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那山·那水·那古樸的火塘

散文:那山·那水·那古樸的火塘

文/陶建軍

【作者簡介】陶建軍,麻城市特殊教育學校中學語文高級教師。現在麻城市木子店鎮熊家垸擔任駐村扶貧工作隊長,有多篇駐村隨筆見於多種媒體。

散文:那山·那水·那古樸的火塘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麻城東部大山之中,有一個很小的村莊,叫做熊家垸。雖然小的微不足道,也沒有什麼名氣,可是這裡,青山綠水,風景宜人,具有濃烈的鄉土氣息。「酒不醉人,人自醉」,美麗的畫面足以讓人陶醉、垂涎!

我們進駐該村開展精準扶貧的時候,正是夏天,「佳木秀而繁陰」,山上的大樹參天入雲,鬱郁蒼蒼,樹下綠草如茵;山路蜿蜒,不寬的路徑,兩邊青草,野花,樹木,高高低低,錯落有致。那青蔥的草兒,或齊膝,或只跟腳面高度一樣。草叢裡,有蟋蟀和蛐蛐的奏樂,他們變換著節奏,時長時短。不知在哪棵樹上的蟬兒,不甘寂寞,嘹亮的蟬鳴破空而來,似乎相遇蟋蟀和蛐蛐兒們一爭高低。

就是在這樣的山村中,有一條無名小河,穿村而過。要說,它就是發源於熊家垸存的一個自然村落李家沖的後山上,曲曲折折,河的兩岸,石頭築起的石岸。自然古樸,犬牙交錯。

夏季的時候,降水密集,水從後山上衝下來,接連要跳過好幾道攔河水堰,到了夜晚,水聲嘩嘩作響,到了冬季,進入枯水期,也是水流不絕,潺潺細語,清澈見底。

不過,只要不是山洪爆發,一年四季,水面不深,河水清澈甘甜,游魚細石,清澈見底。不知道是誰家養有一群鵝鴨,在水面上悠閑的游著、嬉鬧著。瞧,它們的身子像小船似的輕輕浮在水面上.兩腳卻像雙槳在水裡划行著。啊!它們游泳時多麼有趣,他們的頭和脖子深深地往水裡扎,雪白的尾巴翹得高高的,像一朵盛開的白荷花。鵝有時在水中拍打著雙翅,好像要站起來走路;有時把頭慢慢伸進池水,又迅速揚起脖子露出水面。對於鴨子來說,在龐大身體,叫聲嘹亮的鵝面前,鴨子們似乎總是謹小慎微的度過自己的時光,只要當它們斗膽搶食鵝嘴邊小魚的時候,鵝才會憤怒的大叫「嘎嘎嘎」,用自己堅硬的喙或者有力的大翅膀扇走可憐的鴨。絕大部分時間,它們在水裡又是洗澡,又是撒歡,玩得開心極了。此時此刻,駱賓王那首:「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自然而然就會被我們憶起。

散文:那山·那水·那古樸的火塘

河裡魚類眾多,也是小孩們嬉戲、捕魚的好地方,河魚雖小,也沒有很好的看相,釣魚、捉魚重在樂趣嘛。

婦女們在這裡洗菜、洗衣,優哉游哉,一邊洗一邊談天說地,喜笑顏開,好不熱鬧。很多時候,如果有個幽默的男人說著幾句什麼淳樸的笑話,這些浣衣的婦女們隔著河,叫罵著,向對方灑著水。

我不是本地人,但我被這裡的景、人、情所深深吸引。

進村的時候,坐在車上繞著大山轉,繞來繞去總是感覺似乎沒有盡頭,雖然路面彎曲不過都是硬化的水泥路,坐在車上沒有一絲焦慮,反而沿路的花花草草、翠綠的松柏、偶爾出來覓食的松鼠、兔子頓時讓人心裡一亮,非常愜意,讓人很快就忘記了燥熱。從鎮上到村裡用了半個小時,下車後路過一戶人家,一位熱心的大嫂請我到家裡喝點茶,休息下。我在想,我與她完全是兩個陌生人,她就讓我到家裡休息,並泡好茶水,這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一句熱心的招呼、一杯淡香的茶、一把舒適的躺椅,這讓我感動不已。在這裡,無論你是外地人還是本地人,都會被他們的熱情、質樸所感動。

這裡是天然的氧吧,山谷空氣清新、鳥鳴山幽,是養生修性的好地方,此時此刻,心中泛起層層熱浪。嚮往一茶、一樹、一搖椅,房前屋後有樂趣;嚮往一品、一靜、一消遣。

在這樣的村子裡生活時間長了,我倒發現這裡的人們與我們的生活有些區別,一個最大的不同是,這裡人家裡會客,一般不在客廳里,而是在火房中。

這裡每家每戶幾乎都建有火房,很多人家,火房裡有傳統的火塘,火塘上面有個吊鉤,當地人叫做「罐鉤」,——一個木製或者鋼筋做的杆子,杆子上面連著一個粗鐵絲,在杆子接近吊鉤的地方,有個能夠移動的鋼片或者木板,讓杆子從鋼片的圓洞中穿過,連著另一根鐵絲,這樣那個罐鉤在這種力的作用下,可以靈活上下移動。

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很多人家,對這種火塘和吊鉤進行了改裝升級。他們安裝起火爐,下面是能夠燒柴火的灶,上面被套上一個圓形的桌面,桌面中間被摳出一個圓形的孔,這個孔上面可以放上鐵鍋,採用柴火燒,既可以燒水煮飯,又可以取暖,可謂一舉兩得!

一到冬天,不管是火塘還是火爐,裡面燒著篼子火,一家人就團團圍坐,吃著吊鍋中一鍋煮的山餚野蔌,喝著自己家裡釀造的老米酒,熱熱鬧鬧,舒舒服服,開開心心的享受著木子店人神仙一般的日子。那句著名的民間俗語就會被他們唱起來:「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別有一番風味,預示著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整個房間內非常暖和,舒適,效果一點都不比空調差,一旦走進去就不想出來了。我剛剛到熊家垸駐村的時候,聽到他們說:「我家今天有三轉客。」有點發懵,後來慢慢知道,這裡的人們家裡有客人,大家都是圍著火塘團團圍坐,自然就是「一轉」與我們那裡圍著四方桌子而坐,叫「一桌」自然不同了。

散文:那山·那水·那古樸的火塘

我曾經翻閱過有關資料,有人說,木子店人,是上古巴人的後代,理由有:木子店人喜歡吃吊鍋,與長江上游重慶一帶巴人後裔喜歡吃那種吊在三腳架上的吊鍋煮菜一樣;他們喜歡喝的老米酒,與重慶和鄂西人喜歡喝的老酒幾乎同源;更充分的證據是,從木子店李峰山「世界磁谷」那邊發源的一條長江支流,叫做「巴水」,此「巴」與當年「巴陵郡」之「巴」都應該是同根同源。

時代久遠,我們大可不必糾結與這些。只要是有著怡人的景、質樸的人、平靜的心,在這裡交織,就會無不讓人感嘆,無不讓人心生一種非同一般的幸福,如此極好!

散文:那山·那水·那古樸的火塘

(圖片來自於網路)

點贊和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詩歌:等你,在北緯38.6度
小說:競選縣令(下)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