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珠寶新興市場增長加速 消費者需避免陷阱

珠寶新興市場增長加速 消費者需避免陷阱

文/羊城晚報記者 孫晶 彭雨澤

第三十五屆香港國際珠寶展閉幕不久,主辦方調查顯示,珠寶業界最為看好的新興市場就是中國內地。而國內多家珠寶機構的數據也紛紛指向不斷增長的珠寶消費,預計到2022年,中國珠寶製造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3350億元。

國內珠寶消費不斷增長

在香港國際珠寶展上,香港貿發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環球經濟持續好轉,去年香港貴重珠寶的出口增長3.6%。香港貿發局訪問了近1300位參展商和買家。調查顯示,62%受訪者預期今年公司銷售表現維持不變;預期銷售上升的有33%;預期下跌的只有5%,反映業界對前景樂觀。與去年調查相比,受訪者普遍對新興市場前景越來越有信心,他們最為看好的新興市場是中國內地,其次是中東、俄羅斯、拉丁美洲和東盟;至於成熟市場,受訪者最為看好西歐。

也有機構調查顯示,中國珠寶銷售於2017年12月大幅回收,總額近50億美金,比之前半年每個月都高出近10億美金。香港主要珠寶零售商報告表示,繼連續兩年的銷售下滑後,2017年三季度的同店銷售增長了5%-12%。

其實,中國珠寶消費最近兩年的增長不容小覷。相關機構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中國珠寶製造行業銷售收入已達4405.38億元,業內多個珠寶品類消費總量居世界前列。預計到2022年,中國珠寶製造行業銷售收入將達到13350億元,前景十分廣闊。

具有收藏市場風向標的拍賣行數據同樣支持這一觀點。不管是從佳士得、蘇富比在2018年1月間公布的2017全年珠寶拍賣成交數據為5.567億美元、5.513億美元,以及創造的10多項世界紀錄,還是由中國內地從11月底開始至12月底結束的2017年秋季拍賣會中,北京匡時、北京保利、中貿聖佳、中國嘉德、西泠印社等先後落槌的「珠寶與翡翠」板塊,環比春拍乃至以往戰績,不僅拍品總量、門類和總成交額有所增加,而且諸多品類的成交率也在提升。

哪些珠寶最受藏家歡迎?

珠寶的種類繁多,在中國的珠寶消費和收藏市場,哪些珠寶才是最受歡迎和有收藏前景的?

在香港國際珠寶展上,主辦方的調查顯示寶石方面,最多受訪者看好鑽石,其次備受看好的是翡翠、海藍寶石和珍珠。

而從全球市場來看,另一個國際知名的珠寶展圖森寶石展的報告稱,對於高品質寶石,尤其是未經處理的寶石及價格親民的寶石需求強勁,但中端市場依舊疲軟。紅藍寶石及祖母綠需求良好,但由於供應增加,價格會有所下降。隨著市場上越來越多獨特的珠寶以較實惠的價格出售,紫水晶、黃水晶、藍色托帕石及其他低價寶石需求也增加。此外,設計師打造的限量或獨一無二的作品也炙手可熱,市場需求旺盛。

記者梳理了多家拍賣行近年來的一些拍賣業績發現,根據10年前的羅博報告報導,買家可能會以每克拉20萬至3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藍鑽,今天同樣的寶石,售價為每克拉200萬至300萬美元。這個價值增加了十倍。

拍賣行的紀錄顯示,一件由Lacloche設計的Art Deco戒指,鑲有一枚未經加熱處理的5克拉緬甸紅寶石,2007年成交價為3萬英鎊(約合41000美元)。卡地亞戒指中類似的紅寶石最近以36.25萬英鎊(497930美元)成交,僅僅七年就增長了1108%。

對話專家:

珠寶證書效力還需多辨別

近年人們對珠寶收藏和投資的熱度不減,但也容易踏入消費陷阱,專家建議珠寶收藏大前提是首先要熟悉,懂行,不要趕時髦收藏。「3·15」當天,在廣地珠寶的免費鑒定珠寶活動中,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了廣東省技術監督珠寶貴金屬質量檢驗站站長、《老侯尋寶》作者侯舜瑜和廣地珠寶總經理、國家註冊珠寶玉石質檢師胡學年,請他們談談關於珠寶收藏存在的一些問題。

羊城晚報:老百姓送檢珠寶目前主要問題集中在哪些方面?

侯舜瑜:首先是許多珠寶經過優化處理例如加熱、加油等,經過優化處理的珠寶並不是假貨,但是其價值和完全天然的存在一定差距,購買者有的不懂得其中的區別,可能對寶石價值產生誤判;二是各類證書問題。現在國內有很多檢測機構,包括一些私人和比較老牌的等等,其資質和檢測能力不同,公信力參差不齊,但證書持有者可能過分相信,以及市面上仍然存在一些假證書的問題。

胡學年:現在各類國際證書在市場逐漸流行起來,部分消費者對國際證書有種潛意識的「崇拜」,認為配國際證書的珠寶玉石就比國內證書的高貴高檔,然而拋開這些國際證書的技術水平資質不說,如果你不了解證書上每個釋語的真正含義,就很容易上當受騙,再加上國外各地的檢測標準與國內存在差異,很有可能出現一件貨品國際證書的結果與國內證書結果不同,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比如再造琥珀在某些地區就被直接定義為琥珀,而按照國內的標準就不能直接定名琥珀(即天然琥珀)。故消費者一定要在清楚了解證書的情況下再選擇配帶國際證書的貨品,否則還是建議購買那些配帶國內大型權威檢測機構證書的商品,比如GTC,NGTC等。另一個突出問題是鑲嵌飾品的伴鑽或者群鑲的鑽石飾品在檢測中發現合成鑽石。消費者在購買此類商品的時候往往只關注主石部分而往往忽略「配角」,貓膩就在這些細微之處產生。所以在消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證書上是否標註伴鑽或者伴石為……的類似字樣,如果有就說明配石也經過檢測鑒定。專業權威的珠寶玉石檢測機構都會提供伴鑽和群鑲鑽石的篩選業務,希望引起廣大消費者重視。

羊城晚報:對於受歡迎的翡翠、紅藍寶、彩鑽等品類的珠寶,您認為在未來收藏市場前景如何?

侯舜瑜:首先彩鑽因價值非常高,門檻高,所以在市場上並不普及,鑽石收藏里在彩鑽中相對價格較低的彩黃鑽近幾年來市場較熱;翡翠作為珠寶在我國代表經典、傳統,其市場歷史悠久,發展充分,較為成熟,翡翠在我國認可度高,其市場的熱度核心主要和大經濟形勢有關,經濟形勢好價格會自然走高;紅藍寶是經典貴寶石,近年來彩寶勢頭更好,因為它進入我們國家興起時間還不久,許多人都是剛接觸,認識程度不高,未來市場發展比較有潛力。不過市場上紅藍寶經過優化處理的比較多,可以多加註意。

羊城晚報:能不能給消費者和投資者一些建議?

侯舜瑜:珠寶收藏大前提首先要熟悉,懂行,不要趕時髦收藏。有以下幾個原則可以參考:1.精品原則,寧可買月亮不要買一群星星。2.撿漏原則,品種大熱的時候去追,價位高自然上漲空間就比較小,收藏不建議追大熱、趕時髦。例如大家都在追顏色濃郁的寶石時,這時候粉紅色的藍寶石價格就很低,但是如果它乾淨又天然無燒,自然前景就會比較好,這個就要靠獨到的眼光了。3.長遠考慮原則,要有長遠眼光,收藏的時間周期比一般交易長,要等待市場變化。4.要考慮自己的變現渠道。

我建議的核心還是要懂行,要了解購買、投資的品種。除去上述幾點,建議大家在投資或購買時最好有權威的證書,可以多找質檢機構諮詢或者懂行的朋友。有意進入珠寶收藏市場的話要注意循序漸進。

(羊城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晚報 的精彩文章:

今日雨水:時降甘霖,吉祥順遂
寶馬女車主遭綁架,與歹徒周旋一夜後,做了一件事成功逃脫,警察都佩服!比電影情節更驚險!

TAG:羊城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