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艾艾貼 公孫穴

艾艾貼 公孫穴

公孫穴

艾艾貼使用方法:艾艾貼艾灸3~5壯或溫針灸,艾條灸10~20分鐘。

【功用】健脾胃,調沖任。

【主治】胃腸疾患:嘔吐,呃逆,反胃,噎膈,腹痛,胃脘痛,食不化,腸鳴,泄瀉,痢疾。

婦人疾患:婦人血暈,胎衣不下,痛經,月經不調,帶下。

沖脈病:逆氣里急,沖逆攻痛,氣沖胸中、胸膈、喉嚨。

其他:眩暈,癲癇,瘧疾,煩心,失眠,發狂妄言,嗜卧。

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足痛,足腫,足內翻。

【穴名釋義】公,通「祖」,有本源之意;孫,子嗣。脾經之絡脈從此通向胃經。

【特異性】本經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交沖脈。

【標準定位】在跖區,當第1跖骨底的前下緣赤白肉際處。

【取法】正坐垂足或仰卧,於足大趾內側後方,正當第1跖骨基底內側的前下方,距太白穴1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展肌(腱)→短屈肌。皮膚由腓淺神經的分支,足背兩側皮神經的內側和隱神經雙重分布。皮下組織內有血管網及少量的脂肪。趾跖側筋膜在足底部形成跖腱膜,前方止於跖趾關節囊和屈肌腱鞘。 針經上述結構,進入展肌的短屈肌,該二肌由足底內側神經支配。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深刺可透湧泉,局部酸脹,可擴散至足底。

本文由【艾艾貼總代理王美玲】整理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艾艾貼評測網】

每一次閱讀都有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艾貼艾灸粉絲團 的精彩文章:

TAG:艾艾貼艾灸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