的是厭氧菌,只有在密封條件下才能很好的繁殖。茶葉放在昆明,每天每時每刻都通風透氣,讓微生物怎麼好好生活、製造後代。茶葉放在廣東,通風透氣的結果就是茶倉里湧進許多潮濕空氣,一定要密封,沒有空氣對流就沒有濕度的傷害。

最後講一點需要注意的有的朋友住的樓層高,在回南天或夏季雨季悶熱濕潮時期,濕氣一般出現在房子的四角和天花板,那麼就要注意除濕劑或除濕機放高一點,如果不顯著可以上風扇對著牆角吹(不推薦空調,浪費電、時間一久不清洗機板還有異味),一定記住濕氣重的時候不要開窗,其他時期要自己取樣品嘗,看看有沒有陳化過快甚至霉變等現象,隨之選擇通風或密封。有些朋友住在較低的樓層(比如我),在潮濕季節,濕氣四面八方涌過來,地板和牆上都會冒水,那麼請門窗緊閉,除濕工作做到位(經常要留意溫濕度計),一年開門窗開箱子通風一兩次就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淡飲粗茶有真味 窗明几淨是安居
茶花開得又美又水靈,這個竅門來幫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