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風不及,豆蔻梢頭

春風不及,豆蔻梢頭

「春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指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從這一天起,晝漸長夜漸短,隨氣候的變化,身體也有不同需求。那麼春分應如何養生呢?

一、調養精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調攝應做到心胸開闊,心情舒暢,戒郁怒以養性,假日去踏青春遊,陶冶性情,會使氣血調暢,精神旺盛。但需要注意的是,大風、大雨或霧霾天氣不適宜外出運動,人們應謹慎出行,請大家應關注天氣預報,並決定出門著裝。

二、禦寒保暖

春天宜晚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動,舒展形體,使精力更加充沛。但春天要特別注意禦寒,養陽斂陰。根據初春天氣乍寒乍暖一日三變的特點,衣服不可驟減,過早脫去冬衣,容易受寒,引發呼吸系統疾患,要隨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以適應春季氣候多變的規律。

三、運動鍛煉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鍛煉身體的最佳季節。春天空氣清新,這種環境最有利於吐故納新,充養臟腑。春天多鍛煉,會增強兔疫力與抗病力,令人思維敏捷,不易疲勞,人們可根據自己年齡與體質狀況選擇適合的戶外活動,如太極拳,慢跑、放風箏等。

四、調節飲食

春天新陳代謝旺盛,飲食宜甘而溫,以健運脾胃為食養原則,忌過於酸澀,宜清淡可口,忌油膩生冷。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特別是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品,如瘦肉、豆製品、蛋類、胡蘿蔔、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還應注意不可過早貪吃冷飲,以免傷胃損陽。

五、保健防病

春天溫暖潮濕且多風,最適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繁殖傳播,易發生流感、肺炎、支氣管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講衛生,勤洗晒衣被,除蟲害,開窗通風,提高防禦能力,疾病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避免傳染。

故事的開始是這樣

春天又是氣候交替的過渡季節,若不重視保健,或過食辛熱助火之品,再被時令之邪引發,一些舊病宿疾極易複發,如偏頭痛、慢性咽炎、過敏性哮喘、高血壓、心肌梗塞等,應特別注意從衣食住行各方面調攝預防。

圖文 | 治未病中心 羅文君

編輯 | 宣傳科 譚盼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