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李敖在這個時候為什麼主張全盤西化?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李敖在這個時候為什麼主張全盤西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胡適、李敖等人的「全盤西化論」,晚清民國時期,中西文化論戰出現了兩次高潮,第一次論戰的高潮出現在1915至1923年,第二次則出現在1934年至1937年。1961年,李敖發表了《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一文,又在台灣島內掀起了一次中西文化論戰的小高潮,這次論戰是前兩次論戰的翻版與延續。

在中西文化孰優孰劣的論戰中,胡適、錢玄同等人,甚至提出了一些過激的言論,比如「廢孔學,不可不先廢漢文」、「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等等。

1947年,李敖與家人的合影

下面,我們來詳細梳理一下,自明末清初以來,中國人對待西方文化的態度。

第一階段:西學中源論

明朝萬曆年間,隨著東西方貿易的興起,歐洲的科學技術知識與學術思想也開始傳播到中國,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耶穌會士在中國揭開了西學東漸的序幕,中國的士大夫一接觸到西方的數學、幾何學、天文學、地理學、物理學等知識,無不感到驚嘆,對於西學,當時的中國士大夫立刻產生了兩種態度,一種態度是努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去尋找西學的源頭,找到中國古代典籍中關於西方的數學、天文學、地理學等相關知識的類似記載,認為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這些知識原本是起源於中國的,只不過後來在中國失傳了,西方人反將其發揚光大,這就是著名的「西學中源」論,這種態度還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持。另外一種對待西學的態度,就是盲目排外,主張在中國學術領域排除西學的影響,直至主張徹底清除西學。

《坤輿萬國全圖》

「西學中源」論因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支持,而得到了上層士大夫的贊同,從此以後,西學得以在「中源」的庇護下,繼續傳入中國。

第二階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江戶時代的日本人也在學習西方科技

1840年以後,西學開始廣為人知,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興起的洋務運動,進一步推動了西學在中國的傳播,這個時候,中國人甚至主動去國外留學,主動翻譯西方的書籍,那麼如何解決中西文化的衝突呢?洋務派官員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實質上就是「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種主張與「西學中源」論如出一轍,目的就是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以求用,康熙皇帝學習西學的目的,其實也是為了「用」。

洋務運動時期的福州船政局

洋務運動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徹底破產,「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學術觀點在1895年之後,受到普遍的質疑,隨之而來的就是「全盤西化」論。

第三階段:全盤西化論

甲午中日戰爭結束以後,中國人不僅努力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而且還大量的翻譯西方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方面的相關書籍,到了民國時期,終於圍繞東西方文化孰優孰劣的問題,展開了一次大論戰。

1915年至1923年,陳獨秀與辜鴻銘展開了一系列的辯論,掀起了中西文化論爭的第一次高潮,辜鴻銘認為西方文化不如中國文化,在中國傳播西方文化,迷亂了人心,他在辛亥革命之後,堅持穿長袍、馬褂,梳辮子,而且還納妾,主張「一夫一妻多妾制」,認為女人纏足也很漂亮,而對西方女人開放的穿著打扮,極盡諷刺之辭,為此還和外國人發生了爭執。

辜鴻銘

胡適、魯迅、陳獨秀、錢玄同、蔡元培等人則主張「打倒孔家店」,反對儒家的倫理道德,反對繼續使用文言文,主張用新文化取代舊傳統。

魯迅、錢玄同等人不僅主張廢除文言文,而且還主張廢除漢字,用拉丁字母取代漢字,甚至還提出了「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言論。

到了1931年,陳序經、胡適甚至還正式提出了「全盤西化」的論點,「全盤西化」論的觀點認為,西方近代文化比中國傳統文化要先進,中國要全面學習西方文化、全盤接受西方文化,即使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近代文化都有優點和缺點,中國人也只能放棄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接受先進的西方文化。

陳序經認為中國現在「事事太落後,樣樣不如人」,只有全盤西化,才能發展壯大,才能自強。

陳序經「全盤西化」的論調一經提出,立刻引起了爭論,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持,胡適就是「全盤西化」論的支持者之一,胡適說他完全贊同陳序經先生的觀點,但因「全盤西化」之「全盤」這個詞容易引起人們誤解和不必要的爭論,主張把「全盤西化」說成是「充分世界化」。

胡適與友人的合影

1931年掀起的這場中西文化爭論,持續到了1937年,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救亡圖存,抗戰禦敵才是當務之急,文化界再也不能為東西方文化孰優孰劣的問題作無謂的爭論了。

可是呢,中西文化論戰到了20世紀60年代,又在中國的台灣島內掀起了一次高潮,這次論戰的發起人就是李敖,李敖當時才26歲,以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學者的形象與當時文化界的大佬、著名學者進行論戰,令人印象深刻,李敖也因此而成名。

李敖的觀點與胡適、陳序經基本一致,所以他的反對者說李敖關於中西文化的論點,其實是胡適、陳序經的翻版。

支持李敖的學者有居浩然、陳鼓應等人,反對李敖的學者有胡秋原、徐復觀、鄭學稼等人。

李敖在1961年為什麼重新提出「全盤西化」的觀點呢?其實,中西方文化論戰,都是在討論如何救亡圖存,如何振興中國,如何使國家擺脫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

從「西學中源」論到「全盤西化」再到現在的「學習傳統文化」,反映的是五百年以來,中國人以西方文化為鏡子,反思中國傳統文化的心路歷程。

到了20世紀的90年代,隨著新加坡、韓國、中國的台灣、中國的香港這四個東方經濟體的興起,所謂的東西文化論爭,也煙消雲散了,以前棄之如敝履的傳統文化,也變成了經典而加以保護了。比如,韓國曾經廢除了漢字,但是現在卻在加強漢字教育,甚至有人提出要恢復漢字;新加坡以前重視英文教育,現在逐漸開始重視中文教育,漢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對漢字教育的重視,也反映了東方各國對儒家文化的自信心在增強。

其實,西方近代文化能夠興起並蓬勃發展,也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深刻影響了西方近代的文官制度,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航海造船技術,為西方的文藝復興、新航路的開闢奠定了一些基礎,啟蒙運動時期,歐洲的思想家和哲學家甚至主張歐洲人要學習中國文化,為什麼這個時期的歐洲人以羨慕的態度看待中國文化呢?因為此時的中國遠比西歐國家要繁榮昌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飛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厲害的一所大學,不是清華不是北大,楊振寧、鄧稼先是校友
中國最厲害的商人,控制了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的經濟,真正的富可敵國

TAG:騰飛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