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羽忠肝義膽不假,張飛對兄弟也是兩肋插刀,為什麼關羽能被後世封神,而張飛卻沒有?

關羽忠肝義膽不假,張飛對兄弟也是兩肋插刀,為什麼關羽能被後世封神,而張飛卻沒有?

關羽死後的地位是逐步提升的。在三國時代他死後地位並不高,生前只是個漢壽亭侯,一種較低級別的侯,他死後四十多年,劉禪才給他加了一個謚號:壯繆侯。

關羽封神的起源是來自宋朝,因為趙匡胤是兵變起家,所以為防止有效仿者,極力宣傳忠君愛國思想,於是在道德和行為的標準制定上就極力推崇關羽的「忠、信、義、勇、智」,到了朱熹理學的時期更加推崇這種規範,以至到明朝,關羽都被封「關帝」了。明朝後期更加完善了,關羽全稱叫「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關羽為什麼被後人尊崇,還是因為他做的事情。身在曹營心在漢是其一,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是其二,華容道義釋曹操是其三,他做的這些事,別人很難做到。所以後人逐漸推崇起來,推崇關羽,是從封建帝王開始的,自北宋以來達到高潮,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於是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關羽文化,關羽被抬上神壇。

反觀張飛雖然也是有「忠」和「勇」甚至「智」,但首先其形象不符合大眾標準,中國一向推崇紅色,所以關羽的面色無論在哪部書中都是用赤紅來描述,同時紅色也是「德」的代表顏色,而張飛是黑色,在歷史中黑色就不及紅色,多少有些莽夫黑旋風李逵的意思。

張飛其實也很講義氣,對劉備更是忠心耿耿。但象張飛這樣的英雄,歷史上太多了,不太鮮明。所以死後的聲名反而不如關羽大。再次張飛的事迹也不如關羽那麼傳神,在重文輕武的宋朝,張飛這樣有「莽夫」特點的人物自然會被落選,同樣粗口,暴躁,這樣的缺點在普通百姓看來也不應該是神的形象,所以張飛很少被提及。

張飛也有被封為神。在明代萬曆年間,明神宗曾經敕封過張飛「三界伏魔大帝雄威遠鎮天尊」,跟關羽只差一個字。關羽是「神威」,張飛是「雄威」。不過,由於敕封之後沒幾年,明神宗就死了,由崇禎皇帝繼承大統,崇禎皇帝並沒有太看重張飛,於是張飛這另一位「伏魔大帝」便逐漸沒落了。

其實在元代以前,張飛的地位跟關羽一樣,甚至還高些。元代《三國志平話》開始,將張飛描寫成了一個瘋狂的莽夫,竟將袁術的太子袁襄活活摔死,而後,又逐漸變得酗酒、暴躁、魯莽,並且在《三國演義》中把鞭打督郵的事兒也安在了張飛的頭上。由於這些文學作品的描寫,張飛的形象從一員上將,逐漸變成了一位莽夫,越來越不招人待見,天長日久,最終在民間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橘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都說延禧宮的壞事多,它到底是啥樣的呢?他的背後都隱藏了什麼秘密!
大明將亡,太監向崇禎獻保命妙計,崇禎聽完竟然把他一刀砍死?

TAG:小橘子說歷史 |